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最近,這樣的新聞,頻繁出現在我國官媒和微博等自媒體平臺上,受眾可第一時間,知曉美國疫情相關數據。


轉念一想,有點不對?我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均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權威發佈。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為何美國的疫情數據,卻是援引一所大學的疫情繫統數據呢?難道,美國沒有自己的衛生疾控部門嗎? 感到納悶,前去探尋一番。
美國,當然有衛生疾控機構
美國政府下設兩大衛生疾控機構,分別為疾控中心(CDC)和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但美國疫情初始階段,它們並未很好的承擔起發佈新冠肺炎病例權威數據的責任。 因為,從美國時間3月3日起,CDC就宣佈停止公佈美國檢測人數、確診人數、疑似人數和死亡人數等數據。美政府對於輕症患者,不再做核酸測試檢查,認為勞民傷財。
美疫情初期,特朗普甚至下令,未經副總統許可,任何科學家及醫護工作者不能私自向外界透露疫情數據。新聞媒體未經白宮許可,亦不得發佈易引發民眾恐慌的疫情信息。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CDC一度僅用“yes”或“no”描述各州是否存在確診病例,而各州疫情的具體數字無法知曉。
近日,美國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CDC終於開始更新具體數據,頻率為1日1次。但CDC特別標明,週末的數據未經地方衛生部門認證,每週一需要進行數據校準。
3月3日,CDC曾宣佈停止公佈全國檢測人數,原因是各州獨立檢測導致全國數據“不準確”。
數據滯後各州檢測系統無法統一……作為美政府權威的疾控中心,CDC實在,很不給力。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美國CDC網站公佈疫情數據頁面
Digital Trends(權威科技期刊)3月18日刊發題為《最可靠的新冠疫情通報平臺》一文,提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BBC、《紐約時報》、美國CDC、微軟Bing、世界衛生組織6大疫情數據通報平臺,其中,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地圖獲得最高評價
“可視化設計簡潔大方,交互性強、導航明晰、易於閱讀,最重要的是,它是更新最頻繁的平臺”。期刊這樣評價道。同時,由於參考“推定陽性病例”估算,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相對而言,也更為準確。
久而久之,CNN、美聯社、今日美國網站、《國會山報》、CBS等美國媒體均開始參照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疫情數據。其他多國的主流媒體,亦開始將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數據,作為最“可靠”的信源發佈平臺。
大家可點擊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疫情數據地圖系統的網址體驗一番https://coronavirus.jhu.edu/map.html
疫情繫統開發者,實則為兩名中國留美博士生
原來,央視等媒體早就報道過這個牛X的約翰斯·霍普金斯新冠肺炎疫情數據統計圖表,其背後的創作者,正是兩名來自中國的留美博士生——董恩盛和杜鴻儒。


董恩盛,此前本科就讀於西北大學,在愛達荷大學攻讀雙碩士。杜鴻儒本碩分別就讀於愛丁堡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目前,他倆均是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土木與系統工程系的博士一年級學生。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董恩盛
董恩盛的研究方向是疾病模型,也就是利用網絡建模和數學模型,通過計算機代碼來解釋一些流行病學、公共健康方面的問題。他曾研究過美國和太平洋地區的麻疹和斯里蘭卡的登革熱,利用模型對全球流行病發展趨勢作出推測。


2020年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還尚未在全世界範圍流行起來時,他就和導師勞倫·加德納(Lauren Gardner)達成一致意見,開始數據地圖的製作。2019年5、6月份,在董恩盛與導師針對美國麻疹病毒的風險性分析項目中,他們做過類似的數據可視化地圖,所以,技術思路的成熟性,使得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數據圖表很快便調試上線。
但董恩盛萬萬沒想到,初衷僅僅是為下一步學術研究做數據收集和準備工作的數據系統,隨著疫情發展,竟成為全世界普遍引用的統計參考。據悉,該網站已成為多國政府高層、公共衛生學者和主流媒體引用最多的疫情數據來源。
更新和運營這個網站成了董恩盛的“主業”。
董恩盛說:“截止3月31日,(疫情圖)在全球大概已有155億次的使用量,最高時一天訪問量達到20億。”這也讓他和團隊感到責任更重,更需夜以繼日地保持數據嚴謹和準確。目前,董恩盛團隊也從最初的兩三人,發展為包括本系其他博士研究生、其他學院志願者,以及合作提供技術支持公司的,一共近50人的團隊。
杜鴻儒是2月1日加入團隊的,負責數據收集並與世衛組織數據比對,系統實現自動更新數據後,他的工作變為自動更新代碼的編寫,需花費大量精力,確保數據統一性和準確性。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杜鴻儒
杜同學說:“最困難的就是這些數據源都是不同的格式,也可能是不同的語言,需要把各個數據源彙總後,再整理、清洗成我們需要的格式,上傳至這個數據圖表中。”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被動”掌握多領域的專業知識,對董同學和杜同學來說,是責任感和學術經驗的雙重鍛鍊和雙重提升。
如何收集疫情數據?


