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養魚缸裡,有些魚死了有些狀態很好,需要做消毒處理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正如文章標題所描述的問題那樣,就是說為什麼在一個混養魚缸裡,有些觀賞魚,比如說某一種魚,它們會不斷的出現死亡現象,而其他的觀賞魚好像沒事人一樣,它們都活的好好的,不是說觀賞魚會交叉感染嗎?

在混養魚缸裡,有些魚死了有些狀態很好,需要做消毒處理嗎?

那麼我們遭遇到了這種問題,應不應該給餘下的觀賞魚立刻下藥或者整缸檢疫檢疫、消毒殺菌呢,還是應該對於這種現象視而不見,我們又該如何區分各種情況呢?

這個問題的來源,是因為一位魚友的龍魚缸裡死了一條清道夫

這個問題我們就比較好理解了,哪怕是這個清道夫最後是有點小病變,比如說體表出現點白毛啥的然後死了,它的真正死因也未必在這裡,而是由於長期的飢餓,體質衰弱而亡。

只要是我們龍魚的體質強健,水溫比較適合,水質良好,它就不可能患病,我們把已經死亡的清道夫剔除缸外,密切關注龍魚的狀態即可,根本無需再去進行過多的操作了。

最近這些天,養魚老道這裡開始降溫,暖氣也停掉了,室內的水溫只有16度了,但是我的這些觀賞魚大部分還是比較耐受,只是個別魚出現了死亡現象,比如說陣亡了一條迷你大帆,還有一條鴻運當頭雌魚,出現炸鱗而亡。

在混養魚缸裡,有些魚死了有些狀態很好,需要做消毒處理嗎?

這就是由於它們的個魚體質問題,受不了水溫突降所導致,只要是其他的觀賞魚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或者說沒有明顯的白毛、白點症狀,我們就可以予以忽略,這個原因還是由於不同品種的低溫耐受度和體虛導致。

給大家列舉一些簡單的例子,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酌情處理

一、中大型觀賞魚只要是水溫合適,對於很多小型魚的疾病非常耐受

我們比如說龍魚、鸚鵡魚、地圖魚、招財貓、七星刀之類的中大型觀賞魚,它們對於和它們混養在一個魚缸裡的七彩、燕魚、清道夫、藍曼龍、鼠魚之類的觀賞魚疾病,基本上都很耐受,能夠被傳染的幾率極低。

在混養魚缸裡,有些魚死了有些狀態很好,需要做消毒處理嗎?

這些神經敏感、體質過虛或者由於飢餓過度,造成水黴、體虛等原因而陣亡的中小型觀賞魚,對於上述的那些皮實品種,根本不會造成任何的威脅,即使偶有死亡,或者這一個品種全部患病,龍魚等對於它們的疾病根本不予理睬,只要是水質、水溫和體質沒有問題,我們只管把死魚撈出來即可。

但是,處在神經敏感期或者剛入缸的某些大型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如說雷龍魚、虎魚、羅漢魚等,我們要嚴密觀察。

二、比較皮實的小型觀賞魚和清道夫、鼠魚在一起,一般的都是清道夫、鼠魚掛掉,我們也不必理會

再者就是很多比較皮實的小型觀賞魚,比如說迷你鸚鵡魚、虎皮魚等,它們和鼠魚、清道夫之類的混養在一起,我們這裡有個前提,前提就是清道夫和鼠魚,入缸是健康的,身上沒有白點,肚子沒有白蒙。

那麼,在我們的長期飼養下,它們沒有足夠的食物來源可能就會餓死,餓死的魚幾乎沒有什麼疾病可傳染的,除非是水溫問題導致的白點,才有可能傳染給其他魚,除此之外,不必理會。

在混養魚缸裡,有些魚死了有些狀態很好,需要做消毒處理嗎?

