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飯店800元一桌的飯菜在你丈母孃那裡就不能給錢?

我們探討話題之前,我們在腦海裡想象一個場景:你女兒下週要過生日,你跟飯店訂了一桌晚餐,大約要800塊錢,第二天你丈母孃聽說了這個事情,就跟你說不要出去吃了,我們在家吃飯。然後在生日那天你們一家人在其樂融融歡聲笑語中度過了這個夜晚。唱完生日歌,吃完蛋糕之後,轉身對丈母孃說:媽媽,今天辛苦了,您看這頓晚飯我應該付您多少錢合適呢?500塊錢夠嗎?有沒有想過當你說出這句話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呢?你的丈母孃臉色鐵青,說感覺你在侮辱他,你的妻子咋瞪了你一眼,接下來幾天可能都不願意跟你說話,你還在納悶的問道你們都怎麼了呀?吃飯不就應該付錢嗎?

為什麼飯店800元一桌的飯菜在你丈母孃那裡就不能給錢?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假設,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會發生,就像你在大學時候追女朋友,送她禮物的時候永遠也不可能在送禮物的當天晚上告訴她這個禮物多少錢,除非你準備破壞你倆今天晚上的浪漫約會,這個是為什麼呢?

市場經濟規範的今天,還存在另外一個規範,這個規範不是靠著金錢去維持的,靠著,親情,友情,愛情等等其他因素,它就是社會規範。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在各自的領域裡平行運行著,二者互不干擾,面對不同的情況,它們各自起著不同的作用,在市場規範裡面,只是很簡單的花錢辦事,而在社會規範裡面,可能會稍微複雜一點,那麼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哪一種更好呢?哪一種規範制度更容易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容易更更容易呢?這個很難講,因為不同的事情,所適用的制度也是不一樣的,一旦混淆起來就會徒增煩惱,不利於事情解決。

市場規範干涉社會規範

我們舉個例子,如果你是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學校規定放學半小時之內,家長必須來接走孩子,但是慢慢的你發現總是有那麼幾個家長不能按時來接孩子,這就導致部分老師經常加班,這時候會有人提出來,如果這些人來晚的話,老師的加班費有家長來承擔,也就等於說是給學生家長開了一個罰單,那麼這個罰單開了之後,能夠有效地遏制學生家長遲到嗎?顯然是不會的,這裡面有一個基本的心理學因素:如果對學生家長沒有任何處罰,家長遲到了,內心裡面可能會感覺到愧疚,見了老師,至少會說一句很抱歉,耽誤老師下班了,下一次會盡量避免。但是如果是對學生家長進行了處罰呢?那麼學生家長就可以心安理得的遲到了,因為本身我已經為我的錯誤買過單了,那為什麼還要心裡愧疚呢?如果下次有事說不定會耽擱的更久,所以罰款這種市場行為這等於說是變相鼓勵了學生家長遇到事情可以晚來接孩子。學校和學生家長之間並不是單純的市場行為,考慮到學校的特殊性,它們之間的社會規範可能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為什麼飯店800元一桌的飯菜在你丈母孃那裡就不能給錢?

社會規範干涉市場規範

那麼市場規範的東西可以用社會規範來進行嗎?也不是不行,但是成本非常高昂,有點不太划算。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老闆,你和你的員工屬於僱傭關係,員工在規定的上班時間內,你付給員工工資,下班時間一到員工立即下班回家,這屬於正規的市場規範行為。有一天你發現可以創造一種社會規範的氛圍,比如宣傳公司一家親,提高員工忠誠度,讓員工自願加班,或者說員工即使在家裡面也在為公司工作,那麼你應該怎樣對待員工呢?你必須按照社會規範的方法對待他,比如說平時給他更高的工資,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寧願賠錢也不開除他,或者說讓員工在生病的時候,公司能夠出一些醫療費用,這些都是高昂的成本,即使公司財務狀況不好,你也被迫繼續這樣做,因為你一旦裁員,多年辛苦建立的市場規範就立即破滅了,一切就又回到了市場規範下的情況了。

為什麼飯店800元一桌的飯菜在你丈母孃那裡就不能給錢?

所以無論是社會規範還是市場規範都不存在好和壞的定義,關鍵是在我們面對實際情況的時候如何選取合適的規範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樣,你在丈母孃家吃飯千萬別付錢,實際上你只需要按照社會規範給她帶點小禮品就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