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與炒鞋不能說的祕密

球鞋市場,是00後第一次受到資本市場的教育,讓一大批00後第一次體會到資本市場的無情,本文不批判球鞋市場(小編也買球鞋),也不批判投機行為(投機也可以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總之,存在即合理。本文將以幽默有趣(玩梗)的方式來介紹球鞋市場,中國鞋市歷史和球鞋金融學,讓大家更好的瞭解00後到底在炒什麼。


00後與炒鞋不能說的秘密

遙望世界的另一邊,美國的球鞋文化發展的如火如荼。

作為籃球大國,嘻哈起源地,人人都喜歡穿印著喬丹logo的球鞋,曾有一種說法“這個世界以鞋論人”。

然而中國接受籃球文化的薰陶時間與美國相比並不長,那麼是為什麼球鞋文化突然發展的突飛猛進呢?

球鞋文化的起因

這要回溯到那個夏天...

那個夏天,有個戴帽子的男孩;那個夏天,“freestyle”成了熱詞;那個夏天,“中國有嘻哈”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沒錯,嘻哈成了點燃球鞋文化的導火索,緊接的是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的帶貨,成功為球鞋文化澆了一把油。

明星的帶貨,抖音快手博主的帶貨,徹底引爆了這一枚“潮流炸彈”,從此球鞋成為潮流文化的代名詞。

不得不說這就是“消費主義”的罪惡,當球鞋成為了”潮流“(與眾不同),當球鞋成為了一個人的”地位“(價格高),當球鞋成為了一種文化,再配上KOL(想象成明星博主之類)的宣傳,使得人們跟風購買,球鞋的價格一飛沖天。


00後與炒鞋不能說的秘密



球鞋文化的推手

一說到球鞋文化的崛起這裡要講一下人們購買球鞋的主流平臺,目前主要是識貨、“毒”(得物),nice(好贊)。

在目前這幾大主流平臺出現之前,早期是淘寶網店,但是由於早期淘寶賣球鞋的店鋪魚龍混雜,人們不接受網購球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不到正品的保證。

然後虎撲識貨發現了這個用戶痛點,於是虎撲這個交流社區聚集了一批籃球足球等體育愛好者,利用自身粉絲優勢,建立虎撲識貨app,將自己平臺的流量往識貨導流,識貨app主要是鏈接淘寶店的一箇中介(“拉皮條”),人們在這個app上購買商品,可以得到是正品的保證通過這一點虎撲成功的拿下了這一部分市場。

在00後炒“AJ,YEEZY“之前,一代神鞋”NMD”火爆全球,這個阿迪達斯三葉草旗下的鞋,成功用飢餓營銷,KOL帶貨的手段,塑造了“NMD”這雙鞋。

虎撲此時也發現了球鞋市場的潛力,並於15年7月27日成立旗下另外一個app“毒”(現命名“得物”),這個app成為日後球鞋市場的春秋霸主。至此,虎撲成功轉型,自己建立了交易平臺“毒”,再也不是拉皮條的了(識貨)。哦不,是再也不是信息中介平臺了。

那麼nice(好贊)這個app呢?作為目前另外一個重要的球鞋平臺,它又有什麼故事呢?

Nice成立於13年12月3號,早期app定位是中國版ins,做的是圖片社交。那為什麼現在可以在上面買到鞋呢?(“你在nice甚至能買到鞋!”)說白了,就是世道艱難,錢難賺。於是在18年轉型,成為“潮人社區+交易平臺“。(官網可查)注意劃重點!18年轉型!”中國有嘻哈“是17年9月底結束的,這個時候鞋市開始有了上漲的苗頭。Nice在看到市場後,成功轉型,讓自己企業也成功的賺到了球鞋市場這一波紅利。

淘寶店,“毒“,”nice“的區別在哪?淘寶店是B2C,因為淘寶上那些大的店,有信譽的,都是一些有規模的企業,而”毒“,”nice“是C2C,上面主要是鞋頭(大戶)與購買者的交易,這也為人們炒作埋下了伏筆。

我之所以要專門介紹交易平臺,是因為假如沒有這些平臺,球鞋市場也不會發展成如今的局面

你要進入淘寶賣,是存在壁壘的,你新開的店沒有信譽沒有銷量,怎麼與那些大店競爭。而“毒”,“nice”是不需要顧慮這些的,人人均可參與買賣。這也為球鞋市場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流動性。

一個沒有流動性的商品是沒有交易價值的


00後與炒鞋不能說的秘密



炒鞋炒股不過一字之差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

球鞋市場的上漲離不開各方多頭的助力,它與金融市場有過分的相似,我們將以金融從業者的眼光來看球鞋市場。

  1. 新鞋發售之IPO打新股

看看這個走勢圖,是不是像極了我們“打新股”,00後抽籤搶新鞋,就像我們股票投資者去抽籤搶新股一樣,連它的走勢圖都與我們新股的走勢圖有著過分的神似。


00後與炒鞋不能說的秘密

圖片來源StockX


00後與炒鞋不能說的秘密

圖片來源StockX

球鞋走勢圖1選自(Jordan 6 Travis Scott),走勢圖2選自(Jordan 1 Travis Scott)

這種重量級的球鞋發售圖當然要與重量級的股票發售圖進行對比啦


00後與炒鞋不能說的秘密

圖片來源同花順

股票走勢圖選自(萬達電影)大家感覺一下,這三幅圖的味道,是不是似曾相識?




