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繁忙,卻效率低下,“四養成,一提高”化解“職場拖延症”!

職場上大家是否經常感覺一天到晚工作忙,忙,忙!總是有忙不完的瑣事,卻往往忽略了重要的工作,該按期限完成的工作卻沒能按時完成,總感覺工作效率非常低的情況呢?!其實這是犯了“職場拖延症”。

工作繁忙,卻效率低下,“四養成,一提高”化解“職場拖延症”!

員工不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工作任務

“職場拖延症”者絕對不是最早一個完成工作的,面對一份策劃、一組數據、一篇公文或是一個提案等等,儘可能拖拉之能事;但每次想到還有任務沒完成,就很煩躁,可依然不想去做,非要等到最後期限,才能悶頭完成。心理學家說,絕大多數的拖延症患者,在低效率的漩渦裡掙扎時,大多數並不知道自己做某些事效率不高,其實是一種心理疾患。

一、工作效率低,“職場拖延症”對工作的影響

工作效率低下,整天感覺忙得團團轉,卻還是沒有完成應該完成的一些應當在一定期限內完成的工作。“職場拖延症”影響了企業、部門和個人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工作繁忙,卻效率低下,“四養成,一提高”化解“職場拖延症”!

員工整天忙瑣事,工作效率低

1、影響企業的整體效率和效益

在職場如戰場,企業追求“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工作節奏下,職場人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奉行“工作不留到明天”的職場工作理念。老闆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他們恨不得把一分鐘時間當成一小時來用。想讓老闆多花時間來等你的工作成果,這比浪費老闆的金錢更讓老闆心疼!沒有任何一個企業老總可以容忍一個辦事效率低下,工作長期拖拉的“拖延症”員工。

因此,職場人要想在職場中站穩腳跟,最好的辦法就是使自己的工作效率提升,遠離“職場拖延症”。對領導安排的工作和任務,必須在第一時間內進行處理,併力爭在領導要求的時間內提前完成工作任務,讓領導滿意、放心。如果等到領導開口問你“什麼時候能完成?”,才把工作成果奉上時,那麼你在領導心目中的地位已經大打折扣了!

2、影響部門的工作效率

每個企業,每個部門的工作都是依靠團隊的合作來完成工作任務的,在團隊中工作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更多時候需要配合其他的同事,或者需要別的同事的支持來完成,每一個員工的工作效率都會影響到整個團體的工作效率。一味的希望別人配合自己工作的不良習慣,很容易導致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低下。作為部門團體中的一員,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期望工作期限可以按照你的計劃或期待而延後。因此,當“拖延症”氾濫時,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團隊合作意識要高於個人意識,用心中勤奮的天使戰勝懶惰拖拉的心魔!

3、影響個人的工作的業績

“職場拖延症”不僅影響企業和部門的工資效率,也必然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業績與成績。每個成功人士,都必然是謹記自己工作任務的期限,他們非常清楚,在所有老闆心目中,最理想的是“今日事,今日畢”。而日事日畢,也是每一位職場人的基本工作效率要求。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牢記工作任務完成的最後期限,無論如何儘量在任務的時間點前,克服困難把工作完成。一個總是能及時甚至提前完成工作的員工永遠都會獲得老闆的欣賞,必然受到老闆的認可。

小結:職場拖延症對工作的效率會有很嚴重的拖後腿的後果,直接的影響就是你的業務完成時間延後,影響到企業、部門以及個人工作業績的下降。間接的後果,就是你不能被老闆認可,長此以彈往則會被貼上拖拉的標籤,無法得到提升和成長。如果你想要成功,想要讓自己快速成長,那就儘快擺脫“職場拖延症”吧!

工作繁忙,卻效率低下,“四養成,一提高”化解“職場拖延症”!

員工工作效率低,工作業績差

二、導致工作效率低以及“職場拖延症“的因素

導致工作效率低,造成“職場拖延症”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有以下三個:

1、對待工作消極,得過且過

一個對待工作總是消極被動的人,很容易造成懶散,拖拉,甚至於頹廢,整天無精打采,得過且過。對待工作總是採取拖的方式,能拖多久算多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對工作毫無激情;接到工作任務總是感到反感甚至厭惡,不到最後時刻絕不動手,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形成典型的“職場拖延症”。

當老闆向你提出了苛刻的工作期限時,請先接受下來,不要反駁和抱怨,並且認真思考完再去做,遇到困難時再找老闆要求協調解決。要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如果你站在老闆的位置高度,也是會希望和要求自己的員工能像自己一樣,把公司當成自己的事業,努力、勤奮、積極主動地工作,把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

如果你渴望成功,希望自己成為未來的老闆,那麼就要以老闆的苛刻工作期限,來給自己制定一個更加苛刻的工作期限!

工作繁忙,卻效率低下,“四養成,一提高”化解“職場拖延症”!

