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喬》: 真正的恐怖是強迫女性放棄自己的慾望


《小小喬》: 真正的恐怖是強迫女性放棄自己的慾望

《小小喬》

奧地利女導演傑茜卡·豪絲娜的科幻劇情片《小小喬》,描述了工作狂單親媽媽科學家愛麗絲,在生物技術實驗室創造了一種轉基因的紅色花朵,這種紅花能直接影響人的情緒,愛麗絲偷了一株帶回家給自己的兒子喬,並將這朵花取名小小喬,但隨著它逐漸長大,開始產生了一連串詭異的影響。此片在法國坎城影展拿下最佳女演員獎。

必須儘可能地照顧它,以換取更多的“幸福”….. 這種植物最需要的是“愛”


《小小喬》: 真正的恐怖是強迫女性放棄自己的慾望

《小小喬》

《小小喬》裡的工作狂單親媽媽愛麗絲,是一名在生物技術實驗室工作的科學家,她創造了一種轉基因的紅色花朵:如果定期澆水,保護它不受冷熱,撫摸它,跟它說話,它就會分泌一種香氣使人幸福快樂。而只要一完成過敏源測試,它就有望在市場上大賣。科學家愛麗絲更偷偷帶了一個回家,送給她十幾歲的兒子喬,併為它取名為“小小喬” 。

它硃紅色的花蕊上細尖的觸角,像捕蠅草的下顎一樣攪動,很快開始改變人們的心情和個性,但到底產生了什麼看不見的影響效果呢?為何它如此讓人不安?


《小小喬》: 真正的恐怖是強迫女性放棄自己的慾望

《小小喬》

抗憂鬱的外來異形

小小喬的恐怖“威脅”在於它開花時,正如異形甦醒般“活”了過來“動”了起來,隱藏著的未知露出頭來,在於無菌農場中所有的植物都站起來時,所有的小小喬都張開憤怒的尖嘴。恐怖在於微科幻的生物生產線,操控生命製造幸福快樂,這是明白寓意抗憂鬱藥物或廣意的神經藥物,對身心靈的影響改變。

片中遍佈敏感不穩定的女性特質,單親媽媽壓抑的瘋狂,定時地接受心理治療,而她所開發的植物抗憂鬱花粉最初雖然只會引起打噴嚏,而吸食它的人行為也沒什麼大不同,也沒有狂喜,只不過情緒奇怪的穩定,就像平靜的變了一個人,像吃了抗憂鬱藥物而更開朗社交,更適合工作。

《小小喬》: 真正的恐怖是強迫女性放棄自己的慾望

《小小喬》

高科技溫室中異常的嚴密控制,疏遠自然的植物畫面,而在這工作的科學家們都毫無生氣,穿著白袍,內向陌生。科學媽的同事中,助手克里斯很可能愛上了她。

而前輩科學家貝拉,則剛從崩潰工作過勞中恢復過來,被獲准帶她的狗來上班。不久後,貝拉的狗的行為異常,不認主人,連叫聲都變了。貝拉認為不孕技術操縱下的植物,正在尋找新的繁殖方式,可能正在傳播致命病毒,而坐鎮實驗室的克里斯也受花粉影響,他的注意力本來集中在單身媽媽愛麗絲身上,卻似乎變得更關心小小喬。

《小小喬》: 真正的恐怖是強迫女性放棄自己的慾望

《小小喬》

硃紅色植物散發出的花粉似乎無法察覺地改變人,“恐怖”更在於使人開心外出乎意料的效果,失控將人類變成不停工作的行屍走肉,人們似乎寧願傷害人類自己,也不願對小小喬造成任何傷害。

而兒子喬也對媽媽愛麗絲越來越陌生,這僅僅是青春期作祟嗎?還是受小小喬的影響?

工作狂的母親內疚,不想失去兒子,卻不再認得他。將抗抑鬱藥比作是“非人”的外來力量,出乎控制與意料的變化。或許兒子只是長大了,又或許真是感染了小小喬的病毒?

《小小喬》: 真正的恐怖是強迫女性放棄自己的慾望

《小小喬》

科幻恐怖,實驗室防腐美學

相較於奧地利同鄉導演麥可漢內克的冷冽驚悚社會寫實,《小小喬 》是傑茜卡·豪絲娜女性化的科幻劇情片,科學怪人心理劇。

日式風格視覺與音樂設計,生物實驗室冷調、規矩、陌生的防腐美學。實驗室的生長燈不斷散發出的熾熱粉紅色,一排排的怪異植物令人毛骨悚然。沉重的琴絃和鼓聲為主的配樂是日本作曲家伊藤貞司的作品,他以在1940年代與實驗電影大導瑪雅德倫合作而聞名,抽象不和諧的樂音散佈傳染焦慮,緊張,慌亂的恐怖情緒 。

片中攝影也試圖擴展邊界,現實主義的極限。 通過景框玩不同的視角玩遊戲,取景試圖質疑現實,保持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性。觀眾開始自問景框背後,它之外是什麼, 質疑剛剛眼前所看到的。再加上人們的怪異行為和麻木語言,實在是令人寒毛直豎的準科幻驚悚。

《小小喬》: 真正的恐怖是強迫女性放棄自己的慾望

《小小喬》

女性心理劇科幻預言

而片中人們的變化既可以由他們所吸入的花粉來說明,也可以通過他們的心理狀態來解釋。

如兩位女科學家在心理上都不穩定,都與工作有著密切的關係,單身媽媽愛麗絲需要心理治療,前輩貝拉更甚至是剛剛經歷崩潰。

工作狂“不良”母親對兒子感到內疚,感到良心不安,並害怕會失去他,而兒子喬自信的年輕女友或許正暗示了真正焦慮來源。當他的行為開始改變並且與母親保持距離時,她終於開始認真思考小小喬可能變異為致病性病毒的可能性。


《小小喬》: 真正的恐怖是強迫女性放棄自己的慾望

《小小喬》

事實上,愛麗絲創造了兩個逐漸脫離她控制的生物:喬和小小喬。

或許不是科學怪人,但他們都擁有自己的生命,母親很矛盾,因為小小喬是她的另一個孩子:她的事業和創作。而且她也不想失去兩個中的任何一個,或許這裡我們可說這部女性化的科幻劇情片帶著一絲女性主義氣息。

真正的恐怖是強迫女性”為家庭“放棄她們自己的慾望,而“抗憂鬱”藥物也正是常在這裡派上用場。

《小小喬》: 真正的恐怖是強迫女性放棄自己的慾望

《小小喬》

重新科學地定義“愛”

從科學的角度,小小喬的花粉釋放出了某種化學物質,幾千年來人類的科技經驗,用植物製造尼古丁,製造鴉片,製造“快樂丸”,或只是咖啡因,各種各樣的化學物質都會影響我們人類的行為。

但“愛,幸福”是純粹的化學反應嗎?

非人類的,非生物的世界擬人化後總是令人發寒。科學上某些生理、激素和分子機制已經可以解釋一見鍾情和兩性吸引,藥物也可以抑制,改善我們的情緒。

科學有一天終將能完全地破解愛和慾望的秘密,虛擬地演算計算著愛情,用化學控制“愛”,超越自然的慾望。

在科技進步甚至比哲學家,比藝術家的想像都還迅速的當下,這也提出了愛的新問號,邀請我們不只是科幻地重新思考什麼是愛,更是反思快樂的本質。擺脫人類的視角,追尋某種結合科學與哲學的情景框架,某種超越人類範疇的“大愛”。

《小小喬》: 真正的恐怖是強迫女性放棄自己的慾望

《小小喬》女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