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茨瓦納共和國簡介

博茨瓦納共和國簡介

博茲瓦納(英文名:Botswana)又譯為波札那,正式全名為博茨瓦納共和國,是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該國地處南非高原中部的卡拉哈迪盆地,平均海拔約1000米左右。東接津巴布韋,西連納米比亞,北鄰贊比亞,南接南非。

邊界線總長為4013千米,其中和納米比亞邊界線長為1360千米,與南非邊界線長1840千米,與津巴布韋的邊境線長813千米。

總面積596730 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為581730 平方千米,水域面積為150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45大國家,次於烏克蘭。其面積與馬達加斯加相當,比美國德克薩斯州略小。

博茨瓦納共和國簡介

博茨瓦納地勢大致平坦,擁有起伏高原,一般海拔800-1100米。國土中部和西南部屬卡拉哈里沙漠,覆蓋了博茨瓦納接近七成土地。位於西北方的奧卡萬戈沼澤是世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多草原和鹽沼,馬卡迪卡迪鹽沼面積廣大,盤據博茨瓦納北方。東南部為丘陵。

地處南非高原中部的卡拉哈里沙漠,西北部為奧卡萬戈三角州沼澤地,東南部和弗朗西斯敦周圍是丘陵地帶,中部和西南部為喀拉哈里沙漠(約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二),北部的卡薩尼是大量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境內無大河流。南迴歸線穿過博境內。大部地區屬熱帶乾旱草原氣候,西部為沙漠、半沙漠氣候。

南部非洲內陸國家。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東接津巴布韋,西連納米比亞,北鄰贊比亞,南界南非。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西部為沙漠、半沙漠氣候。年均氣溫21℃。年均降水量400毫米。

博茨瓦納共和國簡介

獨立前稱貝專納。13-14世紀,茨瓦納人由北方遷居於此。

公元1885年時,為了避免被南邊鄰國南非境內荷蘭裔的布爾人併吞,英國應該地區的民眾要求建立了“貝專納保護地”(Bechuanaland Protectorate),而成為聯合王國的一部份。

公元1966年9月30日脫離英國宣告獨立,改名為博茨瓦納共和國,博茨瓦納的首都為哈博羅內,是一位於南邊國界上的城市,19世紀末時因為附近的礦業開採而興起。

博茨瓦納共和國簡介

博茲瓦納是非洲經濟發展較快,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之一。以鑽石業、養牛業和新興的製造業為支柱產業。但是,疾病仍然嚴重威脅著該國的社會經濟安全,博茨瓦納也是全球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出口鑽石收入已超過傳統的創匯主力畜產品出口。旅遊業較發達。獨立後,博政府建立了自由市場經濟體制,採取優惠措施吸引外資和國外先進技術,先後制定了八個國家發展計劃,經濟實現了快速、持續的發展。為了改變經濟發展主要依賴鑽石的狀況,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博政府開始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取得成效。

博茲瓦納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藏為鑽石,其次為銅、鎳、煤、蘇打灰、鉑、金、錳等。石油勘探正在進行之中。鑽石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的銅鎳礦蘊藏量為4600萬噸,煤蘊藏量170億噸。

博茨瓦納共和國簡介

博茲瓦納全國總人口2233800人。絕大部分為班圖語系的茨瓦納人(占人口的90%)。全國有8個主要部族:恩瓦託、昆納、恩瓦凱策、塔瓦納、卡特拉、萊特、羅龍和特羅誇。恩瓦託族最大,約佔人口的40%。歐洲人和亞洲人約1萬人。

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語言為茨瓦納語和英語。

多數居民信奉基督新教和天主教,農村地區部分居民信奉傳統宗教。

博茨瓦納共和國簡介

人們通常行握手禮,但外來男性客人一般不主動伸手同當地女性握手。

牛是財富的象徵,也是慶典的祭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