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屏“大女主”,熱愛爽劇因活得不爽:心理學談女性如何自我打造

這幾年流行大女主劇,所謂大女主戲,就是女主一番C位,所有劇情都圍繞女主展開,女主打怪升級,女主被愛加持,霸道總裁、深情初戀、人生至愛,各式男色如五顏六色的繽紛奶油,裝點著女主的感情糖霜蛋糕。最終,女主自帶開掛程序,成為人生贏家,在眾人的仰望下,體驗著巔峰寂寞。

滿屏“大女主”,熱愛爽劇因活得不爽:心理學談女性如何自我打造

每一部大火的劇都會有當下社會意識形態的投射與社會問題的折射。而電視劇的受眾主體一直都以女性為主,得觀眾者得天下,作為劇集市場的主力買單者,市場一定會盡力迎合消費主體的需求。

大數據時代,數據能說明很多問題。今年正值疫情,情況特殊,所以在此援以2019年雲合數據發佈的受眾畫像分析為例:從年齡分佈上看,電視劇和網絡劇的女性觀眾平均年齡為37.2歲和35.5歲。從中不難看出,80後中青年女性已經代替我們刻板印象中的大媽,成為“煲劇”的主力軍。

當代女青年的需求是什麼?是理想,本質上女青年們希望和男人一樣,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擁有多重社會角色,而不是單純侷限於家庭角色中。當代女青年迫切希望可以站在自己人生舞臺的c位,而不是僅僅成為男性人生故事中的配角

滿屏“大女主”,熱愛爽劇因活得不爽:心理學談女性如何自我打造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奶茶妹妹章澤天了。2015年嫁給“鑽石王老五”劉強東成為劉太太,全網都是她一臉崇拜目光望著先生的照片,毫無疑問,奶茶妹妹那時拿的絕對是“大女主”的人生劇本。

無奈“成也蕭何,敗也蕭何”,2018年劉先生的“出軌門”將她又一次推到風口浪尖,這一次卻是緋聞劇本,社交媒體眾說紛紜,萬達王公子甚至戲稱她“奶茶變抹茶”。令人敬佩的是,小小年紀章澤天的應對方式卻十分成熟:有力道,摘掉婚介,轉讓股權,賣掉房產;有韜略,赴劍橋繼續學業,提升自己,不沉溺痛哭,一套行雲流水的組合拳下來,“大女人”範兒十足。

不同於小女人的哭天搶地,滿腹怨氣,昏招不斷的給看客添加談資。結束,放下,再出發,甚至還發朋友圈自嘲自己“傻b了”,奶茶妹妹真的讓人心生敬佩。最起碼她突破了名流太太“忍氣吞聲”的慣常打法,敢於面對真實的自我和生活,翻身仗打得真是漂亮!

滿屏“大女主”,熱愛爽劇因活得不爽:心理學談女性如何自我打造

當代女青年喜歡看“大女主劇”的心理原因是什麼?以及我們怎麼像奶茶妹妹一樣,從被動地看“大女主劇”到成長為真正強大的“大女人”就是今天想和大家探討的話題。

大女主戲流行的心理解釋

  • 代償作用

大女主戲的橫空出世,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中青年女性的精神需求,是一種親密關係的心理代償。心理代償,簡單來說就是人的某些需求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得到滿足,因而通過其它方式來得以滿足

30+這個年齡段的女性都是我的同齡人,大部分都已成家立業,孩子上小學,父母已退休,和先生同在圍城,情話早已不說了,夫妻兩人長時間談話內容有二——一是孩子問題,二是大類資金支出,其中還難免夾雜些爭吵和妥協,但這就是生活。

如錢鍾書和楊絳先生這種一輩子都有說不盡話的婚姻實屬罕見,大部分夫妻都是相愛平淡的過日子,兩人能聊得都已聊遍,老夫老妻親親我我也稍顯肉麻,出軌對於普通人風險成本又太高。代入到劇中人物身上,治癒一下平淡生活的情感空虛,不啻為一種成本極低的“精神冒險”。

  • 移情和解壓作用

所謂移情,就是把對重要人物的情感、衝動、願望轉移到別的人物身上的現象,整個精神分析的諮詢過程其實都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涉及移情和反移情的活動。移情會產生我們通常所說的“代入感”

《臥虎藏龍》甫一開場,玉嬌龍狀似天真的問俞秀蓮,“江湖好玩嗎?”

俞秀蓮在几案旁正襟危坐,微笑著答覆千金大小姐:“洗不上澡,蝨子臭蟲咬的睡不著覺,你說好不好玩?”

玉嬌龍白日一派天真無邪,暗夜緇衣闖蕩江湖,和小虎策馬比肩,和慕白竹林對峙,明晃晃的青春情慾和暗嗖嗖的成熟試探,歷盡千帆的君子劍險些敗在初出茅廬的女飛賊手下。

滿屏“大女主”,熱愛爽劇因活得不爽:心理學談女性如何自我打造

李安在《臥虎藏龍》的首映禮上說: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玉嬌龍。對於他來說,玉嬌龍是他當時創作作品的內驅力。於看作品的觀眾,玉嬌龍則是另一種人生,這種人生裡有現實生活中沒有的並肩策馬,肆意熱辣

精彩的生活誰不想要的呢?但是也要承認“無限月色在險峰”,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雖然渴望精彩紛呈的生活,卻無力承受跌宕起伏的危險和痛苦,我們需要安全和穩定。所以我們才需要藉著影視劇編織夢想,宣洩渴望,也緩解現實生活和工作中積攢的壓力。

如何從被動觀看,成長為真正“大女人”?

