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今年年初,一名博士后男演员因为不知"知网",而被网友进行"学术打假",掀起起了热议,最终以确认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而被退学,相关人员也被处分。

不管是在学术圈、文化圈,还是在涉及生活、饮食的方方面面,打假一直未停止,也正因如此,315打假晚会也成为了每年的一个传统。

今天,我想介绍一部有关文化圈造假的电影——《你能原谅我吗? Can You Ever Forgive Me?》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这部影片根据真实传记改编,围绕作家李·伊瑟列尔伪造已故名人书信出售的造假事件展开。

女主角梅丽莎·麦卡西凭借在此片中的精彩表现,获得2019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本片还提名了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编剧本,虽然最终无斩获,但不失为一部好影片。

一、才华横溢的失意者,可怜又可恨

51岁的过气作家李,不愿意迎合市场的变化,写的书卖不出去;做文职工作,也不愿意遵守"职场规则",职场也混不下去。

为了重新得到书约,她出现在经纪人举办的文化圈晚宴上,希望和经纪人谈谈她的新书。但可惜的是经纪人已经放弃了她,并不打算听她讲任何事情。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晚宴上觥筹交错,作家们高谈阔论,围观者阿谀奉承,心高气傲的李对此嗤之以鼻。临走,她还顺走了几卷厕纸和一件大衣,为此还洋洋得意。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回到出租屋的李又被房东催交租,她黯然地倒床而睡。

与猫伴侣,肥胖邋遢,酗酒粗鲁,小偷小摸,愤世嫉俗,贫困潦倒。

李简直是一个集万千臭毛病于一身的女人,实在是让人喜欢不起来;但同时,她又是一个才华横溢,却孤独失意的普通人,实在也让人恨不起来。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二、意外之财,走向罪恶之路

迫于生计,李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凯瑟琳·赫本写给她的私人信件出售了,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而且,她惊喜地发现,名人的私人书信收购价出乎她意料的高。

李灵光一闪,想起在图书馆查阅传记的时候,偶然见过几封名人亲笔信,她便跑到图书馆把书信顺走出售。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但是图书馆公开的名人私信寥寥无几,而且聪明的李还发现,私人信件的价值还取决于内容是否够风趣、私密。

于是,她决定自己动笔。

李认真阅读已故名人传记,并模仿他们的口吻杜撰信件内容,落款处模仿名人亲笔签名,最后,还要把纸张放进烤箱,制造出泛黄的效果。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从此,李走上了一条认真的造假之路。

是的,她很认真,不仅忠于名人的真实故事,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融入自己的幽默文风,全心倾注了在这些伪造的书信上。

不同于正传,她伪造的书信幽默风趣,还有杜撰了隐私八卦,受到了收藏家的热烈欢迎。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她对于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但却要三缄其口,无人分享的成功,真真是件孤独的事情。

最终,李还是忍不住,得意地跟自己的酒友杰克分享了这个秘密。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不到两年的时间,李伪造了400多封的信件,很显然,李已经不是为了解决生计而造假,而是将此事视为自己的事业,还大言不惭地称之为"文学瑰宝"。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三、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李的人生似乎驶上了快车道,又能持续写作事业,又能赚钱,还广受好评,这正是一个作家的梦想。

但是,假的始终是假的,终究还是东窗事发了。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电影《最佳出价》有一句话完美地解释了造假者的败露:

每件赝品都隐藏着某些真实。

在临摹他人的作品时,造假者会因无法抗拒诱惑而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痕迹,往往是某些平淡琐碎的细节。

一个不经意的笔触,就会流露出造假者的真情实感,使得造假者无可避免地出卖自己。

受到了怀疑的李被列入了"收购"黑名单,无人再收她出售的信件。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可是,快意人生才刚开始,李不甘心就此罢手,她雇佣酒友杰克去帮忙出售书信,继续赚了一些时日。

好景不长,由于伪造信件太多,市场上已经开始打假,杰克拿去的书信也无人再收。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李为了洗脱嫌疑,也为了能够继续卖假信,又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她决定去外地图书馆"偷"真书信。

杰克说,这不叫"偷",叫"换",这让李心里极为舒坦。

李用一份伪造的约稿信,去外地图书馆查阅不能外借的名人书信,先是将书信格式和内容抄录下来,然后回家伪造出一模一样的信件,第二天再去图书馆将真的"换"出来。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煞费苦心的她万万没想到,FBI早就盯上了她和杰克。当杰克去出售这封真迹的时候,被FBI逮了个正着,李也被顺藤摸瓜地被逮捕。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虽然李毁掉了家里的所有物证,但部分证据仍被FBI掌握,最终被判处半年的软禁,缓刑五年。

更重要的是,由于醉心于造假,李无暇照顾陪伴了她12年的猫;由于雇佣杰克起了金钱纠纷,她失去了这位唯一的朋友;由于造假的愧疚和自卑,她还失去了一段未开始的恋情。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可见,抵抗不住名利的诱惑,沉迷造假带来的荣光,最终不仅会受到道德的唾弃和法律的制裁,还会失去很多无法弥补的珍贵。

四、造假=犯罪,恕我不能原谅

《你能原谅我吗?》是根据真实的传记改编的电影,现实中的"李"最终身败名裂,名誉扫地。

十几年以后,李写下这段真实的经历作为回忆录,可悲的是在这部回忆录中,她并没有如标题一般表示忏悔,请求大家的原谅。

她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行为并没有伤害任何人,是因为收藏家们收购到信件的时候是喜悦的,她也一直为自己这段伪造生涯感到无比自豪。

造假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欺骗别人,使人与人失去最基本的信任才是最重大的伤害。

我们再看一下这部影片的分类是剧情、喜剧、传记、犯罪。

《你能原谅我吗?》:造假,恕我不能原谅

因此,请不要再说,他真的很努力认真,为什么不能原谅他?

造假就是犯罪,恕我不能原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