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帝后戀難磕,早在這三個細節中就暗示了

《清平樂》17-18集,官家與張妼晗好事將近,而劇中的官家與皇后還未圓房,很多觀眾因為皇帝不能和皇后真心相愛,甚至結婚多年未圓房的故事情節而“棄劇”。

一方面,我們想看到官家與曹皇后相敬如賓的樣子,哪怕是雙方因為小事爭執,只要最後官家能理解皇后的苦衷,我們也會覺得開心;另一方面,我們卻又害怕由於張妼晗的出現,官家與皇后之間的關係會受到挑撥,讓兩人的誤會不斷加深。

《清平樂》這部69集的古裝劇,雖然現在剛更新到18集,官家與曹皇后的關係時好時壞,我們為之心驚膽戰,但其實,帝后戀的結局早在一開始就有暗示。

清平樂:帝后戀難磕,早在這三個細節中就暗示了

曹丹姝——我悅君兮,君不知

《清平樂》中曹丹姝對官家的喜歡是一個極為婉轉的顯示過程,她的心理經過三個階段,分別是:不相信、敬佩、芳心暗許、豁然開朗。

  1. 曹丹姝從不相信到敬佩官家

第3集中,恰逢天下大旱,百姓因為蝗災+大旱而沒有收成,官家便在開寶寺敬天祈雨,而且每天只吃一頓飯,以“罪己”的形式祈求上天降雨,緩解乾旱。曹丹姝在書院聽聞此事,眼神中充滿了不屑,甚至是不相信,就插話說:

官家捱餓,不就是做做樣子給百姓看嘛,還真能下雨啊!

沒想到老師範仲淹竟恰好路過,質問曹丹姝:

陛下因天旱下雨而罪己,難道只是做個樣子給百姓看嗎?

曹丹姝聽到老師的責怪,馬上拱手行禮表達歉意。此刻,晏殊帶著狀元郎王堯臣去應天府書院找范仲淹幫忙,派一些得力的學子抄寫藥方,好讓官差可以按方抓藥煎藥,解百姓疾苦。曹丹姝此刻突然癔症過來,自言自語道:

陛下懼天,所以天旱時罪己捱餓,是為了自省以往施政有無不當,然後又極盡人力,賑災撫民,陛下的敬天,是落在了愛民二字上。

清平樂:帝后戀難磕,早在這三個細節中就暗示了

曹丹姝因為官家“罪己”而一日一膳,由不屑不解到敬佩之心,並主動請求先生為百姓抄寫藥方,吐露自己想為陛下和百姓做事的真心,都是是他對官家傾心的鋪墊。

2.由芳心暗許到豁然開朗

曹丹姝在從應天府書院將要學成之時,與朋友去清風樓聚餐,免得學成回家之後,只能悶在家裡做女工,吃飯之餘聽到小二對當今皇帝實施仁政的褒揚,心中暗暗竊喜。結賬的時候,看到清風樓裡侍奉的官家畫像,一見傾心。

晚上回到家曹丹姝就親自雕刻了官家木頭人,並假設自己為男兒身,與皇上談政事,一本正經的自己演“雙簧”。歡喜之餘,卻深情地望著這木頭人,說自己恨是女兒身,若是男兒,定會去朝廷之中,傾盡才能心血,輔佐官家成千秋功業。

清平樂:帝后戀難磕,早在這三個細節中就暗示了

曹丹姝眼含淚水,在深夜如此深情告白,惹得我們這些看客怦然心動。

《清平樂》第4集中,曹丹姝與官家有過一面之緣,她遠遠地看著官家的一言一行,卻也只能望眼欲穿。曹丹姝以雲、日來形容官家的睿智英明,對官家評價甚高,可見她對官家的傾心。

丹姝跟女眷朋友們一起學插花,聊起了婚娶之事,曹丹姝為家裡給她訂親一心想要修仙的李植,心裡有些不滿卻又不想改變,她只感嘆自己不能嫁給喜歡的人,可見此時,丹姝已經芳心暗許與官家。

