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蝗蟲,自帶“喪屍化”天賦,天時地利人和造就千億大爆發!

  2020年,地球註定不平凡。自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非洲東部發生了近幾十年來最恐怖的蝗災,對非洲地區的糧食安全造成前所未見的威脅。部分地區,蝗蟲所到之處、莊稼顆粒無收。據《每日快報》日前報道,

非洲近日來爆發了第二波蝗災,而且蝗蟲規模是上一波的20倍!

沙漠蝗蟲,自帶“喪屍化”天賦,天時地利人和造就千億大爆發!


沙漠蝗蟲,自帶“喪屍化”天賦,天時地利人和造就千億大爆發!

  據悉,新一波的蝗蟲群再次在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南部與索馬里形成。目前烏干達、南蘇丹都是災區,另外吉布地、厄利垂亞、坦桑尼亞、剛果也發現蝗群蹤跡。根據聯合國氣候預測與應用中心(CPAC)的衛星分析專家姆瓦吉(Kenneth Mwangi)表示:“這一波蝗災包括大量剛長成的蝗蟲,比成蟲吃得更多、更兇,最主要的是規模是此前的20倍。”ps:上次報道肯尼亞有3600億隻蝗蟲過境。

  另外聯合國糧農總署(FAO)表示,若不能馬上消滅蝗災,或在6-7月份,非洲將會爆發第三波蝗災。

蝗蟲中的狠角色,一小群一天就能吃掉3.5萬人的一天口糧!

  沙漠蝗蟲(Schistocerca gregaria),也叫沙漠蝗,主要生活在非洲、亞洲和中東地區等60多個國家乾旱的沙漠地區。體長約3到6釐米(一根手指的長度),體重大約為2克。單個蝗蟲群可以包含數十億隻蝗蟲,每天隨風移動100-150公里。

沙漠蝗蟲,自帶“喪屍化”天賦,天時地利人和造就千億大爆發!

  沙漠蝗蟲是草食性的,幾乎以農作物、牧場和森林所覆蓋的任何綠色為食。一隻成年蝗蟲每天吃掉大約2-3克體重的食物。每隻成年雌性在三個月內可產下500顆卵,每年至少生下2到5代蝗蟲,繁殖的速度可謂是幾何級別。根據FAO數據,一平方公里的蝗群可以容納多達8000萬蝗蟲,它們每天可吞掉100-160噸植被。據說,僅一小群(40萬)的蝗群24小時就能吃掉3.5萬人一天的口糧。

這次蝗災到底是怎麼爆發的呢?天時地利人和!

  凡事都有個究根結底,這次的蝗災是怎麼爆發的呢?很多網友看到媒體報道非洲爆發蝗災,之後蝗群湧入印度,都誤以為這次蝗災爆發的起點是在非洲。

沙漠蝗蟲,自帶“喪屍化”天賦,天時地利人和造就千億大爆發!

  其實不是!根據《Nature》的一篇報告,肆虐非洲的蝗災還得從2018年5月開始說起。當時有一場颶風突襲了阿曼、也門和沙特阿拉伯等幾個國家,帶來了大量降雨。阿拉伯國家是熱帶沙漠氣候,那裡的植被(灌木叢)就是有水了就長一下,持續乾旱後大部分植被就枯死。

  本來就埋在沙漠裡的蝗蟲卵受降雨因素開始紛紛孵化,出生就趕在灌木蓬勃生長期,瘋狂進食。在6個月的時間裡,沙漠的蝗蟲數量暴漲了400倍。按照以往天氣,該地區會持續乾旱,然後蝗蟲吃完灌木,數量下降,隨之進入下一個輪迴。

沙漠蝗蟲,自帶“喪屍化”天賦,天時地利人和造就千億大爆發!

  沒想在2018年10月份,該地區再次遭遇一場颶風洗禮,同樣帶來了雨水,植被又是一輪生長。因此沙漠蝗的命續上,使命使然,它們又瘋狂地繁殖了。

  到了2019年3月份,沙漠蝗的數量增加了8000倍。當地植物被吃得一乾二淨,於是蝗群開始遷徙。根據路線顯示,有一部分蝗蟲先是跨越波斯灣,抵達伊朗南部,隨後進入印度和巴基斯坦。另外一部分蝗蟲則順著夏季季風,南下到達了也門。由於當時也門內戰,沒有人噴農藥,因此蝗群得到了大軍休整的機會。在也門安全度過一個月,蝗蟲群又順風跨越了紅海,抵達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這就是這次蝗災爆發的全部歷程,耗時大約2年,起點是在阿拉伯半島

  而2019年12月,非洲遭到氣旋橫掃,又帶來了大量降雨。可想而知,蝗群彷彿再次吞食了仙丹一樣,再次壯大,至今依然肆虐著整個非洲東部。

蝗群壯大的一大絕技:喪屍化!

  昆蟲都有個最明顯的特徵——相位多態性(phase polyphenism)。簡單說,分兩種形態。一般情況下,單個蝗蟲都是散居型的,自帶“宅”屬性的、恐社交。如果一個地區蝗蟲數量不多的時候,大家就會安安靜靜各吃各的。

沙漠蝗蟲,自帶“喪屍化”天賦,天時地利人和造就千億大爆發!

  但如果食物減少,蝗蟲便集體朝著有食物的地方聚集。當蝗蟲群密度變得大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很容易“

擦腿走火”了。

沙漠蝗蟲,自帶“喪屍化”天賦,天時地利人和造就千億大爆發!

  如果蝗蟲被頻繁摩擦後腿(只有後腿),大腦就會分泌一種叫“5-羥色胺”之類的信息素,這時蝗蟲就由散居型變為群居型。這個狀態下的蝗蟲性格大變,變得非常的狂暴,體色也相應轉變,同時也變得更加能吃、更加能飛,且卵的質量更高。這情形跟恐怖電影裡的感染病毒“喪屍化”有點像。所以蝗群一路遷徙,一路繁殖,一路吃過去……

鴨子可以對付沙漠蝗麼?

  前些日子有個熱搜說浙江派10萬隻鴨子援助老鐵,其實這方法對一般的、早期的蝗災可行,面對這種漫天飛舞的蝗群,簡直是不自量力呀。一個因素是蝗群順風移動,移動速度快。另一個則是沙漠蝗的自保絕招,變身後的沙漠蝗吃掉含有“天仙胺”成分的植物。這種成分是有毒的,專門用來對付天敵的。鳥聞到就不愛吃,硬要吃的話,可能不會死,但絕對不好受。所以用鴨子來治理沙漠蝗不現實。

沙漠蝗蟲,自帶“喪屍化”天賦,天時地利人和造就千億大爆發!

寫在最後:

  很多網友都調侃它不敢來天朝,因為我們有吃貨屬性。其實不需要我們吃貨出動,人家外國人早就吃了。並且聯合國蝗蟲專家約翰·巴哈納(John Bahana)表示,沙漠蝗可以食用,蛋白質豐富且低脂,不過吃的話,有可能引起便秘……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