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的火盆,家的傳承

爺爺的火盆,家的傳承

從我記事起,一旦有空閒時間,爺爺晚飯後總是會生一盆火用來燒熱水,然後,一家人洗漱完畢後,圍在火盆旁邊聊家常;自己也要擠在爸爸媽媽中間,聽爺爺頭頭是道地說著什麼,最後,不知不覺當中在媽媽的懷裡睡著了!每次看到爺爺生火,自己會忍不住去幫忙,只是每次都會弄得一團糟,免不了被爺爺訓斥一頓,不過依舊樂在其中!

一年又一年,爺爺依舊幾乎每天在火盆生火,但是,自己卻漸漸地對於火盆聊天沒有了興趣,坐一會兒就開溜,覺得坐在火盆邊越來越無聊。

後來,隨著爸媽搬到城裡居住,越長大越在家待不住,更別提回老家了,除了過年,基本上沒有再回過老家,玩得不亦樂乎的年紀,往往忽略了家人的存在;有一次,過年回家,爺爺還像往常一樣生了一盆火,一家人飯後坐在一起聊天,但是,大家還沒有說幾句話,話題就自動轉移到我身上來,畢竟,當時的我是讓一家人頭疼的存在,聊天最後演變成對我的討伐大會,我也毫不示弱地和他們口水戰,勝負難分,誰也沒有說服誰……最後,一家人不歡而散;從那以後,每次回老家看到一家人坐在火盆邊,我都會找個藉口離開,不想自找沒趣!

人總是要長大,過完一段,就進入下一個階段,這個是誰也逃避不了的生命進程。後來我也結婚了,整天忙碌與生活的種種,但是,回老家的次數反而越來越多了,其實,大多數事情,再忙想做總是會有時間的,只是很忙大多數時候是我們成年人的一個萬能的藉口!只要是節假日有空了就會回老家看看,回到老家總會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忽隱忽現……沒有了年輕氣盛,心自然就平靜許多,也能體會到生活中一些自我感覺!

有一年冬天,爺爺病重,我在老家呆了好幾天,等到爺爺病好了,吃過晚飯後,一不留神爺爺就已經在火盆裡生好了火,我忙完手中的活,第一個過去在爺爺身邊坐下,忍不住問爺爺,為什麼平時不生火,我們一回來就非要生一盆火,因為年紀越來越大,所以,平時爺爺也不再特意在火盆中生活,當然,這個都是奶奶告訴我的,爺爺說平時就你奶奶我們兩個人,生火做什麼,坐在火盆邊冷冷清清的,你們回來了,一家人坐在火盆邊上熱熱鬧鬧的多好啊。

人越老越能感受到孤獨,所以,害怕孤獨,我也明白了每次回老家,爺爺奶奶笑得那麼燦爛原因,人老了,子女都不在身邊,是一種無奈的現實,渴望又得不到,最後只能默默留在心間……

我也明白了,家並不僅僅是吃飯睡覺的地方而已,這裡是靈魂的起源於靈魂的歸宿,在這裡有童年的太多回憶,經過了,往往能夠體會得到平凡,感受平凡,接受平凡,漸漸明白一些東西;道理誰都懂,但是,感同身受和知道是完全不一樣的!

爺爺看到我突然默不作聲,問我怎麼了,我說沒有什麼,隨即整理思緒,和他聊起各種家常,沒過多久,一家人都來到火盆邊,圍成一圈,熱鬧的聊著天,其樂融融。

家,什麼樣的家,關鍵在於人,我覺得自己很慶幸有這樣的爺爺,讓一個家充滿了凝聚力,不至於人心渙散,最後,一家人都不知道家意味著什麼或者家變成一種精神負擔!

爺爺的火盆,一種普通的家庭文化的傳承方式,一個普通老農民用自己的行動一步步踐行著,讓我這個後輩深深的感受到了家的味道,明白家是什麼!

傳承,一直都在一言一行裡面,這,不需要華麗的言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