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鮮從哪裡來?

作為五味(酸、甜、苦、鹹、鮮)最後一種被發現的,它頗有幾分東方式的神秘。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你問我辣味去哪了?辣其實刺激的是痛覺神經,並不是一種味覺。 圖/VCG

中國古人很早就在用鮮這個詞,但它的原理很晚才被揭示。這源自1908年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妻子的一道海帶黃瓜湯。化學家意識到它的存在,並從海帶中成功提取穀氨酸鈉。很快,我們日常的調料味精(穀氨酸鈉)出現了,隨後,幹鰹魚片裡的肌苷酸、香菇裡的鳥苷酸……一種又一種鮮味物質不斷從各類食材裡被發現並提取。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海帶、黃豆、排骨……真不知道哪一種更鮮了。圖/網絡


在味精之外,人們意識到鮮的歷史,其實是很久遠的。在南宋晚期,人們開始把鮮當做一種味道,比如“其味甚鮮”的竹筍。明代李漁也對竹筍的鮮讚譽有加,清代朱彝尊所撰《食憲鴻秘》則說醬油“愈久愈鮮”,美食家袁枚,更是首先將鮮味視為基本味型。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筍已經夠鮮了,再加點海鮮呢?圖/VCG


在古代中國的美食家們看來,鮮是頂級的味道。但鮮味不易被察覺的特性,讓它有那麼一點虛無縹緲。那麼在味精發明之前,這種誘人的味道,從哪裡來呢?


鮮?當然先從鮮字說起!


“鮮”,最早其實指某種新鮮的魚類。隨著時間發展,它在餐桌上的意義逐漸從新鮮變成了鮮美。到了今天,鮮這個字裡的“魚”和“羊”,恰好符合了鮮味的本質——遊離氨基酸與核酸,簡單來說,就是肉的味道。


羊肉風味特殊,羶與不羶兩派,長期以來一直紛爭不息,可以說是兩極分化嚴重了。要說“地上跑的”裡的鮮味標準,那還得看雞肉。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今晚吃什麼雞?圖/soogif


清水吊雞湯,手撕白切雞……就一個字,鮮!而小雞燉蘑菇和加了幹香菇的快餐一霸“黃燜雞”,則發揮了多種鮮味物質效果相乘的“協同效應”,真真是

繞舌三日不絕了。也難怪雞被切碎、濃縮,加上蛋液定型,再添加香菇、貝乾等眾多佐料,成為了鮮味的精華——雞精。

水裡遊的,更是鮮到掉眉毛,以至於我們稱呼它們都是江鮮河鮮與海鮮。這些水產品都是略作烹飪,就鮮香四溢。在遊得自在的鱸魚、活蹦亂跳的小龍蝦、在烤爐上跳“扭扭舞”的鮑魚扇貝面前,味精,從來都是多餘的。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新鮮鮑魚的扭扭舞。 圖/網絡

水生的鮮味,隨便一濃縮就是童年的回憶。大包裝的蝦條,咯吱中帶著鮮的回味,這背後就是蝦米磨成的乾燥細粉。蝦粉與澱粉一相遇,強強結合。五顏六色的油炸蝦片,帶來簡單的酥脆與鮮味,是逢年過節的餐桌上最好的點綴。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一捧蝦片一部劇,就是一個悠閒的下午,戳圖感受。 圖/王小懶

水生鮮味的代表調料蠔油,同樣也是濃縮的精華。

蠔肉(牡蠣)煮熟之後攤晾在竹篾上,便成了色澤金黃、滋味濃郁的蠔豉。蠔油的誕生則源自清末煮蠔時的一次意外,因為時間過久而被濃縮的煮蠔水,反而鮮香四溢。這種粘稠的鮮味精華,自此逐漸風行廣東,近來更是搭了一趟川味火鍋串串的東風而更加深入人心:香油蒜泥蠔油碗,讓火鍋不止紅火,而且鮮活。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一抹蠔油,讓香油蒜泥更加濃郁。圖/soogif

當然面對鮮味,也有人會從字面意思上選擇 “我全都要”,這就是廣西大化的招牌菜——“韭鮮湯”。將整條煎好的紅水河魚放入煮熟的羊肉湯中,以文火慢熬,讓魚的美味精華與羊逐漸融為一體,再將切好的韭菜若干勺放入碗中,最後盛入滾燙的魚羊湯,韭菜可都是小碗現調,不然,就不夠鮮了。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大化韭鮮湯,鮮之味。 圖1攝影/壹米網線 圖2攝影/陶子


便如同這碗韭鮮湯一樣,鮮味大多會落到一碗湯裡。有道是,餐館開業先熬湯。國人烹飪高端食材必備的“高湯”,配料五花八門,但多是從各種肉蛋貝里追尋鮮的來源。

一道一點也不“川味”的開水白菜,是應用高湯的極致代表之一。這道上了國宴的川菜,頗有些陽春白雪,清淡高雅了。畢竟那碗開水背後,是老母雞、老母鴨、火腿、排骨、乾貝等配料的老火慢熬;還要用雞胸脯肉剁爛至茸,倒入鍋中以吸附湯中雜質,反覆多次,方得湯頭清亮。講究的還要把白菜雕成芙蓉形狀,正應了那句大詩人李白的“天然去雕飾”了。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開水白菜,功夫全在白菜外。圖/sohu.com

可別以為這道菜裡白菜是個配角,其實白菜本身,也是具有天然鮮味的!


鮮從哪裡來?地裡長出來!