工作消極,無精打采

2、性格膽小怕事,缺乏自信

性格膽小的人,往往在工作中對自己缺乏足夠的信心,小心謹慎,總是擔心出錯,顧慮太多,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生怕自己的工作不被領導認可。在因拖拉未能及時完成工作,而被同事或領導催促時,就容易出現慌亂,小心奕奕,心裡更加害怕出錯,而越是擔心出錯,就越是容易出錯。於是就產生了職場逃避心理,工作效率就越低,導致“職場拖延症”更加的嚴重。

3、工作沒有計劃,充當“消防員”

職場中,工作沒有計劃,分不清主次,往往這件事情還沒完成,又去趕著做另一件急事,充當“消防員”,結果沒有一件事情完成的好。每天被瑣事佔去了大量的工作時間,導致重要的工作失去了關注和解決的時間,必須完成的工作沒有按期完成,這也是造成“職場拖延症”的一個重要因素。

小結:對待工作消極,得過且過,容易造成懶散,拖拉,甚至於頹廢,整天無精打采,工作無激情,甚至反感厭惡。性格膽小怕事,缺乏自信,擔心出錯,缺乏信心,顧慮太多。工作沒有計劃,分不清主次,充當“消防員”。這些是導致“職場拖延症”的主要因素。

工作繁忙,卻效率低下,“四養成,一提高”化解“職場拖延症”!

工作無激情,上班玩手機

三、如何化解“職場拖延症”,提高工作效率

“職場拖延症”主要是工作方法不正確與個人的工作不良習慣所致,化解“職場拖延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養成,一提高”:

工作繁忙,卻效率低下,“四養成,一提高”化解“職場拖延症”!

共同探討,提高效率


1、養成每天“工作寫真”習慣,做到“日事日畢”

“工作寫真”就是反映自己工作的一個真實寫照,就是對工作存在的問題、取得的成效以及時間管理等的回顧和總結。每天下班前或晚上,“回放”總結回憶一下當天的工作完成情況,養成每天“工作寫真”的好習慣,做到“日事日畢”,提高工作效率,逐步擺脫“職場拖延症”。

2、養成PDCA閉環管理習慣,強化過程自我監督

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糾正)的第一個字母。美國戴明博士的戴明環理論,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週而復始地運轉的。

根據PDCA閉環管理理論,可以把需要完成的工作列出月、周和日計劃,每天按日工作計劃去執行,每天下班前或晚上檢查日工作計劃完成情況,未完成的儘可能加班完成,確實當日無法按期完成的,要補充到次日的工作計劃中,並在次日一併完成。

只要堅持養成按照PDCA閉環管理的習慣,並強化這個過程的自我監督,就完全可以改變和解決“職場拖延症”的不良習慣。

3、養成“要事優先”習慣,學會“時間管理”

對於如何判斷一項工作是否值得繼續投入,德魯克提供了一個經典的提問:“如果我們還沒有進行這項工作,現在應不應該開始?”。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這項工作就不能放在優先的位置。

前通用電氣CEO傑克·韋爾奇著名的“數一數二”戰略,就是受此啟發而來。傑克·韋爾奇剛剛接任通用電氣CEO時為公司業務臃腫而低效苦惱不已,但不知如何取捨,便向德魯克尋求諮詢建議。德魯克問傑克·韋爾奇:“如果現在讓你投資這項業務,你是否願意?”,當然時過境遷,很多業務是不會再重新投資的。結果韋爾奇就把不願意繼續投資的業務果斷放棄,只專注於在各自領域裡“數一數二”的業務,成就了通用電氣的輝煌。


學會時間管理,把所有工作按急並重要、重要但不急、急但不重要、不急也不重要四類進行歸類,按照“要事優先”的習慣依次完成。你發每封電子郵件時不一定要字斟句酌,但呈交老闆的工作計劃書就要周密詳細了。

把大任務分成小任務,檢查當天工作任務完成的情況,分析一下哪些是該完成而未完成的?哪些瑣事佔去了大量的工作時間?學會時間管理,在今後的工作中,對瑣事佔用的工作時間就要有意識地縮短,把有限的工作時間花在急、重的工作上,養成“要事優先”的習慣,逐步培養自己做到“日事日畢”,克服和解決“職場拖延症”。

4、養成“看板管理”習慣,將工作置於大家監督之下,借外力督促自己工作主動性

看板管理是一種管理工具,用“眼睛來管理、用數據和事實來說話”。學會駕馭工作的主動性,避免成為“救火隊”和“消防員”,養成“看板管理”習慣,把月、周和日的工作計劃公佈在部門工作群中或在公告欄中,將工作置於大家的監督之下,藉助外力督促自己工作的主動性。今天的事,應該在今天做完,千萬不要拖延到明天。在拖延中你所耗去的時間和精力足夠讓你把那件事做好,拖延是事業成功的大敵。喜歡拖延的人總是有很多借口:工作無聊、辛苦、環境不好、老闆的計劃不合理等等。其實這些沒有什麼不能克服,重要的是要學會駕馭工作,不能把“救火”和 “消防”當作拖延工作的藉口。能做到既“滅”了“火”又不拖延正常的工作,才是真正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繁忙,卻效率低下,“四養成,一提高”化解“職場拖延症”!

