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安放的晚年

小姨由於做買賣的需要,在城中村租了一個單間,用來當做倉庫。有一次,她需要搬運大件貨物,但是,倉庫那邊車子開不進去,就叫我一起去幫忙搬東西,在被房子包圍的狹窄的水泥路上,拿著東西七曲八彎地走了半天才到小姨的倉庫,在搬運東西的時候,我無意中看到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太孤獨地坐在對面一樓的樓梯處,看著我們來來回回地搬東西,嘴裡還自言自語地說著什麼。

等到貨物都搬完了,和小姨坐下來休息的時候,我忍不住好奇地小聲問她關於老太太的情況,小姨神秘地說,這老太太的兒子你肯定認識,然後小姨說個人名,我一聽確實認識,幾年前還來過他家做客,只是那個時候,這裡還都是農村平房,現在突然都變成了四五層的樓房,確實認不出來了。我認識老太太的兒子,是因為那是我爺爺的同學,他們倆偶爾會來往,只是老太太卻一次也沒有見過!

小姨說老太太挺可憐的,現在八十幾歲了,有四個兒子,一個比一個條件好,但是,一個兒子都不想照顧她,所以,四個兒子商量出來一個辦法,每個人輪流養老太太一年,一直輪流到老太太去世的那一天,而今年剛好輪到這裡,兒子們對老太太不冷不熱,在家裡除了吃飯的時候,就沒人搭理她,活脫脫就是一個多餘的人,其中有一個兒媳婦還對老人特別的不好,各種刁難,但是,老太太只能忍受著,其他兒子都知道,但是,一個也不吭聲,寄人籬下不好過啊!

現在老太太輪到這裡,過得很悽慘。老太太腿腳不太方便,而他家門檻又修得很高,家人又很忙,所以,老太太只能整天呆在家裡,大半年過去了沒有出過門;由於自己上不了樓梯,家人就把她放在一樓,方便她可以在不見太陽的狹小的院子裡挪動一下。

這裡雖然租戶很多,但是,外地人居多,老太太又不會說普通話,找不到聊天對象,就只能整天孤獨的坐著,所以,每次小姨來倉庫拿貨,老太太就挪過來,不停地和小姨說話,就算小姨半天沒有回應,老太太也會說個不停,有時候小姨走了,老太太還在那裡獨自說個不停……

這裡是老太太大兒子的家,他兒子和兒媳婦都是老師,已經退休了,每個月工資都不低,加上房租收入,可以說很富裕了,但是,兩口子退休後就又去孤兒院教書,天天早出晚歸。剛開始兒媳婦每天中午會回來做飯給老太太,但沒過多久,中午就不回來了,兩口子早上把老太太的中午飯做好,熱在鍋裡,讓老太太自己什麼時候餓了什麼時候吃!一起吃飯的時候,兩口子自己一桌,老太太單獨一桌讓人看著很變扭!

小姨說完了這些之後,突然有點氣憤地說,他大兒子給女兒買好了別墅,一家人都打算搬過去住,但是,老太太一來,他女兒自己過去住了,兩夫妻打算陪老太太一年之後再搬過去住,小姨說這太不像話了吧,明明可以讓老太太舒服的地住別墅,現在卻讓老太太蜷縮在這不見太陽的城中村中……

我正邊聽邊感慨的時候,小姨突然站起來,說我們走吧,我起身的時候才留意到老太太正朝我們這邊挪過來,小姨臨走的時候衝老太太說,阿姨,我今天很忙先走了,改天再陪你聊天。老太太遺憾地答應了一聲,又孤獨落寞地坐在椅子上……

和小姨告別後,獨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對老太太的遭遇挺同情的,但是,不好說誰的錯,她的兒子們都盡了孝的義務,至少讓老太太衣食無憂地過著晚年的生活,在別人看來也沒有任何問題甚至會覺得對老人還挺不錯,只是,這種表面的孝道,真的是傷人與無形,人老了最怕孤獨,而面對這樣的孝道,老人能說什麼,只能默默忍受,盼著熬著那一天快點到來。

誰都會有老的一天,你今天怎麼樣對自己的父母,以後你自己的孩子也會怎麼樣對你,因為孝道的傳承,上一代怎麼樣傳承下來,下一代就照單全收,還來不及思考對錯就已經根深蒂固,所以,就算是再不可理喻地孝道,我們對當事人也無法用簡單的對錯加以指責,畢竟,這個是上一代傳承給他的,他也無法改變!

雖然,孝道很難再改變,但是,大家都覺得自己這樣盡孝的方式是對的同時,也希望大家能為老人們考慮一下,我們自己的這種孝道是否能讓老人有個愉快地晚年生活,並不是,你隨便的付出,就是別人需要的,也許,轉變一下方式,會大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