神話漫遊張三丰


神話漫遊張三丰

洋縣豐都山(又名大爺山)高近千米,是近年來漢中市內人們鼎力膜拜、休閒遊玩的絕佳去處。尤其是每年農曆大年初一,從早到晚,山上廟內香菸燎繞,數以萬計的善男信女,扶老攜幼朝聖祈福,祈求平安。傳說此山原來的48座神廟都是由太極神人張三丰修造的。

沿著狹窄陡峭的羊腸小道走進大爺山北坡山腰,兩處不大的石洞映入眼簾。在張山豐居住的洞外有一塊斜靠在洞口的大青石,這青石上有一塊明顯的巴掌印。傳說有一天張三丰在洞內打草鞋出來後伸懶腰時一巴掌拍在這塊青石上。這塊青石上立時出現了一個手印,現在前來洞內朝拜張爺的香客們都要觸摸一下這個手印。據說,摸了這個手印回家後心想事成,招財進寶,萬事大吉。

神話漫遊張三丰

張三丰在洞內苦苦修練,終成正果以後走出洞外,憑藉自已的本領在山頂上興土木,修廟宇。廟上的琉璃磚瓦要從千里之外的四川往回來拉運。為了解決運力,一天,張三丰親自下山到老莊、下溢水、上溢水、大莊坡村挨家挨戶說:“黑了(晚上)把你家牛餵飽,明天我要用你家的牛從川裡(四川)往回來拉(琉璃兆壁)磚瓦哩。”

結果鄉親們把牛餵飽拴在圈門上,一天沒動靜。到晚上張三丰又下山給鄉親們說:“今天把你們的牛累紮了,我用畢了給你們說嗄。”鄉親們不解,紛紛說:“今天這牛沒有用嘛!”張三丰說:“咋沒有用?你看,今天從川裡往回來拉貨,把你們的牛都使的哈啪哈啪的,不信你們出來看。”結果鄉親們出來一看,見拴在圈門口的大健牛一個個口吐白沫,上氣不接下氣……

神話漫遊張三丰

修廟時山上工匠很多,用度欠缺,伙房的人對他說:“張爺,今上午沒米沒面了。菜也不多了。”張三丰說:“包急,一下就有”。說罷,他支起一個大箥藍,把自己的袖筒幾抖,白花花的米麵有了,綠茵茵的蔬菜也有了。灶堂沒柴火了,張三丰就坐在灶門口,將一條高翹的長腿伸進灶堂裡燒起來,不一會兒,隨著烈火燃燒一大鍋水就煮沸了,一大鍋飯就做好了。山頂上修廟沒有水,張三丰用篩子到山下龍水泉端了滿滿地一篩子水上來倒在廟後的一個低窪處,就形成了今天山頂上的這塊池塘。

說來也怪,大爺山山頂上這口池塘一年四季從未乾涸過。人們不解,這篩子有洞有眼,張三丰又咋能把一篩子水從山下溝裡端上山頂呢?

神話漫遊張三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