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伍家臺《一片茶葉與一群名人的故事》茶旅融合大文章

茶,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物資,飽人口福!

旅遊,正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飽人眼福!

茶和旅遊本是二種需求,結合在一起,就是物質的需求加上精神的享受。如果能做到,品上品茶,看絕美風景,就是一種上乘生活的享受。

茶,要上品,旅遊,要美景。茶+旅遊融合在一起,就是一道人生的美品!

湖北宣恩伍家臺,國家4A級景區,是賞得到風景,聞得到茶香,品得到茶韻,看得到鄉愁的景區,是如何做到的呢?

胡福先撰文用故事幫我們解開湖北恩施州宣恩縣伍家臺“茶旅結合”的故事!

湖北宣恩伍家臺《一片茶葉與一群名人的故事》茶旅融合大文章

國家4A級景區恩施州宣恩伍家颱風光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樹本是生於山野的一種普遍植物,因與人結緣,而立即變得有了靈性,有了文化,有了品味。“神農嘗百草,得茶而解之”。自此,茶得以“藥”之名進入人類生活,歷經演易,漸成飲品,不僅成為市井百姓的生活必需,“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更成為文人雅士的風雅韻味,所謂“琴棋書畫詩酒茶”、“ 寒夜客來茶當酒”、“ 賭書消得潑茶香”,可見一斑;更有甚者,造就了一代茶聖陸羽,著成《茶經》,演繹出博大精深、絢麗奪目的茶文化。

故想起,無怪乎古人造字用盡心機,“茶”乃“人在草木中”,體現的不僅是中國古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狀態,更彰顯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我總認為“茶”字是最形象、最生態、最有味道的漢字,細細品來,妙不可言。

而宣恩縣伍家臺的“皇恩寵錫”貢茶,就不僅與芸芸茶客休慼與共,更與一大群名人、偉人息息相關,值得大書特書。

湖北宣恩伍家臺《一片茶葉與一群名人的故事》茶旅融合大文章

恩施州宣恩縣伍家颱風光

伍昌臣天助得神茶。

相傳在清康熙年間,伍氏先祖啟老,從湖南長沙逃荒避難來到恩施山中,得受神靈指引,定居於宣恩縣萬寨鄉的一方寶地,命名伍家臺,這裡地勢高亢,雨量充沛,雲霧繚繞,適於農作。傳至第四代,於清乾隆22年間,產一男名昌臣,長有異相,從小聰穎,經悉心教養,終成大器。少時伍昌臣家境貧寒,想以經濟作物發家,便在屋邊開了幾丘田,種植藍靛出售度日。而此地原是一片櫟樹山,在開墾此地時,細心的昌臣發現,有幾十顆野生茶苗,似為天賜,昌臣如獲至寶,日夜呵護,苦心培育、建成茶園。每至春來,茶樹發芽後,親手採摘,用心培制,做出成茶,獨具特色,味甘湯高,板栗香濃。又更兼善於儲存,至次年飲用,其色香味形依然如初,被贊為“甲子翠綠留乙丑,貢茶一杯香滿堂”,故而遠近馳名。

清道光八年,昌臣老人以70高齡無疾而終,但茶脈永續,英名永存。位於伍家臺的伍昌臣墓,已然列為湖北省級保護文物,當地政府又於近年出資修繕,並增設了祭拜臺,供人瞻仰,旨在讓世人永遠不忘這位“貢茶”的首墾者。

湖北宣恩伍家臺《一片茶葉與一群名人的故事》茶旅融合大文章

國家4A級景區恩施州伍家颱風光

叢府臺邀功獻好茶

至清乾隆年間,恩施宣恩,改土歸流不久,設郡縣以治。乾隆49年,山東永樂舉人劉櫥,為滿洲鑲白旗人,被朝廷委派為宣恩知縣,極喜愛茶,在當地組織“鬥茶”活動,其中宣恩伍家臺茶力挫群雄,脫穎而出。劉知縣為了巴結上司,並將此茶獻給施南知府遷毓,遷知府品位三巡,深感此茶非同一般,並轉動部分給同朝為官的宜昌撫臺叢尹昌。叢大人本是皇上的親信,深知乾隆平生好茶,中年以後更是嗜茶如命,如今地方上出了此等上品,豈不是邀功討寵的絕好機會。於是派出專員,蹲守伍家臺,親自操辦從採到制的全過程,然後將少許特品細細包裝,快馬加鞭送至京城,貢於御案。

