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815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大爆發


火山是一種常見的地貌形態,由地下熔融物質及其攜帶的固體碎屑衝出地表後堆積形成的山體。地殼之下100~150千米處,有一個“液態區”,區內存在著高溫、高壓下含氣體揮發成份的熔融狀硅酸鹽物質,即岩漿。它一旦從地殼薄弱的地段衝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火山出現的歷史很悠久。有些火山在人類有史以前就噴發過,但不再活動,這樣的火山稱之為“死火山”;而有史以來曾經噴發過,但長期以來處於相對靜止狀態的火山,此類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錐形態,仍然具有火山活動能力,或尚不能斷定其已喪失火山活動能力,人們稱之為“休眠火山”;人類有史以來,時有噴發的火山,稱為“活火山”。

歷史上的今天——1815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大爆發


在地球上已知的“死火山”約有2000座;已發現的“活火山”共有523座,其中陸地上有455座,海底火山有68座。火山在地球上分佈是不均勻的,它們都出現在地殼中的斷裂帶。就世界範圍而言,火山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一帶和印度尼西亞向北經緬甸、喜馬拉雅山脈、中亞、西亞到地中海一帶,現今地球上的活火山絕大部分都分佈都在這兩個帶上。

歷史上的今天——1815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大爆發

在距離地面大約32公里的深處存在大量高溫液體,其溫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岩石熔化時膨脹,需要更大的空間。世界的某些地區,山脈在隆起。這些正在上升的山脈下面的壓力在變小,這些山脈下面可能形成一個熔岩(也叫“岩漿”)庫。這種物質沿著隆起造成的裂痕上升。熔岩庫裡的壓力大於它上面的岩石頂蓋的壓力時,便向外迸發成為一座火山。

歷史上的今天——1815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大爆發

噴發時,熾熱的氣體、液體或固體物質突然冒出。這些物質堆積在開口周圍,形成一座錐形山頭。“火山口”是火山錐頂部的窪陷,開口處通到地表。錐形山是火山形成的產物。火山噴出的物質主要是氣體,但是象渣和灰的大量火山岩和固體物質也噴了出來。實際上,火山岩是被火山噴發出來的岩漿,當岩漿上升到接近地表的高度時,它的溫度和壓力開始下降,發生了物理和化學變化,岩漿就變成了火山岩。

歷史上的今天——1815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大爆發

世界十大火山分別為阿留申群島的克利夫蘭火山、危地馬拉的帕卡亞火山、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默拉皮火山、瓦努阿圖南太平洋的坦納島上的亞蘇爾火山、墨西哥西部的科利馬火山、南極洲上的埃裡伯斯火山、夏威夷群島上的基勞維亞火山、日本九州的櫻島火山、大利西西里島北部的利帕裡群島的斯特龍博利火山、埃塞俄比亞東北部的爾塔阿雷火山。

歷史上的今天——1815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大爆發

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東邊的松巴哇島北部,有一座坦博拉火山。坦博拉火山是座複合型活火山,部分為熔岩流、部分是火山碎屑物相互堆疊成層。噴發前的坦博拉海拔4200米,是海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標誌物。過去被認為是死火山,但其實是一座沉睡五千年的活火山,它在1815年爆發時,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投在日本廣島的那顆小男孩原子彈爆炸威力的6.2萬倍。

歷史上的今天——1815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大爆發

1815年4月5日,坦博拉火山在沉睡了5000年以後甦醒了,大量的岩漿噴湧而出。以松巴哇島為中心,方圓1000多千米範圍內的居民都聽到了一陣驚天動地的轟鳴聲。不久消息傳開,位於松巴哇島上的坦博拉火山爆發了。爆發的火山伴著轟轟的巨響,不斷向高空噴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氣體,厚重的火山灰在以後3天內將附近480千米範圍內的天空完全遮黑。5天之後,也就是4月10日坦博拉火山岩再次爆發,爆發的巨響在2000公里外猶能聽見,融化的熔岩噴向40千米的高空,厚重的火山岩堆積在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歷史上的今天——1815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大爆發

總共有1400億噸岩石、灰燼和碎片噴射入空中,整個地區被黑暗所籠罩。整個爆發過程中,火山上部失去了700億噸山體,形成了一個直徑達6000多米,深700米的巨大火山口。火山噴出的火山灰總共有600億噸之多,堆積厚度由近向遠逐漸變薄,在距火山400千米的地方,火山灰仍有22釐米厚。從火山口傾瀉下來的熔岩流淹沒了土地,最終流入海中,激起沖天水霧。火山爆發時伴隨的地震引發高達四米的海嘯。坦博拉火山導致11.7萬人遇難,成為有文字記載以來傷亡最為慘重的火山災難。

歷史上的今天——1815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大爆發

坦博拉火山爆發造成的一片混沌,使大量的火山灰進入大氣,遮住了太陽光的能量,太陽光很難穿越同溫層到達地面,全球性的低溫席捲了歐洲、美洲和亞洲。即使處於“夏季”中期,衣服也能在晾衣繩上凍住。在火山噴發產生的長達15年全球氣候波動期裡,北半球出現了極端的天氣:乾旱和毀滅性的雨雪。火山爆發在噴發後的一年,也就是1816年,大洋彼岸的美國出現了6月飛雪的奇怪天氣,極端的低溫造成糧食銳減,餓死了一大片人,由此加速了美國的西進運動。

歷史上的今天——1815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大爆發

在歐洲,英國從6月開始連續下了三個月的冰雹。德國也遭遇了全國性的饑荒,這一年被稱為了“乞丐年”。人們衣食無著落,社會秩序不安定,由此拉開了歐洲長期的動盪和變革。在整個北半球,當時出現了世界範圍內的糧食欠收,牲畜死亡,導致了19世紀最嚴重的饑荒。於是1816年也被稱為了“無夏之年”。這場火山噴發對中國農業也產生深遠的變化,以1816年之後山東膠東半島為例,在傳統作物中喜溫耐旱作物穀子的種植面積下降,耐寒溼的農作物成為主要農作物。膠東半島開始種植番薯,以後氣溫回升,玉米、花生等爆發式的增長。1815-1817年,雲南地區發生大了嘉慶大災荒。1816年,江南地區糧食減產兩三成,以後年年減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