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顏值止於情,宋詩“何必人如花灼灼,但教情似水涓涓”

古人常用桃花比擬美豔的女子,《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唐朝崔護“人桃花相映紅”等,是也。

始於顏值止於情,宋詩“何必人如花灼灼,但教情似水涓涓”


宋朝詩人李新卻能反其意,“何必人如花灼灼”,人啊不能指望一直象桃花一樣美豔,“但教情似水涓涓”,但是情感卻可以如流水一樣長流不息。

始於顏值止於情,宋詩“何必人如花灼灼,但教情似水涓涓”


《正月末再來渡石橋見桃花盛開有感而賦》(宋)李新

小桃弄色仍千本,流水飄香又一年。

何必人如花灼灼,但教情似水涓涓。

始於顏值止於情,宋詩“何必人如花灼灼,但教情似水涓涓”


所謂一見傾心,大抵都是顏控,有得選擇自然是挑美女帥哥。最終結婚成家,大抵則是把愛慕之情化為親情,直至於美人珠老,帥哥油膩,尚能攜手如初,正是“情似水涓涓”。

從年輕開始,很多人會有喜歡的偶像,會有喜歡的球隊。喜歡之初,大抵是因為偶像、球隊“花灼灼”,之後數十年不改初衷,則大抵把偶像、主隊當做生活的一部分難以割捨,是一種情懷。

始於顏值止於情,宋詩“何必人如花灼灼,但教情似水涓涓”


初識花灼灼,相守情似水,始於顏值止於情,世事美好之事往往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