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人的家國夢

他們真的是中華文化的掩卷人?

南宋文人的家國夢


公元1232年,歷史上發生了幾件重要的事。宋孟珙率忠順軍屯棗陽 宋以孟珙為京西路兵馬鈐轄。蒙古大敗金兵於鈞州。金改元開興緊接著金改元天興。蒙古約宋攻金 蒙古遣王楫(jí輯)至宋議夾攻金人,京湖安撫制置使史嵩之奏上,宋帝命嵩之報使。史嵩之遣鄒伸之往報蒙古,約以事成,歸河南地於宋。這個時期,南宋遷都臨安已經33年,“臨時安家”,南宋皇帝一直還幻想著班師回朝的夢想基本破滅。林升的“直把杭州作汴州”早已把趙家的虛假一語道破。在這一年一個家族隨宋高宗南遷大潮從濟南逃到湖州弁山腳下,老爺子用攜帶的銀兩購置家產,在此苟且偷安。這一年,他老來得子,這個特殊時代的新生兒日後成為南宋末年著名的詩詞家。老爺給兒子取名周密,大約是出自《荀子·儒效》:“其知慮多當矣,而未周密也。”楊倞注:“周密,謂盡善也。” 看來老爺子是顛沛流離受盡磨難,所以希望後人盡善盡美吧。

南宋文人的家國夢


這一年周密成名後的好友,大文學家王沂孫和他的另外十二個“戰友”也都還不知在哪一個成長階段。著名愛國詞人文天祥還要四年之後才出生。大奸臣賈似道已經是一個二十四歲的大齡青年。此時的賈大人還是一個小混混,一直以來,如果撇開他奸臣的汙點,只看他成長經歷,完全是一部勵志的逆襲故事。

據史料記載,賈似道父親賈涉是高官,官至京湖制置使,岳飛也曾經擔任過制置使。賈制置妻妾成群,這個兒子就是一姓胡女子承恩雨露所生,自然不受大奶奶待見,身份卑微,也是苦命人。本來他是準備在臺州天台縣屯橋松溪這個小地方廝混一生,在他剛剛長到11歲,父親操勞過度,撒手西去。他的母親胡氏被趕出家門,被迫迫改嫁給了一個石匠。無人管教的他,終日在社會上無所事事的遊蕩。而他從一個地痞無賴逐漸混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不得不說是創造了一個奇蹟。

南宋文人的家國夢


1236年6月6日,江西吉州廬陵文家產下一男嬰,皮膚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觀物炯炯有神,取名雲孫。這雲孫果然稟賦異常,二十歲就高中進士,改名天祥。

這一年是1256年,已經22歲的周密,自號“草窗”。此時他已經是義烏令,在詩詞方面更是卓有建樹,畫也頗有意境。與吳文英(號夢窗)齊名,時人稱為“二窗”。和他同為浙江老鄉的7歲的王沂孫在紹興也是大名鼎鼎的神童,王沂孫家境優渥,成長過程中擅長結交,忘年交周密稱他“結客千金﹐醉春雙玉”。他的詩詞皆善於體會物象以寄託感慨。其詞層次章法縝密﹐在宋末格律派詞人中﹐是一位有顯著藝術個性的詞家。他在宋王朝沒有從政,元統一后王沂孫與唐珏﹑周密等賦《樂府補題》﹐託意蓮﹑蟬諸物﹐以抒憤慨﹐寄託亡國之慟。在詩詞中“情緒尤為低黯﹐被稱為亡國哀音”,但是,弔詭的是自己一度又去做了元朝的慶元路學正。

這一年的賈似道已晉升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他是如何逆襲的呢?這得益於他的同父異母的姐姐,大奶奶雖然把他母子二人趕出家門,但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姐卻惦記著這個弟弟。姐姐因為貌美,被選為宋理宗(趙構)的貴妃,賈似道榮升國舅。姐姐好言相勸,如今身份不同,不能再做混混了,趕緊讀書吧。這弟弟覺得有靠背了,再這麼廝混下去有些丟人現眼,於是沉下心思,苦讀八股。1238年,國舅赴考,居然高中進士,有野史爆料,是那主考巴結權貴拱手奉送的。話說這賈大人還真不單單是玩弄權術的佞臣,史載:賈似道的《促織經》,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專著。《促織經》共二卷,分論賦、論形、論色、決勝、論養、論鬥、論病等,對蟋蟀進行了詳盡的論述。似道頗有才。著作大部散佚。尚見《悅生堂隨鈔》及《促織經》選錄於《說郛》中,均非全書。佚詩佚文亦有數十篇。能詩文,著有《奇奇集》等。你看,玩的最高境界,就是著書立卷,所以賈似道也算是南宋文人。