三、紅綠燈不耐受水質,極有可能成群死亡,別的魚啥事也沒有

再就是比較特殊的紅綠燈魚,它們呢對於水質中的各種毒素含量太過敏感,甚至於有時候在魚店裡已經中毒太深,入缸後就有可能成批量死亡,一天死個三五條,很快一批魚全部玩完。

但是魚缸裡其他的觀賞魚,哪怕它是燕魚、七彩、孔雀、紅箭魚,它們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沒有必要整天去擔驚受怕的,自己的手又癢了,又想下藥了,直接撈出死魚完事。

不過,由於紅綠燈的個體較小,一定密切觀察是否是死在了白點病上,這個有可能是傳染的,另外的一些小型燈科魚,或許也會有類似的問題,我們也要密切注意。

四、某種小型觀賞魚,購買時成批的身形過瘦、體質過虛,也可能陸續死亡

這種情況,一般是針對於我們新買的觀賞魚來說的,而其他的觀賞魚我們已經飼養了很長時間,體質都很強健。

在混養魚缸裡,有些魚死了有些狀態很好,需要做消毒處理嗎?

然後我們就會發現,某一批新購買的小型觀賞魚,我們比如說斑馬魚或者白雲金絲,它們已經瘦得皮包骨頭,或者是越喂越瘦,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是它們集體內寄,也就是飢餓過度了,怎麼也喂不胖了,然後那一批魚就玩完了,其他的觀賞魚可能根本不會受其影響,沒有任何患病的徵兆。

那麼,我們也不必去管它們。

五、個別觀賞魚的特殊疾病,其他觀賞魚根本不會患上

我們比如說招財魚的紅斑病,魚缸裡的其他魚根本沒有問題,鬥魚、麗麗、馬甲之類的痘瘡病,其他小型觀賞魚也不會輕易被傳染,瑪麗魚、紅箭魚、一眉道人的爛嘴、棉口病等,大部分的其他小型觀賞魚不會深受其害。

個別燕魚、七彩的腹水、炸鱗等問題,是因為它們自己的腸道出現了問題,或者是某條魚兒特別的貪吃。

在混養魚缸裡,有些魚死了有些狀態很好,需要做消毒處理嗎?

哪怕是個別錦鯉因為跳缸、撞缸等原因,導致了嘴巴嚴重潰爛,其他錦鯉也不會有什麼事,個別金魚失漂,其他金魚也沒有問題,這些情況下,都不需要去集體下藥的。

當上述的觀賞魚,出現這些特有疾病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迅速隔離或者單獨治療,甚至於直接淘汰掉,其他的魚兒完全可以不聞不問,不必做任何的消毒處理。

六、凡是因為水溫、水質、投餵等大方向出現問題,導致集體患病,比如集體水黴、白點、爛鰓、趴缸、紅血絲等,這些情況才需要集體處理

也就是說,除了整缸出現大型蟲、白點、水黴、爛鰓、腸炎之類的疾病,都是由於我們在水溫、水質、投餵等方面的不合理操作,導致了它們集體出現病變,這種情況下,它們才有了整缸患病的可能,我們才可以去整缸進行調溫、調水處理,或者整缸下藥治療。

這個輕重緩急和主次規律,我們一定要搞明白,不能去一看到某條觀賞魚患病了,就去擔心那整一缸魚,或者只是某一個品種的觀賞魚患病了,我們也要把魚缸裡的其他魚都拿來給它墊背,這樣損失就大了。

就像養魚老道最近飼養的這些觀賞魚,我知道是要降溫的,魚缸那麼多,我又不想給它們加溫,十六七度的水溫三五天時間內並沒有什麼大問題,時間長了有些魚就不好說了,所以我也降低了它們投餵量,不過很快氣溫就會回升了,否則我也不敢這樣做。

在混養魚缸裡,有些魚死了有些狀態很好,需要做消毒處理嗎?

在此期間,偶爾有一兩條不耐受的,這很正常,只能任其拜拜,即使現在給它們加溫了,或許暫時它們沒有問題,等到盛夏高溫季節到來的時候,最先患病的絕對還是它們,最終可能也逃不過一死,這是由於它們的體質所決定的,這就叫做先天不足,後天未必能夠補得上去。

飼養觀賞魚對於上述的這些事實,我們一定要認清,不要總想著非要從老天爺的手裡強行把它們留下,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什麼是佛系養魚?不是說我們就是任其死亡、不聞不問,而是說要懂得如何取捨、保全大局。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