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今年年初,一名博士後男演員因為不知"知網",而被網友進行"學術打假",掀起起了熱議,最終以確認其存在"學術不端"行為而被退學,相關人員也被處分。

不管是在學術圈、文化圈,還是在涉及生活、飲食的方方面面,打假一直未停止,也正因如此,315打假晚會也成為了每年的一個傳統。

今天,我想介紹一部有關文化圈造假的電影——《你能原諒我嗎? Can You Ever Forgive Me?》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這部影片根據真實傳記改編,圍繞作家李·伊瑟列爾偽造已故名人書信出售的造假事件展開。

女主角梅麗莎·麥卡西憑藉在此片中的精彩表現,獲得2019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本片還提名了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編劇本,雖然最終無斬獲,但不失為一部好影片。

一、才華橫溢的失意者,可憐又可恨

51歲的過氣作家李,不願意迎合市場的變化,寫的書賣不出去;做文職工作,也不願意遵守"職場規則",職場也混不下去。

為了重新得到書約,她出現在經紀人舉辦的文化圈晚宴上,希望和經紀人談談她的新書。但可惜的是經紀人已經放棄了她,並不打算聽她講任何事情。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晚宴上觥籌交錯,作家們高談闊論,圍觀者阿諛奉承,心高氣傲的李對此嗤之以鼻。臨走,她還順走了幾卷廁紙和一件大衣,為此還洋洋得意。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回到出租屋的李又被房東催交租,她黯然地倒床而睡。

與貓伴侶,肥胖邋遢,酗酒粗魯,小偷小摸,憤世嫉俗,貧困潦倒。

李簡直是一個集萬千臭毛病於一身的女人,實在是讓人喜歡不起來;但同時,她又是一個才華橫溢,卻孤獨失意的普通人,實在也讓人恨不起來。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二、意外之財,走向罪惡之路

迫於生計,李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凱瑟琳·赫本寫給她的私人信件出售了,解決了她的燃眉之急。而且,她驚喜地發現,名人的私人書信收購價出乎她意料的高。

李靈光一閃,想起在圖書館查閱傳記的時候,偶然見過幾封名人親筆信,她便跑到圖書館把書信順走出售。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但是圖書館公開的名人私信寥寥無幾,而且聰明的李還發現,私人信件的價值還取決於內容是否夠風趣、私密。

於是,她決定自己動筆。

李認真閱讀已故名人傳記,並模仿他們的口吻杜撰信件內容,落款處模仿名人親筆簽名,最後,還要把紙張放進烤箱,製造出泛黃的效果。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從此,李走上了一條認真的造假之路。

是的,她很認真,不僅忠於名人的真實故事,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作力,融入自己的幽默文風,全心傾注了在這些偽造的書信上。

不同於正傳,她偽造的書信幽默風趣,還有杜撰了隱私八卦,受到了收藏家的熱烈歡迎。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她對於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但卻要三緘其口,無人分享的成功,真真是件孤獨的事情。

最終,李還是忍不住,得意地跟自己的酒友傑克分享了這個秘密。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不到兩年的時間,李偽造了400多封的信件,很顯然,李已經不是為了解決生計而造假,而是將此事視為自己的事業,還大言不慚地稱之為"文學瑰寶"。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三、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李的人生似乎駛上了快車道,又能持續寫作事業,又能賺錢,還廣受好評,這正是一個作家的夢想。

但是,假的始終是假的,終究還是東窗事發了。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電影《最佳出價》有一句話完美地解釋了造假者的敗露:

每件贗品都隱藏著某些真實。

在臨摹他人的作品時,造假者會因無法抗拒誘惑而在作品中加進自己的痕跡,往往是某些平淡瑣碎的細節。

一個不經意的筆觸,就會流露出造假者的真情實感,使得造假者無可避免地出賣自己。

受到了懷疑的李被列入了"收購"黑名單,無人再收她出售的信件。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可是,快意人生才剛開始,李不甘心就此罷手,她僱傭酒友傑克去幫忙出售書信,繼續賺了一些時日。

好景不長,由於偽造信件太多,市場上已經開始打假,傑克拿去的書信也無人再收。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李為了洗脫嫌疑,也為了能夠繼續賣假信,又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她決定去外地圖書館"偷"真書信。

傑克說,這不叫"偷",叫"換",這讓李心裡極為舒坦。

李用一份偽造的約稿信,去外地圖書館查閱不能外借的名人書信,先是將書信格式和內容抄錄下來,然後回家偽造出一模一樣的信件,第二天再去圖書館將真的"換"出來。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煞費苦心的她萬萬沒想到,FBI早就盯上了她和傑克。當傑克去出售這封真跡的時候,被FBI逮了個正著,李也被順藤摸瓜地被逮捕。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雖然李毀掉了家裡的所有物證,但部分證據仍被FBI掌握,最終被判處半年的軟禁,緩刑五年。

更重要的是,由於醉心於造假,李無暇照顧陪伴了她12年的貓;由於僱傭傑克起了金錢糾紛,她失去了這位唯一的朋友;由於造假的愧疚和自卑,她還失去了一段未開始的戀情。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可見,抵抗不住名利的誘惑,沉迷造假帶來的榮光,最終不僅會受到道德的唾棄和法律的制裁,還會失去很多無法彌補的珍貴。

四、造假=犯罪,恕我不能原諒

《你能原諒我嗎?》是根據真實的傳記改編的電影,現實中的"李"最終身敗名裂,名譽掃地。

十幾年以後,李寫下這段真實的經歷作為回憶錄,可悲的是在這部回憶錄中,她並沒有如標題一般表示懺悔,請求大家的原諒。

她固執地認為自己的行為並沒有傷害任何人,是因為收藏家們收購到信件的時候是喜悅的,她也一直為自己這段偽造生涯感到無比自豪。

造假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欺騙別人,使人與人失去最基本的信任才是最重大的傷害。

我們再看一下這部影片的分類是劇情、喜劇、傳記、犯罪。

《你能原諒我嗎?》:造假,恕我不能原諒

因此,請不要再說,他真的很努力認真,為什麼不能原諒他?

造假就是犯罪,恕我不能原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