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創新幫扶模式 貧困戶入股分紅


蒸湘區在產業扶貧中,除了採取直接幫扶、委託幫扶的方式,還推行股份合作幫扶模式,讓貧困戶入股分紅,使有產業發展能力和意願的貧困戶,爭取做到家家都有增收產業。

【正文】

雨母山鎮臨江村村民左立冬去年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今年則繼續在政策的引導下,增強創收能力。眼前這片60畝的水塘,是前兩個月開墾而來。蓄水以後,正是水產養殖放苗的時節。這1000多隻甲魚苗,將分別放到五個池塘當中,進行為期一年的飼養。

從開墾魚塘、到購買魚苗各種投入,蒸湘區引進了惠農農業科技公司進行強力支持,左立冬等23位貧困戶佔股30%,公司佔股70%,後續將按股份分配收益。

【同期聲】

蒸湘區雨母山鎮臨江村村民 左立冬

他投資主要是解決資金上的問題,然後我們出技術,這個就好搞了。

【正文】

除了養殖甲魚,公司還將引導貧困戶養殖小龍蝦等其他水產。日常的運作也將為5位貧困戶提供工作崗位,併發放工資,從而給貧困戶帶來多種收益。由於該公司與香江百貨等超市有長期供貨協議,最終的銷售也有能力進行兜底。

【同期聲】

衡陽市惠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羅波

通過這個扶貧產業,給貧困戶在一年當中,最少爭取到3到5千的收入。

【正文】

除了發展水產,公司還在臨江村流轉土地690餘畝,進行特色野菜種植、無土栽培及活體芽苗菜的生產和銷售,直接幫扶的貧困戶達60餘戶。

【同期聲】

衡陽市惠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 楊超

平常有16戶貧困戶(務工),工作忙的時候還有20多戶,平均工資就是1600到2000左右,我們都是按計件制。

【正文】

以“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發展為導向,蒸湘區因地制宜幫助貧困戶制定生產發展計劃,科學選擇適宜發展的特色高效產業,通過引進農業龍頭企業,變“輸血”為“造血”。七里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土橋村的蘑菇種植合作社等一批企業中,貧困戶都佔有股份,並在年底享受分紅。

得益於龍頭企業的帶動,蒸湘區在疫情期間,已幫助貧困戶銷售蔬果、禽蛋6.3萬公斤,增收19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