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人物誌之晏殊:會填詞,會做官,更會做人

什麼叫會做人,讓身邊的人,都感覺很舒服。

在《清平樂》播出之前,還很少認真地研究過某個時代的文人們,他們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下,有著怎樣的故事。而最近研讀了晏殊的個人生平,我的感覺便是,晏殊,真的是會做人。在我看來,晏殊其人,不僅僅是會寫詩填詞,能治理國家,選拔賢能,利國利民,造福社稷,更重要的是,晏殊會做人。我以為,似乎這才是他的成功秘訣。

《清平樂》人物誌之晏殊:會填詞,會做官,更會做人

喻恩泰版的晏殊

做人,要會放低自己的位置,不給自己,也不給別人壓力。

在宋真宗的時候,晏殊還只是朝廷裡面的一個小官,依舊不富有,看到別人縱情享樂,留宿歡場,他內心其實也羨慕,但是他也很冷靜地知道,自己沒有那個閒錢,自己現在應該做的是好好讀書,換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努力提升自己。

《清平樂》人物誌之晏殊:會填詞,會做官,更會做人

晏殊生平

後來,宋真宗給太子選老師,有人推薦了晏殊,就是因為他人品好,有古時君子之風。在宋真宗誇他品行好的時候,他立刻說自己沒有皇帝您想得這麼好,我晏殊不是不喜歡宴會遊樂,只是因為我太窮了,要是我錢,我也會去啊。

他這麼一說,宋真宗越發覺得晏殊誠實可靠。這個世界,哪裡會有什麼聖人,是人就會有缺點,我們常常想要一味地去展現我們美好的,耀眼的一面,把我們的缺點和不足藏起來,但時間久了,我們在別人眼中越完美,其實給予別人的壓力和期望也就越大,同時,給自己的壓力也就越大。

《清平樂》人物誌之晏殊:會填詞,會做官,更會做人

《清平樂》中的晏殊

適當的放低自己,讓自己喘口氣,也讓別人對自己安心,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清平樂》人物誌之晏殊:會填詞,會做官,更會做人

人,要會放低姿態

做人,為他人保留面子,為他人思慮周全,自己也能手留餘香。

晏殊作為宋仁宗的老師,一向受皇帝尊敬,而總是向他請教和諮詢,多少有些事無鉅細,而皇上每次偷偷地向晏殊詢問事情的時候,都會把問題寫成很小的字,把內容寫在小紙片上給他。而晏殊在收到這些紙片後,會把自己的建議和對答準備好了之後,連同原本那個小紙片一起,封裝嚴實後,再呈送回皇帝處。

《清平樂》人物誌之晏殊:會填詞,會做官,更會做人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

我開始還在想,有必要這樣嗎?但是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他這樣做,很有必要。不論是誰,都是好面子的,何況是天子,是皇帝,這些皇帝向你的求教的小紙條,換句話說,也可能是讓皇帝丟面子的東西,這些東西,自己連同自己的答案一起交回去,皇帝當然安心,當然喜歡。

都說送人玫瑰,手留餘香,但給別人保住面子,顧慮好了他人的周全,自己不也一樣能得到他人的好感。

《清平樂》人物誌之晏殊:會填詞,會做官,更會做人

手留餘香

做人,要學會給別人找臺階,尤其是自己惹不起的人。

晏殊當官,多次被貶謫,在朝廷即將生變的時候,晏殊預料到了自己因為是趙禎的相臣,而現在皇帝和太后將起爭端,但是現在還不是皇帝走上前臺的時機,所以自己必須得退,必須將損失可控,必須給太后一個交代,於是,很自覺地殿外失儀,於是被貶謫出京,讓太后心願得償。

《清平樂》人物誌之晏殊:會填詞,會做官,更會做人

《清平樂》中的太后

剛開始看這段,想不通晏殊為什麼要這樣做,當然,他考慮的或許是國家穩定的大局,犧牲小我,保全大的局勢,但往小了說呢,自己若是和太后起了爭端,而太后明顯是自己惹不起的人,若是能不惹,當然是好,但若是對方已經有意要對付自己了,那與其等到對方處心積慮地給自己設局,不如自己弄點小錯,讓對方順氣。

冤枉你的人,比你都知道你的冤枉,與其麻煩被人費心思栽贓,還不如自己急流勇退,離開是非之地,做人,要會以退為進。

《清平樂》人物誌之晏殊:會填詞,會做官,更會做人

以退為進是種智慧

做人,最關鍵的,是自己有一個好心態,強大的內心。

孟子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但是晏殊不一樣,他的人生,做得更好,他是達則兼濟天下,退則培養人才。被被罷免宰相,那我就辦學校,培養人才,范仲淹、歐陽修、富弼等人才,都是他提拔和培養起來的。

《清平樂》人物誌之晏殊:會填詞,會做官,更會做人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此外,晏殊可是著名的花間派代表文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都說文如其人,是有著怎樣的內心世界的人,才能寫出如此唯美而令人動人的句子,生活有時得意,有時不如意,但不如生活如何,自己,為自己維持一個良好心態,這樣的人,是懂生活的人,而懂生活,不也是會做人嗎?

《清平樂》人物誌之晏殊:會填詞,會做官,更會做人

會做人,是一種修行

最近播出了《清平樂》,我才猛然發現,原來歷史上有這麼時代,在百家爭鳴,盛唐風流之後,這麼多文化巨匠在同一個時代的舞臺上,交錯著他們的故事。而這個作為這個故事的起點,晏殊,讓我明白了這個道理,文人,也是要學會做人的。

別酸文假醋,不清高寡淡,謙和待人,與人方便,會做人的人,混的都應該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