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錢眼開,人為財死,《獵狐》裡這家銀行折射出現實的慾望金字塔

為什麼股市裡賠得傾家蕩產的總是散戶?

銀行到底有沒有灰色收入?

人人都想賺錢,但金錢世界裡有人是操盤手,大多數人只是炮灰。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獵狐》聚焦經偵警察,講述了以夏遠為首的經偵警察偵破國內特大經濟案件並跨國緝捕在逃經濟犯罪嫌疑人的故事。播出第二天就雙臺收視破2,備受關注。

見錢眼開,人為財死,《獵狐》裡這家銀行折射出現實的慾望金字塔

相比於刑偵警察,可能大家對於經偵警察這一警種比較陌生,但近年來經濟犯罪案件不在少數,本劇的各類人物及情節在現實中均有跡可循,《獵狐》播出時,恰逢全國經偵宣傳日,這部劇亦承擔了向廣大觀眾們科普經偵領域的重任。

見錢眼開,人為財死,《獵狐》裡這家銀行折射出現實的慾望金字塔

看了幾集後,來聊聊觀感。這部劇由一樁跳樓的刑事案件入手,步入主線後節奏把握得不錯,人物塑造得也很立體。其中北江發展銀行裡的三個角色尤為印象深刻,這三人雖處在不同階層,但都被金錢所誘惑,最終走上貪婪的不歸路。這三個虛擬角色也在社會中真實存在,這三種人,你身邊有嗎?

見錢眼開,人為財死,《獵狐》裡這家銀行折射出現實的慾望金字塔

楊建秋:在誘惑中迷失自我的"最底層"

專科畢業的小職員楊建秋是託嫂子關係進入銀行的,她出身貧寒,沒見過世面,一舉一動都飽含底層人的辛酸。被嫂子嫌棄,被同事排擠都使得她對金錢有著無比的渴望,她以為有了錢就能改變那些人的態度,所以極易被誘惑。而當她被有心之人捏住把柄要挾時,就會成為沒有底線的木偶幫兇。

見錢眼開,人為財死,《獵狐》裡這家銀行折射出現實的慾望金字塔

在現實中,總是被當槍使的"楊建秋"也許就在我們身邊,他們徘徊於金字塔最底端,一邊做著暴富改變命運的美夢,一邊成為金錢的蛀蟲。他們的惡,在於沒有控制住內心對財富的急切渴望,卻不明白積累財富從沒有捷徑可走。

見錢眼開,人為財死,《獵狐》裡這家銀行折射出現實的慾望金字塔

趙海青:金錢的"高級"蛀蟲

更"高級"一點的蛀蟲是貸款部主任趙海青這類人,平庸的出身迫使他階層躍升的慾望無限膨脹。如果說楊建秋還有救,那趙海青則已經完全屈服於金錢的誘惑。為了成為金字塔尖的"人上人",他挪用公款,違規批貸,向上拉攏有權勢的人,向下腐蝕能為他所用的人,他是典型的"真小人"。

見錢眼開,人為財死,《獵狐》裡這家銀行折射出現實的慾望金字塔

趙海青懂得看人下菜碟,面對無錢無權的楊建秋,趙海青有意帶她領略"天價"飯局,傳遞"社會貧富差距大"的思想,再拉她炒股,進一步腐蝕楊建秋。面對上級兼共犯孫銘,他又極盡諂媚。這種人的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被慾望所吞噬。

見錢眼開,人為財死,《獵狐》裡這家銀行折射出現實的慾望金字塔

孫銘: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金錢傀儡

如果說促使趙海青犯罪的原因之一是不想再過苦日子,那家境優越的行長孫銘的犯罪心理則更值得討論。他出身於書香門第,有著知識分子的清高和迂腐,瀆職、挪用公款這些罪名本不會跟他扯上關係,可正因為他要保持光鮮的表象,私收居間費,與幕後大boss王柏林勾結,一步錯步步錯。他之所以踏入犯罪的漩渦,皆是因為放不下自己曾擁有過的名利光環。

見錢眼開,人為財死,《獵狐》裡這家銀行折射出現實的慾望金字塔

孫銘這類徹頭徹尾的偽君子,即便處於金字塔尖也並不令人豔羨。他們用奢侈品將自己包裹得光鮮亮麗,骨子裡卻已被腐蝕成一副無用的軀殼…

見錢眼開,人為財死,《獵狐》裡這家銀行折射出現實的慾望金字塔

在慾望的金字塔中,楊建秋、趙海青、孫銘三種人皆為金錢的囚徒。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三種人也並不罕見,不知道大家是否見過這三種人,與他們共事過?案件為表,人性為裡。這一幕幕金錢誘導下的人性浮世繪,也許更值得我們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