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易烊千璽發冠:你不知道的漢服文化“頭等大事”

被譽為服道化良心古裝劇的《長安十二時辰》,一度因為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頭上豎簪的發冠引發爭議而上了微博熱搜。李必所戴的發冠分兩種,一種是玉色的“上清芙蓉冠”,一種是褐色的“玉清蓮花冠”,所插的髮簪是“子午簪”,是道家正確的發冠戴法。一個發冠就有這麼多講究,作為華夏禮儀之邦,這也只不過是龐大服飾體系中的九牛一毛而已。

《長安十二時辰》易烊千璽發冠:你不知道的漢服文化“頭等大事”

五千年前,炎帝與黃帝等部落首領相互征戰,勝者為王,中原地區慢慢出現了一個龐大的部落,這便形成了華夏族。華夏族經歷西周、春秋戰國、秦漢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由於漢朝威名遠揚,華夏族人民被外族成為“漢人”,因而,漢族便成為了華夏族的別稱,一直沿用至今。所以,漢服也被成為“華服”。

在西周時期,周文王制定禮儀規範,也為服飾制定了體系規範。後代漢人在這個體系的基礎之上,根據氣候演變與文化發展,逐漸將漢族服飾發展成一個適應各個場合、款式豐富的龐大服飾體系。而發冠,只是頭衣的一種。

《長安十二時辰》易烊千璽發冠:你不知道的漢服文化“頭等大事”

上古貴族男子的頭衣有冠、冕、弁。其中,冠是貴族所帶的普通帽子。貴族男子20歲要行冠禮,意味著成年。所以,如果一個男子戴著冠,那他基本可以判定是達官貴人。因為戴冠要束髮,所以,古人也用“結髮”“束髮”來代指成年男子。古人不戴冠的只有4類人:小孩、罪犯、異族人、平民。

《晉語》中記載:人之有冠,猶宮室之有牆屋也。所以冠有著凜然不可侵犯的地位,也代表著君子的氣節。衛國內亂的時候,子路被敵人砍斷了系冠的纓,他說,君子哪怕就是死,冠也不能掉。於是他停下戰鬥重新系好纓,冠倒是戴穩了,子路也被敵人殺死了。

《長安十二時辰》易烊千璽發冠:你不知道的漢服文化“頭等大事”

齊景公有一次帶著寵妃,披頭散髮地駕馬車出城,結果在城門口被一個跛腳的守門人攔住,斥責他:您不是我的君王。衣冠不整,被自己的守門人嚴詞拒絕,齊景公羞愧難當,他接連接天都不好意思上朝。

冕和弁

冕是天子、諸侯、大夫的祭服,後來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有旒,王維有詩云: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冕旒”成了帝王的代稱。旒,是掛在冕下的一串串小圓珠。弁,也是貴族戴的比較尊貴的頭衣,分為皮弁和爵弁,由白鹿皮製作,據東漢《釋名》記載,兩者只是顏色不同,形制完全一樣。

《長安十二時辰》易烊千璽發冠:你不知道的漢服文化“頭等大事”

冠、冕、弁,大同小異,冠是三者的總名,都是平時的服飾,如果要打仗的話,就要戴“胄”。

古代叫胄,後世叫盔。

戴胄不需要摘掉冠,而是直接戴在其上。見到尊者、長者,就要摘掉胄,以示尊重。《左傳》記載秦晉殽之戰之前,秦軍路過周天子的北門,“左右免冑而下”,按照周朝禮儀,兩國交兵,一國之軍臣見到對方的國君,都要摘掉胄,行君臣之禮。

《長安十二時辰》易烊千璽發冠:你不知道的漢服文化“頭等大事”

說完貴族的頭衣,再說平民百姓的頭衣。對百姓而言,雖然不戴冠,但要留全發,上罩頭巾,這也有個叫法,稱為“幘”。在《漢書》裡,館陶公主帶著她的面首董偃去拜見漢武帝,董偃戴著綠幘跪拜謝罪,漢武帝不僅沒有怪罪他和館陶公主的關係,還賜給了他一套衣冠,承認了他作為館陶公主男寵的合法身份。其中的綠幘,在漢制裡,是賤人之服。而漢武帝的賜服之舉,則表示他賜給了董偃身份。

《長安十二時辰》易烊千璽發冠:你不知道的漢服文化“頭等大事”

女性的頭飾

唐代以前,女性是沒有發冠的。女孩子在15歲那年,如同男子20而冠一樣,把頭髮盤到頭頂,插笄固定,寓意到了婚配年紀,也稱“及笄之年”。對沒有冠的女性而言,頭髮就是最好的裝飾。

據說,衛莊公在城樓上看到一個婦女的頭髮很美,於是找來剃光了她的頭髮,送給自己的寵妃做假髮。女性雖然無冠,但貴族與一般平民的頭飾還是有差別,這種差別在於笄簪。貴婦人用的笄簪,飾以珠玉,也稱步搖。而窮苦人家的女兒,則用骨、竹等,所謂荊釵布裙。

《長安十二時辰》易烊千璽發冠:你不知道的漢服文化“頭等大事”

五千年華夏文明,四千年民族傳承,歷風雨飄搖、朝代替更,漢服凝聚著祖先象天法地而形成的華夏民族文化風貌。在某種意義上漢服更是一個偉大文明的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