湖北宣恩伍家臺《一片茶葉與一群名人的故事》茶旅融合大文章

土家阿妹在採茶

乾隆帝賜匾獎貢茶

乾隆49年清明節間,皇上正在養心殿,叢尹昌急急奏報,獻上當年的“明前茶”,乾隆大喜。先看茶形,只見條索緊細,惹人憐愛;再聞茶香,但覺慄香充盈,誘人舌尖。當即命人沖泡,頭杯茶,湯清色綠,甘醇香郁;二杯茶,綠中途黃,熟慄香郁;三杯茶,湯碧泛青,芳香橫溢。乾隆連飲三杯,龍顏大悅,讚不絕口,並命人筆墨伺候,乘興揮毫,手書“皇恩寵錫”四個大字,製成金匾,派地方官員,敲鑼打鼓送至伍昌臣家中。此後,凡官員至此地,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每逢重大節日,官員們還不遠千里到此朝拜,使得伍昌臣家門庭若市,伍家臺貢茶名揚天下。

湖北宣恩伍家臺《一片茶葉與一群名人的故事》茶旅融合大文章

國家4A級景區恩施州伍家颱風光

大專家聯袂推名茶。

由於伍家臺貢茶內質優秀,外形漂亮,加之歷史悠久,名人盛讚,得到了業內外茶界專家學者的高度讚美。日本友人、著名茶葉專家管村先生,喝了伍家臺貢茶後,給了“味濃、色綠、清香”六個字的評價。中國茶葉研究所資深專家姚國坤和研究員楊鎖森、權啟愛對伍家臺貢茶更是青睞有加,長期關注,三人聯袂題字:“宣恩茶可提神、可清心、利長生、增友情,宣恩貢茶香三杯,味三巡,實屬珍品”。在眾位專家的極力推薦下,伍家臺貢茶已於2008年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09年又獲歐盟有機食品和美國有機食品等認證, 2010年在中國茶業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獎,與7個國家簽定有機茶訂單。“伍家臺貢茶”已成為一張打開國際市場的“國家名片”,現已暢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市場青睞。

湖北宣恩伍家臺《一片茶葉與一群名人的故事》茶旅融合大文章

伍家臺茶仙子也是一道風景

鄭時兵光大茶產業。

鄭時兵是土生土長的宣恩人,愛茶,如痴如醉。從喝茶到種茶,再到賣茶,直到茶旅融合,以茶為生。為此,變賣所有家產,成立了伍家臺昌臣貢茶公司,承包了伍家臺千畝茶園,發動村民,村企共建,以企帶村,大興茶葉,惠及全村,被選為村支部書記,又被推選為湖北省人大代表。

近年以來,鄭時兵更是大膽創新,延伸茶產業鏈,大搞茶旅遊,把全村的茶園當景點建設,把茶區當景區來經營,把茶農當導遊來培訓,把茶事活動當體驗旅遊來推廣,把茶葉產品當成旅遊商品來營銷。“伍家臺的一片茶葉”已種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傳承歷史的“貢茶書院”,已啟動建設。伍家臺茶旅度假小鎮也將開工。鄭時兵又做起了茶旅融合的大生意。既賣茶產品,又賣茶文化;既賣風景,又賣生態,一幅茶旅融合、文旅融合、農旅融合的鄉村畫卷正在潑墨而成。

湖北宣恩伍家臺《一片茶葉與一群名人的故事》茶旅融合大文章

如今,宣恩伍家臺因茶而興、因茶而富,因旅而名、因旅而旺。有詩為證:

(一)

皇恩寵錫名天外,

貢茶出自伍家臺。

雲霧山中承靈露,

紅砂岩裡孕硒胎。

春分冒尖雀舌起,

清明開園迎客來。

一葉神奇動九州,

靈草遍地富萬代。

(二)

皇恩寵錫名天外,

文脈綿延伍家臺。

昌臣名重人去後,

乾隆題匾今猶在。

大為歌聲餘音繞,

尓重詩賦放異彩。

還是宣恩茶好喝,

兩任領袖御口愛。

(三)

皇恩寵錫名天外,

風光無限伍家臺。

十里茶海映雲海,

草木中人最生態。

載歌載舞採葉忙,

且飲且評詩興開。

農旅融合唱大戲,

鄉村更比城鎮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