大女主逆襲之所以會火,跟當代女性自我意識發展是分不開的,女性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才會有資本投其所好,製作相關的影視作品,這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自我防禦中有一個概念“反向形成”,就是把無意識中不能被接受的慾望和衝動轉化為意識之中相反的行為。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孩子拿了桌子上的蘋果,當媽媽詢問蘋果的下路時,馬上高聲說“我沒拿”,這就是一種反向形成。

由此推理,大女主“爽”劇流行,正是因為時下中青年女性生活的不夠“爽”的“反向形成”

滿屏“大女主”,熱愛爽劇因活得不爽:心理學談女性如何自我打造

爽劇都要披上古裝的外衣,在封建制的森嚴等級下輪番上演困獸之鬥的戲碼。魏瓔珞不用像甄嬛一樣從“傻白甜”慢慢覺醒,但是不搭上乾隆,她能為皇后報仇嗎?國產影視劇中,女人的意象永遠是藤,怎麼也繞不開男人這棵樹。

現實生活中,在諮詢室中為親密關係痛苦的女來訪也遠遠超過男來訪。女性的成長,尤其是親密關係離不開男人的陪伴,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要學會自我成長和完善,女人無論是“小”還是“大”都需要學習。

  • 學習當自己的“靈魂伴侶”

很多來訪,尤其是比較看重感情的女來訪,總是會陷入這樣的一個循環:先是理想化身邊的男性客體,將其視為靈魂伴侶;繼而在某一刻經受失望後,再否定自己對男性客體的理想預設。

我的一位女來訪也是這樣的行為模式,在一次她傾訴過後,我當時突發奇想請這位美麗來訪,掏出隨身攜帶的化妝鏡,照一下鏡子。我跟她說,

真正的“靈魂伴侶”,從來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沒有人比我們更瞭解自己,也沒有人比我們自身更矛盾對立,更形影相隨。與其滿世界找“靈魂”,不如先學習做一個有穩定自我靈魂的人。

當我們比較能夠不再受情緒困擾,並有能力給出愛時,根據“同類產生原則”,我們也容易遇到一個情緒穩定,有能力輸出愛的伴侶。

  • 增強心理韌性,不被情緒消耗,懷揣情懷,綻放生命

何謂心理韌性?心理韌性是面對嚴重威脅,個體的適應與發展仍然良好,表現出一系列能力和特徵,能迅速恢復和成功應對的過程。是個體能夠承受高水平的破壞性變化並同時表現出儘可能少的不良行為的能力;是個體從消極經歷中恢復過來,並且靈活地適應外界多變環境的能力。

相比較男性,女性更容易被情緒消耗。我見過很多年輕時才氣逼人、靈動活潑的女人,被現實生活磨滅了所有的情懷和熱情。三十幾歲的好年華,周身卻圍繞著生活不如意造就的“怨”的磁場,言語刻薄,神情犀利,好似周圍每個人都欠她錢的模樣。身為同性,我真的理解被男人傷害後的痛苦,中年職場的性別瓶頸,現實生活的一地雞毛,但這些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學習放下,結束,再出發才最重要。

我也見過很多真正經受過苦難的女人,她們經歷過更不幸、匪夷所思的生活事件,但仍懷揣情懷度日,按四時節氣精心準備相應食物,夜晚伴著一隻小燈靜心讀書,春日詩意下江南,冬日宅家烹香茶。將痛苦和無情小心收納,在清醒和覺察中保持著自己的柔軟,這樣的女人是讓人尊重的,她們身上有相比時下流行的“少女臉”、“無齡美”更高階的美麗——強大的心理韌性、真正的生命力和揹負苦難前進的輕盈。

  • 像匠人一樣學門手藝

女人由於哺育孩子,神經敏感,天生容易受到情緒困擾。有的時候,痛苦的感覺會控制住我們,我們甚至不知道這種情緒從哪裡來,情緒和情感被掩藏得越深,就越遠離我們的意識,所以很多來訪第一次來諮詢時,並不能清楚地表達什麼。

對大多數國人來說,用言語來表達感情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我們有雙手,手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替代言語聯繫我們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

雖然我從事心理工作,但我卻從來沒有直接跟周圍的親戚朋友提出讓她們做心理諮詢。在她們生活遇到困境和痛苦時,我最常給出的建議是——用自己的雙手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滿屏“大女主”,熱愛爽劇因活得不爽:心理學談女性如何自我打造

手是一種很特別的存在,通過手這個載體和媒介,我們是可以獲得某些內在能量的。不要小瞧繪畫,手工,做蛋糕,這些都是創造活動,創造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從來不難,只要你願意持續投入精力就可以抵達。

創造之所以具有治癒力,是因為創造有步驟和程序。步驟和程序能給自我帶來秩序感,而秩序和規則是能夠引導人成長和迴歸正常生活的積極力量,這也是沙盤遊戲能夠通過雙手達到人格成長和創傷修復的原因。

所謂大女主的“大”,在當代社會,已不是站在多麼完美強大的男人旁邊,被其拱手河山討歡心,而是自身強大到有能力披荊斬棘,有能力摔倒在泥濘後堅強爬起,並始終努力行進在打造完美的自己的路上。與各位女讀者共勉,願我們都成為大女人!


你認為如何才能變為“大女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