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差2分落榜清华,母亲不信去查试卷,看见试卷后母亲陷入沉思

提起林徽因,中国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像金岳霖曾这样评借林徽因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她与梁思成可谓是一对才子佳人,两人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及保护了无数即将消失的故土遗迹,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失。

高考差2分落榜清华,母亲不信去查试卷,看见试卷后母亲陷入沉思

这两人都曾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但是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高考时却少2分落榜清华,母亲林徽因十分震惊,她不敢重查试卷,结果卷上的11字令她清醒

梁从诫:遵循父母命,建筑与为伴

在1932年,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第一个儿子在北京呱呱坠地,夫妻两人欣喜若狂,给儿子起名为梁从诫,希望儿子能继承他们的志愿。

于是,梁从诫自幼时起便受到父母的循循善诱,林徽因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继承自己与丈夫的事业,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梁从诫儿时的玩具并非寻常小儿所玩之事物,而是被父母教导用泥土捏出一座宏伟高昂的建筑;梁从诫从小接触的第一本书也并非普普通通

的童话书,而是一本有关于建筑的话本。

高考差2分落榜清华,母亲不信去查试卷,看见试卷后母亲陷入沉思

但是,梁从诫对建筑并无好感,甚至怀有一股淡淡的厌恶之情。但是,梁从诫从小便亲眼目睹了父母为了中国的建筑事业而四处奔波,不惜费尽心思为此操劳,年纪轻轻便早生华发

而现在时态紊乱,战火纷飞,父母为了四处躲避敌人而不得不四处躲藏,辗转各地,梁从诫不希望父母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心生悲痛,况且那个时代的主流观点便是“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梁从诫选择将自己的心思隐藏起来,强迫自己表现得对建筑百般喜爱。

梁从诫进入小学后,由于父母皆是鼎鼎大名的建筑学家,而母亲林徽因更是赫赫有名的作家,周围的同学们都

毋庸置疑地认为梁从诫肯定会子从父业,成为一名名流青史的建筑学家,甚至连老师们都如此相信。

梁从诫不得不强忍住内心的不悦,一边与同学谈天说地,一边独自忍受内心的煎熬。

自从梁从诫进入高中以来,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加大了对于梁从诫建筑方面的兴趣培养,他们希望成绩优秀的儿子能够与父亲梁思成一样,进入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就读,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记录。

高考差2分落榜清华,母亲不信去查试卷,看见试卷后母亲陷入沉思

但是林徽因忧心忡忡地发现儿子梁从诫似乎对于建筑学并不十分上心,在阅读相关书籍的时候,梁从诫一改平时认真仔细、孜孜不倦地读书模样,反而哈欠连天,十分不耐的样子。

但是每当林徽因问起梁从诫是否是讨厌建筑学时,梁从诫便会急忙否认,并且十分坚定地表达自己对于建筑学的热爱之情,这才让林徽因放下心来,安心照顾儿子,陪伴他一起准备高考。

殊不知,梁从诫已经下定了决心,他决心跟随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父母的期望。

梁从诫:高考仅差两分,落榜清华

在1950年,这一年,梁从诫参加了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称的高考,比起其他家长的紧张不安,林徽因与梁思成表现得

泰然处之,因为他们坚信平时一向名列前茅的儿子绝不会让自己失望。

然而,当成绩出来之后,却让众人大吃一惊。原来,当年梁从诫的高考成绩仅差两分,便落榜于清华。众人纷纷面面相觑,难以置信,尤其是林徽因。她怎么也无法相信平时一向脱颖而出的儿子为何会落榜。

这个不可置否的事实着实困扰了林徽因很长一段时间,让她在夜里辗转反侧,怎么也不得安眠。她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儿子会粗心大意,于是,这让林徽因断定必然是试卷改错了。

高考差2分落榜清华,母亲不信去查试卷,看见试卷后母亲陷入沉思

莫瞧林徽因平时温柔婉转,但是这位女子在某些方面上格外较真,尤其是在关乎自己血亲的情况下。

林徽因无法忍受儿子因为他人的粗心大意而导致高考落榜,这关乎于自己的原则性问题。

林徽因决心为儿子讨回公道,她当机立断地奔向儿子的学校,恳求老师能否让自己查阅试卷,检查是否存在误差。

老师心想林徽因身为家喻户晓的名人,而自己同样尊重这位为了中国操劳一生的伟大女性,便同意这位不甘心的母亲重新检查试卷

然而,林徽因不仅没有发现试卷上存在错误,反而看见儿子卷子上白纸黑字地写下了十一个大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这让林徽因大吃一惊,在林徽因心中,儿子一直对建筑学充满热爱,为何会写下如此话语。

直到林徽因回到家中,与儿子坐膝长谈,这才清醒过来。原来儿子梁从诫自孩童起便不喜建筑,他所展现出来的笑容皆是强颜欢笑。林徽因这才对儿子深入了解

若是一般的传统封建家长,必定会对儿子非打即骂,但是林徽因与梁思成两夫妇皆是思想先进之人,他们奉信尊重孩子的决定,让儿子跟随自己的爱好。若是没有兴趣,强逼儿子学习建筑只能落得两败俱伤

高考差2分落榜清华,母亲不信去查试卷,看见试卷后母亲陷入沉思

现在的许多父母依旧表现得狂妄自大,他们认为孩子的一切皆是属于父母,必须对父母言听计从,孩子的一切思想皆由父母所掌控。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父母在等待儿女的一句感谢,而儿女永远在等待父母的一句道歉。”

儿女并非父母的所属之物,他们同样具有自己的思想,拥有独立的人格。“愚孝”并不值得我们推崇,父母对待儿女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姿态来对待,孩子们具有自己的思想,拥有着自己的爱好与兴趣,父母对此不应该多加干涉。父母与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便是互相尊重对方的决定,彼此给予对方合适的私人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