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4000位猶太后裔,申請回歸以色列被拒,還要爭取成為少數民族

提起猶太人,大家心裡肯定會浮現精英、聰明、會經商,這幾個關鍵詞。在今天,絕大部分猶太人都可以被稱為社會精英,可即便如此,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前,猶太民族都被稱為"流浪的民族"。溯本清源,縱觀猶太民族歷史,雖然他們十分擅長攫取財富,可其卻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和國家。除了共同的信仰和文化之外,猶太人在建國之前,一直被視作生活在其他國家的吸血鬼,一直被當作異邦人來看待。有句古話叫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在西方國家的統治者看來也是如此。所以,在歷史上大多數時候,猶太人都是被排斥、被驅逐的對象。

河南4000位猶太后裔,申請回歸以色列被拒,還要爭取成為少數民族

或許正是這個原因,在二戰期間,猶太人才首當其衝,慘遭納粹的迫害,無數猶太人為了活命不得不不斷遷徙。可即便是在五次大規模的移民之後,仍有數百萬之中的猶太人,殞命於戰爭之下。

河南4000位猶太后裔,申請回歸以色列被拒,還要爭取成為少數民族

猶太民族雖然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但五次大規模的移民也為戰爭之後的民族復興,埋下伏筆。據有關部門統計,如今世界上猶太人總數大約在1400萬,而其中在以色列定居的有630萬人,在美國定居的有570萬人,餘下的猶太人分別分佈在世界各地。即便是四散開來,但猶太人在文化認同和共同信仰這方面可謂是高度統一的。現在,除了居住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猶太人在語言上被同化外,其餘的猶太人仍舊堅持使用本民族的文字,堅持本民族的信仰。

河南4000位猶太后裔,申請回歸以色列被拒,還要爭取成為少數民族

猶太人不僅只是生活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在我國境內,也有猶太人活躍的身影。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我國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接受猶太移民的國家之一。最早在漢代,我國的歷史文獻就有了關於猶太人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並定居的記載。而那時,猶太人被稱為"竹忽"人,甚至是大名鼎鼎的馬可波羅,都在其遊記中提到了猶太人在中國的事情。

河南4000位猶太后裔,申請回歸以色列被拒,還要爭取成為少數民族

不僅如此,在二戰期間,我國也是最早接受猶太人政治避難的國家之一,那時我國接受的猶太難民,相當於澳大利亞、印度、南非和新西蘭的總數之和。當然 ,猶太人也為我國的抗戰事業提供了幫助。但其卻在戰爭後期,對我國政府要求買下東北,做建國之用。不得不說,猶太人真的是天生精明,去別人家做客,都想著要帶點東西再離開。

河南4000位猶太后裔,申請回歸以色列被拒,還要爭取成為少數民族

從漢至宋再到清朝,猶太人在我國一直擁有相對隔離的社群群體,而其中最出名的一支,當屬開封猶太人。根據遺留的歷史文獻,開封猶太人可能在宋朝時就已定居我國,文獻記載:

"歸我華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目前在開封的猶太人有八家七姓,大概200多人,而整個河南省,大約有4000位猶太人。這4000餘猶太人,也希望能成為我國第57個少數民族,不過雖然這4000餘人一直有成為少數民族的願望,但或許正是因為在我國的猶太人已經充分漢化,所以在我國猶太人並不是一個單獨的民族,我國也沒有猶太族這個概念。這些人的民族也就大多被歸為漢族,只有少部分因為宗教信仰被劃定為回族。

但隨著近些年以色列的不斷髮展,以及以色列呼籲猶太人返回自己的國家,不少我國猶太人也有了恢復猶太人身份,移民以色列的想法。因此,他們也在積極運作希望能夠移民以色列。

河南4000位猶太后裔,申請回歸以色列被拒,還要爭取成為少數民族

但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雖然以色列政府呼籲猶太人移民以色列,但他們的移民條件相當苛刻,並不是說,有了猶太族這個身份,就可以移民以色列了,更何況是這些在我國時日彌久的這4000餘人。要知道,在前幾年,以色列也是隻同意了五位女士的移民申請,而這更多的也是因為在猶太民族的文化中,非常強調母系文化的緣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