18年後的文雲孫是真才實學高中進士的,隨後改名文天祥。他是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南宋文人的家國夢


1274年,三十七歲的文天祥因為起草制誥,所寫文字都是諷刺賈似道的。當時起草聖旨誥命的內製沿襲要呈文稿審查,文天祥沒有寫,賈似道不高興了,命令臺臣張志立奏劾罷免他。那個時候,權傾朝野的賈似道離“宋鄭虎臣誅賈似道於此”還有二年時間。

這一年,五十二歲的周密終於熬到他的最高官位,“閘知義烏縣”,這一年他寫下《聞鵲喜 吳山觀濤》: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鰲戴雪山龍起蟄,快風吹海立。

數點菸鬟青滴,一杼霞綃紅溼,白鳥明邊帆影直,隔江聞夜笛。

在這首詞裡,看不見憂國憂民,完全表達了他詠物抒情的喜悅。

然而,美好時光都是短暫的。公元1278年12月,文天祥在五坡嶺被張弘範的軍隊突然襲擊,文天祥兵敗被元軍千戶王惟義抓住。公元1279年,這一年宋蒙進行崖山海戰,宋軍大敗。文天祥寫下了《過零丁洋》,宋丞相陸秀夫負末帝趙昺投海身亡,南宋正式滅亡。

國破家亡讓南宋文人一下亂了方寸,周密這位曾經的公務員、大文學家身後的鐵粉都是二三十歲的小年輕,時年48歲的周老大領著一群失去生活目標的後生開始“結吟社于越中”。史料記載:南宋周密字公謹,號草窗、蘋洲,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本年四十八歲。王沂孫,字聖與,號碧山,本年三十左右。張炎,字叔夏,號玉田,本年三十二歲。仇遠,字仁近,號山村,本年三十二歲。陳恕可,字行之,一字如心,本年二十二歲。這十四個人的小社團宴集於楊氏池堂,還出了一期詩刊——《樂府補題考》,收錄三十七首詩作。寄託南宋文人痛失家國,憂國憂民之情。

南宋滅亡後四年後,決不投降的文天祥被忽必烈惜殺。周密選擇了隱忍,專攻學術,編選的《絕妙好詞》,是南宋一部重要的詞選集。該書所選,始自南宋初年張孝祥,終幹宋末元初仇遠,凡一百三十二家,共收詞三百八十五首,分為七卷。書中所收,皆為婉約之作,清空、質實兩種風格兼有,當然也順便收錄了他的小夥伴王沂孫等人十首。

南宋文人的家國夢


王沂孫是由宋入元的作家。南宋滅亡時,他不過三十歲,正是人生大好時光 雖然他也眷念南宋,他經常以詞、特別是詠物詞來抒寫自己的家國之痛、身世之感。但是,年輕人終究是要朝前走,他最終對元俯首稱臣,做了慶元路(路治今寧波鄞州)學正。不過幾年之後他就英年早逝,時年四十歲,他的文學成就與周密、張炎、蔣捷並稱“宋末詞壇四大家”。

白髮人送黑髮人,作為南宋末年雅詞詞派領袖的周密受到打擊,改號弁山老人,隱退湖州弁山,專心著述,留傳詩詞有《草窗舊事》、《萍洲漁笛譜》、《雲煙過眼錄》、《浩然齋雅談》等大量作品。晚年一場意外大火,將他的弁山老宅燒成廢墟,周密被迫遷徙杭州。“回首天涯歸夢,幾魂飛西浦,淚灑東州。”周密沒能等來複國,在南宋滅亡十九年後的1298年,在杭州溘然長逝,時年67歲。

囉哩囉嗦記錄賈似道、文天祥、周密和王沂孫,是從文人的角度比較一下同一文人標籤下的不同人物。賈似道專於弄權,文天祥棄武從文,以身殉國,周密用文人的執著堅做南宋遺老,王沂孫滿腹經綸卻麴生於亂世,鬱郁而逝。

南宋文人的家國夢


假如他們不是生在亂世,他們還能寫下那些傳世之作嗎?這是不是那柄懸在歷史長河的雙刃劍呢?

南宋文人的家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