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中國土豪"的真實生活

80年代,

1980年那會,大家都覺得生活是安定的,是有一點富裕的,是一個轉折點。

我們的國門逐漸打開,人們對事業也漸漸開闊,有了自己的夢想,也變得思想豐富了。

也就是那個時候土豪們開始出現。

照片裡面的這個人家過著溫馨的生活,還有電視沙發的陪伴,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

80年代,

八十年代,北京西城的一家十分普通的小四合院裡面,這間房子只有五十平米左右的面積,是一家人在週末一起涮羊肉吃的場景。

這家人一共有七口,老一輩的兩個人,還有兒子一輩的兩個人,女兒,以及孫子和孫女。

他們的收入是大概中等的樣子,是一個工人家庭,生活的各方面都自給自足。

80年代,

眼前這個十分豪華的別墅是江西的一個村民家。

華西村就是現代我國的現代農村的樣子,有著“天下第一村”的美名,五分之四的村民都是工業生產從業者,其餘的主要是商業以及農副業。

據統計華西村村民的年收入比很多城市居民還要多。

80年代,

八十年代以後,電視逐漸成為了各個人家的必備產品,有的人家比較講究,電視也都是進口的。

看圖裡的這戶人家,買的就是日本的進口彩色電視。

80年代,

八十年代的人家,沙發電視等等一系列產品應有盡有,著裝也很時尚。

因此那個時候的有錢人其實生活質量都很高。

80年代,

八十年代上海,這個家庭在吃生日蛋糕,因為今天是兒子的生日。

那個時候吃得起吸食蛋糕的人必然不一般。

80年代,

八十年代中期的河南的一戶農民家。

圖裡的傢俱和設備都是滿滿的年代感,但是他們家裡卻有洗衣機。

那時候他在村裡和幾戶農民一起開了個小煤窯,年產值有四十萬。

於是家裡也蓋了新房,傢俱也買了新的。

80年代,

洗衣機外,冰箱家裡也有了。

八十年代末的上海人家,冰箱壞了還會有專門的人員來維修。

80年代,

電腦那時候儘管少見但是也進入了家庭之中。

九十年代的一個廣州建築師花了三千塊錢買了一臺美國電腦。

80年代,

那個年代家裡有車的話那就是中產階層。

九十年代的華西村一家村民要自己開車出門辦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