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停止,就是低谷。如果你還在繼續,就是上坡

記得有一次看到陸琪的採訪,他說他父母從小就教育他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那麼你就不要害怕失敗,他說他自從創業開公司有很多年都在失敗當中,一直創業失敗,但他的父母從來沒有像別得父母一樣告訴他回來安安穩穩的找個工作算了,而去繼續支持著陸琪繼續做著他想做的事,因為在他的父母眼裡只要你一直在做一件事那麼一定可以成功。幾年陸琪真的創業成功,雖然有點兒久,但是他沒有放棄,其實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區別就在於你能堅持多久,你是不是在一直往上走。

如果你停止,就是低谷。如果你還在繼續,就是上坡

但是生活中的絕大多人普通人遇到一點兒挫折就會把人生低估天天掛在嘴邊,每天垂頭喪氣,不斷的向周圍的人抱怨,沒有動力繼續往前衝,也不會在失敗中找原因,錯失可能做成的機會。是的,其實我曾經也是一個這樣的人,但是幾年前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的觀點,記得畢業的時候需要發表論文,當時數據就是做不出來,想想還有幾個月就要投稿,想要畢業就必須放棄現在的實驗方案從頭再來,去找導師,導師當時也很忙,他也不是這方面的權威,根本給不了核心建議。當時真的是萬念俱灰覺得人生低谷,怎麼辦呢,總不能什麼都不做,等著不能畢業吧,於是我決定從頭再來,在網上查了500篇相關論文,篩選出200篇特別好的文章,每篇研究通讀了20遍,有時候甚至會查閱英文文獻,逐句翻譯,不懂的就請教別的院有權威的老師,或者是同學,感覺那段日子一直在奔波在實驗室或者各種不同老師的辦公室裡,就這樣持續了4個月,沒日沒夜,我終於寫出了一篇4萬字的論文。

如果你停止,就是低谷。如果你還在繼續,就是上坡

那段日子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低估從來不會自己過去,他更多的需要是你的行動。所有的艱難,不過是為了登頂所必經的上坡路而已。你只有一步一步的跟自己死磕,你才有機會見到光明。培養自己的鈍感力,不要輕易被糟糕的環境影響,內心永遠有一件值得沉迷與付出的事,這種鈍感力足以帶我們走出低谷。

如果你停止,就是低谷。如果你還在繼續,就是上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