魚羊固然鮮美,不過要說到能夠代表春天的時令物鮮,還是當屬各種“山珍”,或是你身旁那些平平常常的蔬菜們。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新鮮春筍,白白嫩嫩,點擊圖片就可以下單啦~ 攝影/阿叔的腳步


要問哪樣時令物鮮最打眼?那當然是。春筍隨著雷雨走來,可真真切切是一種自然的風味。初生的筍,鮮甜兼具,相輔相成,地道做法,多用濃油赤醬,直把鮮筍當肉吃。風行上海乃至江浙的醃篤鮮更是地道吃法:醃、篤、鮮三字,可真是絕了,醃的是歲月風味,篤出了溫軟從容,鮮的是筍與湯頭,春天的生命之光,不過如此。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醃篤鮮最重要的是吃筍和喝湯。圖/VCG

吃罷鮮筍,如何保留那種鮮味,也是中國人的看家本領,徽州人家家戶戶皆晾筍,筍乾炒臘肉,正是兩種歲月沉積的鮮味匯聚。自明清時期開始,更是有了一道提鮮妙味——筍油:用煮筍的原汁或者直接拿筍一蒸一榨,按明末清初最喜愛廚房的文人李漁所言,那真是“有此則諸味皆鮮”了。

可與筍相提並論的鮮味大戶,那就是各類蘑菇。在味精誕生不久之後,香菇裡富含的鳥苷酸鈉很快就成為鮮味的另一種穩定來源。如今味精之外用得最多的鮮味調料,除了雞精,就是蘑菇粉了。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菌子火鍋加雲腿,這誰頂得住啊。圖/網絡

說到吃菌子,雲南這邊獨好。黑松露配上地道的火腿,手裡的五彩糯米飯都不知道下哪一個好吃。《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更是讓一道簡簡單單卻極為奢華的煎松茸走進了大家的視野。一句“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採用最樸素的烹飪方式”,深入人心。凝聚了時令與風物之美的鮮,在濃烈襲人的松茸上,展示得淋漓盡致。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一會兒它們就要在舌尖上起舞了。圖/《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松茸固然是珍貴的食材,不過如今想追求日常的鮮味,那也是很容易的。西紅柿,其實就是一種蘊藏著鮮味的寶藏蔬菜,越靠近西紅柿中心,鮮味物質(穀氨酸)就越多。看著“寡淡無味”的土豆,其實也是蔬菜中鮮的代言人之一。這也難怪喜歡吃土豆的人,只需要白水煮好土豆便可以大快朵頤。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大盤雞,鮮味組合拳。圖/網絡


澄黃澄黃的土豆為底料,調一點紅亮的番茄醬,再加入新鮮雞肉,切兩瓣皮牙子,撕幾塊青紅椒……沒錯,現在你知道大盤雞為什麼風靡大江南北了吧?


為什麼時間越久越鮮?


雖然說鮮多是一種順應時令的“怦然心動”,但是國人自有妙法,讓它成為長期的豐足之味,這就是——發酵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又被稱作蟹糊的寧波蟹醬。圖/匯圖網


水生鮮味,以發酵的形式變成“蝦兵蟹醬”:巢湖、高郵等湖泊,和渤海灣一帶,都流行大桶大桶深紫色的蝦醬。它們最適合搭配味道平和的食材,像是配上雞蛋攤餅,再點綴一些當下正繁盛的香椿,便是一道時令的物鮮美食。蟹醬則是沿海地區的喜好,“上海太忙走不開,泥螺蟹醬帶點來”,梭子蟹製成的蟹醬,是清末時大量前往上海打拼的寧波人的鄉愁。

不過在盛產海鮮的廣東,大家提到鮮,第一反應可能是又被喚作“豉油”的醬油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沒錯,廣東人吃青菜也要醬油。圖/網絡

黃豆為基底,在漫長的發酵中分解出氨基酸,這就是醬油鮮味的來源,也決定了醬油的品質。廣東人鐘意的“頭抽”,就是第一道提煉出來的豉油,最為香醇濃郁,吃啥都能畫龍點睛。早餐的腸粉、煲仔飯焦黃的鍋巴、甚至佐餐的那幾根青菜……難怪說廣東人是用醬油做的。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煲仔飯裡重要的一味就是香腸。想嘗一嘗圖裡的火筵香腸嗎?點擊圖片下單呀~

黃豆在廣東以醬油為鮮。而到了東北,大豆釀製的黃醬(大醬)就成了主角。它同時提供鹹與鮮兩種味道,炒豆角、燜土豆,燉雞、熬魚……無所不能,更有甚者,早起就是一頓美滋滋的大醬hu餅子。一道大醬調製的“東北大豐收”,則跟著各地闖蕩的東北人走遍全國:玉米燉排骨、土豆配豆角,整它一大盆,就問你實誠不實誠!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東北大豐收。圖/匯圖網


當然,富含蛋白質的豆類可不止大豆這一種。“川菜靈魂”豆瓣醬,就是以蠶豆為主要原料發酵而成。辣椒則點亮了豆瓣醬的靈魂,麻婆豆腐、回鍋肉、水煮肉片......一道道經典川味,背後都有它的默默付出。


從時令物鮮,到發酵昇華,所謂的鮮,不外乎給山與海,以歲月。


除了魚羊、魚羊、魚羊,中國人的鮮還有啥?

▲ 回鍋肉,就少不了郫縣豆瓣醬來增光添彩。圖/圖蟲·創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