看板管理

5、提高工作技能,熟悉業務流程與技巧

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俗話說“熟能生巧”說的就是技術熟練了,自然工作效率就提高了,就是這個道理。同樣一篇文章,一個人打字速度快,可能不要半小時就打完了。而打字速度慢的人,可能半天還打不完,更別說排版了。業務流程也是一樣,我們經常去銀行或稅務大廳辦事,如果你遇到一個業務相當熟練的工作人員,他(她)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幫你完成你需要辦理的業務;而如果你遇到的是一個對業務不熟練的工作人員,那你在辦理業務時,就需要有很好的耐心,去等待他(她)花很長的時間來辦理你的業務。

案例:大劉是我見過的最愜意的寫作高手。在我們還用小鹿亂撞這樣的詞語在文字上混飯吃的時候,他已經頂著高級編輯的光環出入各式各樣高大上的場合了。採訪、寫作、排版,所有在我們看來如同喜馬拉雅般讓人難以逾越的高峰,在他那裡都如履平地。文字這個行業,他像是一匹脫韁的野馬。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支撐著丫平步青雲的東西是才華和天分,每次聽到這傢伙升職加薪拿獎,我都能在心裡安慰自己,這特麼的是基因差異導致的智商差異,最後進一步導致他才華橫豎都溢,而我只能偶爾才華側漏。

……

直到有一天,我和大劉還有編輯部的幾個同事一起在簋街喝啤酒擼串,酒過三巡,突然大劉的手機響了,原來是編輯部那邊出了問題,稿子被斃,臨時換稿!編輯部的幾個人頓時蒙圈了,這特麼的大半夜的也沒有存稿,第二天就要發稿,如何是好?大劉愣了一會兒,說,我來現寫!只見這廝從包裡掏出筆記本,翻著白眼問:

“誰有耳機?”

有有有,我們趕緊送上耳機

“誰有手機?”

“哦,我自己有。”

大劉給掏出手機給自己定了幾個鬧鈴,每隔半小時響一次,做完這一切,他惡狠狠地對我們說,都不要給我說話,看著就好!看著大劉大義凌然的樣子,我們肅然起敬。於是就在這個燒烤店的大圓桌上,我們親眼見證了大劉那高效而優雅的工作方式。在整個過程中,大劉是完全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時而皺眉思索,時而運指如飛。每隔半個小時鬧鐘響起,他就合上電腦,和我們說話聊天,五分鐘之後,他又進入忘我的工作狀態。

就這樣在我們崇拜的目光中,大劉用了一個半小時寫好了新的稿子,用詞精準,編排精美。

從上面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職場人的工作技能優劣與否,業務熟練程度與否,掌握的工作技巧等對工作效率的影響相當之大!因此,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熟悉自己的業務工作流程,熟練掌握操作技巧,是解決“職場拖延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工作繁忙,卻效率低下,“四養成,一提高”化解“職場拖延症”!

提高你的技能


小結解決“職場拖延症”的關鍵,是養成每天“工作寫真”的好習慣,做到“日事日畢”,提高工作效率,逐步擺脫“職場拖延症”;二是根據PDCA閉環管理理論,可以把需要完成的工作列出月、周和日計劃,每天按日工作計劃去執行,強化這個過程的自我監督;三是學會時間管理,把所有工作按急並重要、重要但不急、急但不重發、不急也不重發四類進行歸類,按照“要事優先”的習慣依次完成;四是養成“看板管理”習慣,學會駕馭工作的主動性,避免成為“救火隊”和“消防員,把工作計劃公佈在部門工作群中,將工作置於大家的監督之下,藉助外力督促自己工作的主動性;五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技術熟練了就“熟能生巧”,自然工作效率就提高了,這也是解決“職場拖延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工作繁忙,卻效率低下,“四養成,一提高”化解“職場拖延症”!

團隊合作,共同提高效率

結語:“職場拖延症”既影響企業的整體工作效率,也影響部門的工作效率。同時,又影響個人在老闆心目中的地位,影響個人的職業升遷和職業前途。造成“職場拖延症”的主要因素,一是對待工作消極,得過且過,懶散,拖拉,甚至於頹廢,整天無精打采。二是性格膽小怕事,缺乏自信,在工作中總是擔心出錯,對自己缺乏足夠的信心,顧慮太多,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生怕自己的工作不被領導認可。三是工作沒有計劃,充當“消防員”,工作沒有計劃,分不清主次。

有效解決“職場拖延症”的關鍵,要做到“四養成,一提高”,即:養成每天“工作寫真”的好習慣,做到“日事日畢”;養成PDCA閉環管理習慣,強化過程的自我監督;養成“要事優先”的習慣,學會時間管理;養成“看板管理”習慣,學會駕馭工作的主動性,將工作置於大家的監督之下,藉助外力督促自己工作的主動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技術熟練了就“熟能生巧”,自然工作效率就提高了,這也是解決“職場拖延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總之,不把 “救火”和“消防”當作拖延工作的藉口。

我是【悠閒職說】,職場領域優質創作者、行政與人力資源資深職場大叔!希望把自己的職場經驗與您分享,歡迎關注我,與您共同交流、探討、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