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悟名師之道

很多初入教育行業的應屆畢業生或是思維相對固化的教師都深陷於如何調教學生的泥潭中。他們善於品頭論足某個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懶於關注他們的點點滴滴。他們清楚那個學生為何不愛學習,

但對於如何解決根源問題的辦法卻隻字不提。物質社會讓東方教育嚴重褪色,從油畫變成了素描,從素描變為了“速寫”。在這場教育快餐運動的背後已然找不到“育”字的身影。

通悟名師之道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我國目前絕大多數的老師卻只把教育的三大部分停留在了授業這個部分。也就是說,只管把知識或技能硬塞給你而從不灌溉你的心靈。剩下的傳道(世間規律)和解惑(做人之道)似乎早已被吃喝玩樂全然稀釋了。敢問,身為教育人,我們的擔當何在?我們的信仰何在?

只教不育已經是擺在眼前的事實,但假如授業(教學)部分也同樣不盡人意時我們的“人民教師”是否會更加尷尬呢?

在多年的師訓歷程中不斷有人問我:“倪老師,為什麼我的課堂總是死氣沉沉,學生都趴在桌上像霜打的茄子,重點知識根本聽不進去,大概能讓他們興奮的也只有那下課的鈴聲了!”

對此我作了深度剖析和解答:“為什麼有些老師總是可以於風輕雲淡之間就能將自己的課堂變得生龍活虎且引人入勝,因為他們掌握了超強感性體驗的核心授課技能。

通悟名師之道

首先,你的專業水準必須達到技驚四座的震撼效果,唯有這樣你的學生才會被你徹底征服。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真正的高手是不會和人過招的,而是隨意比劃幾下對方就已經被震懾了。

同理,所有的名師都不會扯著嗓子大喊再不聽講罰抄十遍!而是於無形之中讓學生不由自主的發問和思考。正所謂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其次,興趣使然。欲使學生熱愛學習必須使其先有興趣,想讓學生充滿動力就得走進他的心裡。不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老師不是好老師,不能牽引學生思路的老師是個書呆子。

沒有人願意換掉自己喜歡的節目,而那些令人極度厭惡的節目人們恨不得讓播放的頻道一同消失。這就是名師拖堂和普通老師拖堂的本質差別。拖堂本無錯,只看誰在拖。

最後,你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你的學生和你只不過是名義上的師生關係而實質上是朋友關係。不要倚老賣老總站在一個高度去俯視別人,世上不存在天生喜歡讓人低看自己的人,試著賞識他們併發自內心的關心他們,給予他們鼓勵和認可,趁著他們還願意叫你一聲老師的時候趕緊想辦法和他們做朋友吧,教學先從交心開始!”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