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一位狀元考卷,字跡讓現代書法家臉紅,網友:這是印刷體

不知各位發現沒有,上學那會,那些學霸大部分字跡都相當工整。所謂字如其人,平日裡認真對待學業的他們,寫起字也亦是相當用心。況且,從小學開始,老師便一直對我們強調卷面分這個東西,一份賞心悅目的試卷,老師在審閱時自然會有情感傾斜。因此,高分和字跡在某種意義上說還是有必然聯繫的。

清朝最後一位狀元考卷,字跡讓現代書法家臉紅,網友:這是印刷體


其實,不僅是現代如此,古代亦然,古人對字跡的要求甚至比現在還要嚴苛。乾隆年間,曾有一位叫王傑的考生,幾經磨礪,他終於坐到了殿試的考場上。而當時他的文采並不算最拔尖的,殿試也僅獲得了第三名探花的頭銜。然而,乾隆在複核試卷時,意外被王傑的字跡所打動,直接將其從探花提拔成了狀元。

清朝最後一位狀元考卷,字跡讓現代書法家臉紅,網友:這是印刷體


除此之外,康熙年間還有一位叫鄧鍾嶽的考生,也是以一手好字名聞天下。在康熙60年那會,他也同樣考上了進士。而在殿試環節,康熙在欽點狀元、榜眼、探花時,一眼看中了鄧鍾嶽的考卷。雖然這些考生一個個文采斐然,風格各異,但字跡能壓過鄧鍾嶽的並沒有一人。

清朝最後一位狀元考卷,字跡讓現代書法家臉紅,網友:這是印刷體


最後,康熙在鄧鍾嶽考卷上寫下8個字“文章平平,字壓天下”,鄧鍾嶽也自然而然成了當年的狀元。

皇帝尚且如此,下面的主考官自然也會同樣效仿。因此,字跡在古代科舉考試中的比重,比如今的卷面分還要大得多。為了在考試中一舉奪魁,練字也成了古代考生們的一項重要訓練科目。

清朝最後一位狀元考卷,字跡讓現代書法家臉紅,網友:這是印刷體


由於年代久遠,不管是鄧鍾嶽還是王傑,他們當年讓皇帝驚歎的狀元考卷已無從找到。相信各位讀者對此也是相當好奇,不過,在晚清時期,還有一位考生因字跡被慈禧欽點成了狀元,而他的試卷,則保留到了今天。

這位狀元叫劉春霖,他也是清朝,乃至我國1300多年封建科舉制下最後一位狀元。他出生於1872年的河北肅寧縣北石寶村,家裡往上三代都是農民,貧苦程度可想而知。

清朝最後一位狀元考卷,字跡讓現代書法家臉紅,網友:這是印刷體


因此,到了劉春霖這代,劉家人無論如何都想要改變命運,便死命供劉春霖上學。好在劉春霖也算十分爭氣,8歲便開始上學堂的他深受院長賞識。幾經努力,終於在光緒30年(即1904年)考上了狀元。也僅在次年,袁世凱和張之洞為了推廣新學,向慈禧上諫取消了科舉,劉春霖也因此成了中國最後一位狀元。

清朝最後一位狀元考卷,字跡讓現代書法家臉紅,網友:這是印刷體


而說到劉春霖的狀元之路,也是頗為戲劇性。當時在殿試上,劉春霖並非狀元最佳人選,而是一位叫朱汝珍的江蘇考生。當時閱卷時,看到朱汝珍這個名字感覺相當不吉利,而朱汝珍考卷下第一張便是劉春霖的。

想到“春風化甘霖”這5個字,慈禧頓時豁然開朗,再加上劉春霖的字跡相當清秀,最後便欽定了劉春霖為狀元。

清朝最後一位狀元考卷,字跡讓現代書法家臉紅,網友:這是印刷體


由於年代較近,劉春霖這份狀元考卷也一直保存至今。不難看出,裡面每個字跡都蒼勁有力,相當工整。簡直跟印刷體沒有任何區別,足以讓現代那些沽名釣譽的書法家臉紅。據悉,劉春霖從小便開始練習小楷,還沒參加科舉前,他的書法在業內已小有名氣,那會甚至還有“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的說法。

清朝最後一位狀元考卷,字跡讓現代書法家臉紅,網友:這是印刷體


對於劉春霖這張狀元考卷上的字跡,各位讀者,你們觀之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