清平樂:帝后戀難磕,早在這三個細節中就暗示了

直到曹丹姝真正的得到官員的舉薦,成為宋仁宗的皇后,這天晚上,曹丹姝為了嫁給趙禎之事失眠了,她對著自己刻的那個人像,跟趙禎說了很多的話,希望是趙禎想要娶她進宮的,幾天後,曹丹姝一身紅衣,心中大喜之愉,卻不知道官家娶曹丹姝,只是為了平息朝廷黨爭,可見官家只把二人的婚姻看做化解紛爭,平息權利的產物。

而曹丹姝對官家卻是應了《越人歌》中的——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曹丹姝一心想著官家,愛著官家,護著官家,官家卻毫無回應,丹姝的單相思惹人心疼,也是在暗示帝后戀的結局。

師從范仲淹,與晏殊交好,卻無一人去當關系調解者

曹丹姝被應天府學院稱為“曹公子”,但人人都知丹姝是頂替了哥哥,是女兒身。但丹姝雖是女兒,卻從小活潑大膽,與父親哥哥走了很多地方,她善騎射,精政史,是一個文武雙全,不可多得的女子。

她在應天府學院師從范仲淹,范仲淹一生敢於諫言,為君為民,其心可鑑,那教出來的學生必然也是為人正直,學識淵博。

就連晏殊也曾誇讚曹丹姝,稱其忠君之心可鑑,說:

曹公子在這讀的書,學的道理,雖未必能夠直接報效朝廷,亦可修身,將來相夫教子持家,也是極好啊!

《清平樂》3-4集均展示曹丹姝的師門關係、被晏殊誇讚的場景,但真的到了丹姝成為皇后的時候,范仲淹卻帶頭去勸諫官家——不可廢曹皇后立新皇后。

清平樂:帝后戀難磕,早在這三個細節中就暗示了

朝堂皆知曹皇后師從范仲淹,善騎射,精劍術,是曹家千金,為人仁愛,作為老師範仲淹、當年誇讚丹姝的晏殊,這些人在官家面前都位高權重,但從未有一人為丹姝的婚姻做調解者。

婚前韓琦就警醒官家稱丹姝“貌醜”,作為見過真貌的晏殊、范仲淹難道是認可這種流言?才沒有人站出來為丹姝說過一句公道話。

種種跡象,都暗示了帝后戀的發展並不順暢。

解“惑君”謠言後,並未立刻同房

《清平樂》第8集,帝后大婚之夜,可並未同房,一人在政治的安排下娶妻,一人在傾心的怦怦然中嫁夫,兩人均未打開心結。

第二日,官家去坤寧殿與皇后共享早膳,第一次看到曹丹姝,她並未及想象中貌醜,反而也讓官家覺得欣喜不已,吃飯時一直偷偷地看丹姝,丹姝每每給官家讓菜,官家皆一一嘗試,並稱贊菜品好吃,足以見得兩人開始了甜甜的戀愛。

當晚,官家看完戲之後,來曹皇后這裡討酒喝,喝的盡興之餘,聊到情深之時,官家方知自己取得這位皇后,竟真真的是

懂農耕機械,會《論語》,說起政事有見解,聊起百姓懷仁愛。

於是,宮女們都已經為他們準備好燭火,官家也本想要藉此在曹彤姝那裡過夜。可沒想到曹丹姝卻早早地表示,官家還有奏章需要批閱,讓他早點回宮。

官家覺得,曹丹姝肯定是對他新婚之夜沒去的事情,記恨於他,才會把他趕走,他只能惱怒地回去跟張茂則訴苦。

新婚燕爾之日,官家怕是惱怒兩人的婚姻是政治所迫,婚後第二日兩人便聊書籍、談機械,本來共同話題逐漸豐富,卻被皇后趕了出去。

清平樂:帝后戀難磕,早在這三個細節中就暗示了

縱兩人有千百條心意想在一起,也是山嶺重重,彼此給對方增加難度。

丹姝單相戀,官家畏權臣,哪怕是在謠言化解後,兩人卻又有新的阻礙,遲遲不能圓房,也讓我們每每看劇,都為帝后戀“圓房沒有”上心。

可見,《清平樂》是給足了觀眾胃口,讓我們一直去猜他們會不會真心相愛,可也是在告訴我們,帝后這對CP,註定不好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