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指引】事關返校、上課、就餐、住宿……恩平學生、家長、教職工速看!

4月17日,恩平市教育局印發《恩平市疫情期間學校學習生活一日常規指南》,要求市教育局機關各股室,各市直學校、中學、中心小學,幼兒園認真貫徹執行,切實保障廣大學生、教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今天


恩平市疫情期間學校學習生活一日常規指南

第一部分

學生一日常規


一、起床至上課前

(一)走讀生

1.返校前,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動水嚴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乾淨毛巾擦手,洗手後正確佩戴口罩。

2.返校前最好在家長的幫助下測量體溫,體溫≥37.3℃時,及時就診,不要帶病返校。

3.建議步行或乘坐私家車上學,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避免用手觸摸公共交通工具車上物品。

4.進校時,配合學校做好體溫檢測,體溫正常者進校,體溫≥37.3℃的學生,按照學校的防疫要求處置。

5.不組織、不參加聚會聚餐,如必須外出,要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實行“點對點”出行;每天按時如實填報“粵康碼”。重點防控區域及境外學生請按照有關防疫規定落實相關要求。

(二)內宿生

1.不混用洗漱用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乾淨毛巾擦手,洗手後正確佩戴口罩。

2.住宿生按要求接受晨檢,體溫≥37.3℃,立即到指定隔離室觀察,並上報學校疫情工作領導小組。

3.宿舍每日開窗開門通風至少3次,每次30分鐘以上,床上床下做到乾淨衛生,床單衣服等要勤曬、勤換洗,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用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及時洗手。

二、課堂上課期間

1.教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禁止使用空調。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注意手衛生。

2.課桌椅保持間距最大化,課中鼓勵自主學習,儘量縮小活動範圍。不混用學習用品,減少不必要的交流。

3.不亂扔雜物,在咳嗽、打噴嚏時,要注意用紙巾或手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中異物要吐在一次性紙巾中,課後丟入衛生間垃圾桶,及時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

4.公共上課場所(教室、機房、實習實訓室等)要做到一直通風,室內保持衛生清潔,公共物品要及時消毒。

5.音樂課以欣賞、學習樂理知識為主,體育課按照《廣東省疫情期間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意見》規範,保持適當、適度運動。

三、課間活動期間

1.教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不在公共場所吐痰,上廁所前後均需要洗手。

2.上下樓梯進行分流指導,指定各班上下樓梯的進出口位置,少乘或不乘電梯,不觸摸樓梯扶手。

3.堅持佩戴口罩,不得有三人以上的聚集,杜絕追逐打鬧,彼此保持適當距離1米以上的,適度運動。

4.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口罩佩戴超過4小時要及時更換,廢棄口罩扔到指定垃圾桶。

四、就餐期間

1.實行錯時就餐、分散就餐,就餐前後要按規範程序洗手。

2.按照規定次序取餐,有序排隊不擁擠、不閒談;只能使用個人的餐具,不能混用餐具。

3.快速就餐,就餐期間少說話,不能面對面坐著,要保持一定距離。

4.餐後立即佩戴口罩,有序返回。

五、放學回家和就寢

1.走讀生放學回家不在外逗留,不接觸動物,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學;如必須乘坐校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公共交通工具車上物品。

2.回家摘掉口罩後馬上洗手、消毒。可把鑰匙、書包、外套使用消毒溼巾或75%酒精擦拭,掛在陽臺上吹風或用其他方式消毒。

3.住宿生回到宿舍,先洗手,保持宿舍通風和衛生清潔,就寢期間不得串門,打開水時有序排隊不攀談。如有不適,及時向宿舍管理員彙報。

4.養成良好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


第二部分

教職工一日常規


一、教師一日常規

1.上班前:每天嚴格按照要求如實填報粵康碼,若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戴口罩並及時就醫,避免帶病上班。

2.上下班途中:洗手後佩戴口罩;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進入校園:進入校門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進校門。

4.入室辦公:室內通風,辦公時佩戴口罩。

5.上課:教師進教室必須佩戴口罩,並與學生保持一定距離。

6.批閱作業及分發教學資料材料,都要佩戴口罩。

7.教師課間運動:適當、適度活動,保證身體狀況良好。

8.就餐:避免扎堆就餐和麵對面就餐,就餐不說話,飯後立即佩戴口罩。

9.集體活動:教研活動、集體備課等活動以線上為主,確實需要集體活動時,按相關要求做好防控措施。

二、教輔後勤及其他人員一日常規

在做好教師1、2、3、4、7、8項要求的同時,還應做到:

1.自我防護,避免無關人員進入工作區域。儘量不接觸其他人員。

2.保持工作區域的設施設備清潔衛生,按照相關消毒技術標準保潔消毒。

3.外來人員:疫情防控期間,學校要嚴格管理流動人員進入校園,禁止無關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如外來人員來訪,必須經學校同意,嚴格按照要求,登記相關信息、測量體溫後,掃粵康碼,佩戴口罩進入校園,在指定接待室接待。


第三部分

學校防疫常規管理規範


1.開學前致家長一封信,明確學生回校後的防疫工作指引,提醒家長在疫情期間加強對子弟的管理和關愛。

2.嚴格按照“五個一律”的要求,實施錯峰上、放學和實行封閉式管理。

3.做好物資儲備。加強酒精、消毒液、洗手液、口罩等應急物資儲備管理,確保足夠應急物資,妥善保管消毒劑,標識明確,避免誤食或灼傷。

4.按照防疫規範,每天對校園食堂、宿舍、教室、功能場室等公共場所進行兩次的消毒。

5.組織體溫檢測。要有專人落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訪制度。每日兩次以上檢測體溫,並做好登記,若體溫≥37.3℃,嚴格按照防疫規範處置,確保校園安全。

6.健康監測。開展全日健康監測、加強晨、午(晚)檢和因病缺課(勤)管理、登記、追蹤工作,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對缺課學生,逐一登記,核實原因,返校前及時補測體溫 。

7.開展健康教育。充分發揮衛生健康副校長作用,對師生和家長開展防控知識宣傳、培訓和指導,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利用我局編印的《新冠肺炎防控手冊》上好健康教育第一課。

8.做好心理指導。結合創文和疫情期間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發揮心理健康諮詢室的應有作用,開展心理疏導,營造積極的心理環境。

9.調整完善教學計劃。

10.建立聯繫機制。建立健全校內有關部門和人員、學校與家長、學校與當地醫療機構及教育局聯繫機制,完善信息收集報送渠道,保證信息暢通。

11.師生集會。學校在疫情防控期間,不組織校內各種大型師生集會(含升旗儀式、跑操等),積極參加教育部門或學校組織的線上教學。

12.保潔消毒。衛生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實施消毒處理時,操作人員應採取有效防護措施。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清運,做好垃圾桶的清潔消毒。疫情期間增加消毒和巡查頻次;衛生間設置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摘口罩前後做好手衛生,廢棄口罩放入專用垃圾桶內,注意及時清理消毒(每天兩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

13.做好防疫應急管理。制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並開展兩次以上有效的實戰演練,完善疫情報告、晨午檢、學生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復課證明查驗、通風消毒等制度。出現疫情立刻啟動應急預案。發現傳染病疑似或聚集性病例時,立刻啟動應急預案。立即給患者佩戴口罩,做好隔離、消毒、轉診和上報等工作,在教育、衛生行政部門和疾控中心的指導下,配合做好應急處置。


讓我們同心協力,互相守望

打好返校復學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