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縣:落實“四個不摘”確保全面小康

伊川縣2019年5月份脫貧摘帽後,以“四個不摘”為抓手,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把鞏固成果、防止返貧放在重要位置,接續夯實責任、傳導壓力,推動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落地落細,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一、繼續保持攻堅定力,做到摘帽不摘責任

伊川縣委、縣政府一如既往帶頭肩負起“縣抓落實”政治責任,持續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動脫貧攻堅走深走實。黨政正職作為一線總指揮,以上率下,堅持脫貧攻堅戰區體制不動搖,每次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都安排脫貧攻堅議題;堅持把主題教育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著力以主題教育促脫貧攻堅,以脫貧攻堅檢驗主題教育成效;堅持每月至少5天用於脫貧攻堅工作,帶頭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要求。縣紀委監委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決勝年行動,運用四種形態處理53人,黨紀政務處分44人,組織處理8人,留置2人,移交司法機關2件4人;縣委巡察機構巡察村級黨組織205個,發現移交問題線索408件,黨政紀處分47人,組織處理35人,直接挽回經濟損失1241萬元,以嚴格的責任追究進一步壓實了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

二、繼續加大扶貧投入,做到摘帽不摘政策

伊川堅持扶上馬、送一程,去年以來整合資金3.9億元為鞏固脫貧成果保駕護航。

一是精準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先後開展行業政策落實和“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排查,尤其是針對低水平脫貧群體、邊緣化群體等特定人群,在飲水安全、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住房保障、社會保障等政策落實上持續精準發力,確保政策覆蓋無死角。

二是全力實施新一輪貧困村提升工程。去年以來實施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370個、資金1.96億元,進一步補齊了短板、提升了功能。

三是持續抓好產業扶貧。去年以來下撥產業扶貧資金2.09億元,直接通過產業發展帶動1.27萬戶貧困戶增收脫貧;目前全縣369個村(社區)全部有穩定的集體收入,年底前可實現80%的村(社區)集體收入5萬元以上,50%的村(社區)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

四是持續促進轉移就業。堅持“對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務工收入省外達到1.5萬元以上、省內達到1萬元以上的貧困人員,分別給予省外1000元、省內500元交通和生活補貼。”政策不動搖,2019年發放務工補貼25340人、2365萬元。

三、繼續堅持因村派人,做到摘帽不摘幫扶

伊川堅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一以貫之把最精銳、最精幹的力量選派到脫貧攻堅一線。

一是堅持把熟悉黨群工作的幹部派到基層組織薄弱渙散的村,把熟悉經濟工作的幹部派到產業基礎薄弱的村,把熟悉社會工作的幹部派到矛盾糾紛突出的村。

二是堅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駐村工作隊職能職責,壓緊壓實各級幹部幫扶責任,做到駐村隊伍不撤離、幫扶力度不削弱。

三是堅持把“兩代表一委員”和科級幹部充實到扶貧一線,對未脫貧戶、脫貧檢測戶、邊緣戶主動認領、一對一幫扶,著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扶貧幹部隊伍。

四是堅持嚴格執行“五天四夜”駐村工作制度,確保幫扶幹部履職盡責、身心投入。招錄的356名特崗人員,是駐村的仍以駐村為主,直至脫貧攻堅期結束。

四、持續開展動態監測,做到摘帽不摘監管

伊川認真落實總書記的要求,持續推動各級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

一是全員化培訓。製作了通俗易懂的PPT課件進行詳細講解,確保了基層幹部知道“幹什麼、怎麼幹”。

二是全覆蓋摸排。深入開展動態摸排,重點摸排“兩不愁三保障”情況、收入變動情況、產業培育發展和就業幫扶情況,做到了有的放矢。

三是全方位整改。開展“任務清零、問題清零、信訪清零”攻堅活動,以清零整改到位提升脫貧攻堅成效。

四是全過程監測。設立防止返貧警戒線,有效防範化解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各類風險,確保實現高質量穩定脫貧。(周登奎 常昊宗)

伊川縣:落實“四個不摘”確保全面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