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是金庸武俠最具代表性的性情中人,他因此險些喪命

  • 晶晶大叔獨家稿件,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抄襲搬運會帶來封號風險!

初讀《笑傲江湖》之時,我覺得令狐沖是一個性情中人,十分崇拜他的做事風格,羨慕他有一個好妻子任盈盈。

隨著閱歷和思想的不斷擴展,細讀《神鵰俠侶》之後,我才真正發現,楊過才是金庸武俠中,最具代表性的性情中人。

性情大於一切

細讀《神鵰俠侶》不難發現,楊過的一路遭遇,均和自己的性情有關,就算關乎到性命攸關的事,楊過也一切按性情行事。

楊過是金庸武俠最具代表性的性情中人,他因此險些喪命

楊過初遇美若天仙,殺人如麻的李莫愁,他天真直爽,展現出愛美之心,人人有之的天性。楊過根本不會想到,此時他抱住的李莫愁,是個會隨時要了自己小命的女魔頭。

此時的楊過雖只是一個小乞丐,也懂得什麼是地主之誼,什麼是打抱不平,這一切都是性情使然。細想之下,楊過那個破窯洞,誰會去呢?

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猛地來一句:到我府上,也不跟主人打個招呼,就隨便抓人。這足以看出,楊過至情至性的真性情。

楊過是金庸武俠最具代表性的性情中人,他因此險些喪命

楊過面對桃花島的富裕生活,他沒有屈服在刁鑽任性的郭芙腳下,他明知桃花島的主人是黃蓉,也沒有絲毫巴結討好她的意思,他始終覺得自己那個破窯洞,比桃花島要溫馨舒適,更像一個家。楊過始終陶醉在自己的性情之中。

楊過從桃花島寄宿到終南山,都是不招人待見,處處受人算計的主,當他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他的反抗是正常邏輯,也是他的性情使然,只是蛤蟆功不是正派武功。

楊過的真性情,讓其處處碰壁,無處安身,人生陷入一片渺茫。細想之下,也只有終南山下古墓派的門規戒律,和創始人林朝英的真性情,和楊過的真性情不謀而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成敗得失性情所困

楊過是金庸武俠最具代表性的性情中人,他因此險些喪命

楊過的成與敗,都和他的真性情息息相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楊過在終南山走投無路,人生如似終結之時,小龍女在機緣巧合之下,收留了無處容身的楊過。

說白了,其實是小龍女,把楊過從性情困擾之中,解救了出來。楊過到了古墓派,他再沒有和別人鬧矛盾的機會,因為古墓派就他一個弟子。

楊過雖然跳出性情困擾的包圍圈,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始終無法改變自己的真性情。這才有楊過願意為小龍女而死,稀裡糊塗破了古墓派的愛情魔咒,反而把他和小龍女的輩分,拉到了一個水平線之上。從此,楊過又陷入真性情的困擾之中,這種困擾一直持續十幾年,最終解救他的只有小龍女本人。

楊過是金庸武俠最具代表性的性情中人,他因此險些喪命

楊過的真性情,令不少柔情女子為之痴狂迷戀,被迫陷入他的真性情困擾之中。楊過的真性情,也是迫使小龍女離開他十六年的最終導火索。楊過的真性情和執念,也令其最終成為,舉世無雙的神鵰大俠。楊過也因他的真性情,幾次差點命喪他人之手。

性情下的原則

楊過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他的原則主要建立在性情和道德之上。細讀《神鵰俠侶》不難發現,楊過在處理任何人生轉折點上,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性情原則。

楊過是金庸武俠最具代表性的性情中人,他因此險些喪命

小龍女一開始,之所以要離開楊過,是楊過一時逾越不了,他和小龍女的師徒關係,始終對她相敬如賓,以至小龍女誤解其真意而憤然離去。

後來楊過意識到自己的原則有問題,最終在陸無雙、程英、完顏萍、公孫綠萼身上,又重新找到小龍女真正離開自己的原因。此時楊過的原則,隨著性情隨時而改變。

當楊過決定讓小龍女,成為自己妻子之時,在英雄大會之上,甘願死在郭靖掌下,也不願意辜負對小龍女的承諾。此時的楊過真正做到知錯能改,但這個知錯能改,只是他對小龍女愛情承諾的一個肯定。

楊過是金庸武俠最具代表性的性情中人,他因此險些喪命

楊過為維護小龍女的名譽,不惜和郭芙當面對質,就算激怒於她失去手臂,也在所不辭。不論華山之巔,絕情谷中,還是斷腸崖上,楊過的性情原則,一直隨著小龍女的態度而隨之改變。

華山之巔,楊過用怒吼來思念小龍女,絕情谷中,楊過明知自己身中情花巨毒,還要流露出對小龍女的至情至性。斷腸崖上,楊過明知十六年期限已到,小龍女再無復活可能,還要跳崖殉情,這種種一切都足以證明楊過的做事原則,是性情所致。

細讀《神鵰俠侶》原著,小龍女從始至終都是楊過的救星和災星。楊過因小龍女離別十六年,抑鬱寡歡之下創出獨門武功“黯然銷魂掌”。

楊過是金庸武俠最具代表性的性情中人,他因此險些喪命

十六後楊過和小龍女破鏡重圓,皆大歡喜圓滿結局,楊過卻因沒有抑鬱寡歡之情,完全發揮不出“黯然銷魂掌”的威力,險些在和金輪法王巔峰生死對決中喪命。從此跡象足以看出,小龍女在楊過性情中的重要性。楊過的性情決定他的成與敗,小龍女決定他的性情是否能發揮到極致狀態。

楊過是金庸武俠,最具代表性的性情中人,他因性情所致,險些在李莫愁、郭芙、郭靖、金輪法王、公孫止手中喪命,這一切又都和小龍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此時晶晶大叔,才明白金庸先生為何說:他做不到楊過的用情專一。(圖片來源網絡影視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