2.球鞋市場之槓桿投資

淘寶店大部分允許使用花唄(個別使用花唄需要付一定手續費),“毒”,“nice”曾經允許使用分期樂,花唄等網貸app(而且還可能免息)。這大大的刺激了球鞋交易量,在鞋市上漲的時候,00後們大肆舉債,槓桿殺入,賬面收益賺得盆滿缽滿,大家碰面最喜歡聊的就是最近的球鞋怎麼樣?

人人相傳,炒鞋可以賺錢,不停的有新人加入市場,與資本搏殺,在刀尖上跳舞

有的人炫耀著自己在球鞋市場賺到了多少錢,有的人曬著自己的“鞋牆”(購買的戰利品)。

市場快速的蓬勃發展,得益於平臺的功勞,平臺提供了交易平臺,又提供了信息交流渠道,成功的將球鞋愛好者們聚在了一起。




3.球鞋市場之神秘遊資

微信一個個“沖沖群”響起,發出了“沖沖衝”的號角。一群人跟著群主(炒鞋大哥),殺入市場,爭對特定鞋款,進行“惡意收購”,“市場上有多少我們買多少!”,一個個交易記錄的刷新,特定鞋款的價格也開始被推著上漲。

平臺上有的人發著信息“怎麼突然漲了?”有的人默默的也加入了做多的行列。特定鞋款的快速拉昇,成功吸引了足夠多的眼球,也上了平臺的熱門鞋款展示列,大家看著這雙鞋的動態,突然某人發了截圖,某某一哥要“衝”著雙鞋,穩賺。

於是一批不明覺厲的旁觀者也加入了做多的行列,市場上“沖沖衝”的號角通過網線傳遞到各家各戶。

“呼,天亮了,夢醒了。”球鞋價格也回到從前,一切都是剛開始模樣。

某某一哥笑著默默退出群聊,只留下了一個個散戶,對著手機發呆...




4.球鞋市場之“李大霄”

某某知名球鞋評論家發文”這雙鞋不可能再跌了,已經到底了。” ,“這雙球鞋的貨量很少,很稀缺,價格不會太低!“,“這雙鞋跟那個倒閉款(破發)不一樣,這雙好看很多!”

“你不賣,我不賣,明天漲500。“




5.球鞋市場之衍生品新玩法

當你不想花大資金去炒作某雙鞋時,怎麼辦?去炒作預售保證金

這個像極了金融衍生品的期權(option),但它又沒有期權設計那麼完善,大體上與期權相似。我發現網上對於這個保證金爭議挺大的,所以在這講講。

這裡的保證金是大家賭誰會違約,然後支付對方違約金也就是預售的保證金。為什麼它和期權像呢?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

那為什麼說它和鞋市的預售保證金有相似之處呢?是因為球鞋市場出現了一種風氣,就是賭對方違約,去賺保證金,就像期權,不執行合約,虧掉期權費一樣。

比如某雙球鞋,小A認為它只值1500(現價1700),那麼小A掛了一個1600的預售單,按照規定未來35天內必須發往平臺查驗(nice平臺),假如市場上有人小B目前不急需這雙鞋看到這個預售價比現價低,那麼他是有可能願意為了差價去換取等待的時間(價格由市場也是消費者決定),於是雙方向平臺繳納保證金,誰違約,一方的保證金就給另一方。

但是假如市場上35天內,這雙球鞋的價格大於1600+違約費價格,小A大概率是不會執行合約的,也就是預售單。因為就算賠掉違約金,他還能以更高的價格賣出。簡單一點,就是假設違約費50,那麼假如市場價格大於1650,是1700,那麼站在小A這看,執行合約也就是預售單,他能獲得前期定好的1600,但假如小A不執行合約,他先賠50,然後轉頭以1700賣了,能賺1700-50=1650。

那另外一種情況,假如市場價格低於1600,也就是小A可以無風險獲利差價。因為假如我發貨,買方是不能取消的也就是不能違約的,這個權力是不對等的。小B(買方)只能在發貨前取消掉,賠掉違約金。也就是買方不執行合約是有條件限制的,既在35天內的前提下又要在賣方沒發貨前。

但是很多不懂金融的人,把這個當對賭買,當期權買,去賺保證金,但這個保證金的措施又不是權力對等的,賣方的權力是大於買方的。

所以個人建議大家都不要去碰那個預售,因為規則對買方不利。保證金制度本來是挺好的,但中國人太聰明瞭,這個硬生生變成了衍生品在玩。個人建議可以借鑑信用違約互換的制度(CDS)來保障大家的權益。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每一代人都離不開一個投機產品,這些都是時代的產物。在這次疫情影響下,球鞋市場以肉眼可見的快速下墜再一次洗禮了新生代年輕人00後。00後在正式踏入社會前,也經歷了人生第一次的資本洗禮。我們不能說球鞋市場沒有存在的意義,只是希望世間少一點套路(割韭菜),多一點真誠罷了。


00後與炒鞋不能說的秘密

本文原創不易,希望讀者能夠點贊支持,若反饋好,還會寫一些,喜歡的話可以關注一下作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