據疫情地圖網站介紹,疫情數據主要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控中心、歐洲疾控中心、Worldometers.info網站、BNO通訊社、美國各州各地區衛生部門以及中國衛健委、“丁香園”網站等。
疫情數據地圖上,不同國家和地區可查看的數據單位不盡相同,例如中國的數據可細分至省份,美、澳、加等國的數據顯示至市,而其他國家則基本以全國為單位。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董恩盛曾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表示,“基本上我們每次服務器癱瘓,都是在疫情有所變化的時候。可以說,我們服務器宕機的節點與全球疫情變化的節點呈正相關關係。


疫情數據地圖上線後有過三次高峰。第一次是武漢的疫情數據標準發生變化的時候,確診及死亡病例數突增;第二次是意大利疫情暴發的時候,大量意大利民眾湧入網站,用戶數一度超越美國;第三次高潮,則是此時,美國疫情暴發當下,世界都很關注美國的疫情數據。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
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耶魯……這些高校的名字好像,更加如雷貫耳。
但為何?這次,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走入人們視野,成為疫情數據地圖的發源地呢?
這要從這所大學悠久的研究傳統強悍的公衛學科說起。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位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成立於1876年,是美國第一所研究型大學。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連續33年將該校列為全美科研經費開支最高的大學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截止目前,學校的教員與職工共有37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其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12,美國第9。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此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常年蟬聯全美公衛學科第一名。和全球幾乎所有權威的公共衛生機構都有交流合作。因此,這所大學有足夠的資源和科研力量提供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專業的公共衛生統計數據。難怪,此次新冠疫情來襲,這所大學的疫情數據網站被全世界主流媒體公認為獲取全球疫情數據最權威的渠道之一。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此外,成立於1893年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是美國衛生部投資最多的單位,其開展了幾乎所有基礎科學及醫學方面的研究和創新工作。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一個多世紀以來,霍普金斯被公認為在醫療、科研及教學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該校醫學院的教學研究單位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JHH),連續21年被評為全美最佳醫院。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更是素有公共衛生領域的哈佛商學院之稱。其為全世界公共衛生與健康科學、政策和管理領域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在美國政府及世界衛生組織擁有重大影響力。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還要多說幾句,除了醫學領域的成就,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在國際關係、生物工程、空間科學、社會與人文科學,音樂藝術等學科領域亦有耀眼成就。

霍普金斯大學累計37位校友獲得的諾貝爾獎中,囊括了獎項迄今為止的所有領域。 該校著名的校友包括:第28任美國總統伍德·威爾遜;第64任美國國務卿,即美國首任女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Intel聯合創始人、名譽董事長,摩爾定律提出者高登·摩爾…… 此外,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曾活躍於媒體中的施一公等諸多華人亦曾求學於此。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為什麼是這所大學?美國政府去哪兒了?

探尋之後
為何一所美國大學的疫情數據系統可以成為全球疫情數據的重要來源?這一方面例證了美國仍在全球諸多排行榜榜單發佈方面,保持權威性,另一方面,則展現了美國大學在科研、醫療、生物等領域仍領先於世界的超高水平。不過,知乎作者natiahs Hou給出一些獨特並且有趣的觀點:“美方認為,發佈疫情數據信用風險極大,通過大學發佈數據,政府可逃避責任,無需為數據背書;且,由於發佈數據平臺眾多,有的嚴重、有的輕微,美官員、媒體、學者甚至可根據宣傳需要,自由選擇,操縱輿論美國仍在國際輿論話語權方面佔據優勢,而我們則被輿論霸權壓迫,新聞發言人不得不天天打卡,用國家信用,去懟那些阿貓阿狗的混雜謠言,但仍難對國際輿論起到作用。國家衛生健康委和中央防疫領導小組需要為疫情數據背書,但卻要被個別連統一數據都沒有的國家質疑。想想蠻心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