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玩好二類電商,牢記這3點

對於很多剛剛接觸二類電商的小白來說,二類電商運營門檻其實並不高,運營的原理和流程也比較容易掌握,但一旦實操就會發現裡面的水太深,能賣出去、不虧本已是“奇蹟”,更別提打造爆款了!

今天就從如何選品、如何定價,以及素材創意三點入手,為大家講解二類電商應該怎麼玩,助大家全面提升銷量。

第一點:選品

眾所周知,二類電商市場正在由藍海向紅海轉變,2020年很有可能是二類電商的爆發元年,這也預示著二類電商廣告投放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想做爆一款產品將會越來越難。

在二類電商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行家們都知道,二類電商行業有一個眾所周知的成功法則,那就是:

爆款=50%選品+40%運營+10%平臺流量

所以,品選的好,你就成功了一半。品選不好,開頭就錯失了機會,後面就等著砸錢吧,虧的血本無歸的也數不勝數。那到底怎麼選品呢?主要掌握以下幾點,大家可以小本本記下來:

1、根據節日節點選品

(1)1-2月年貨營銷

,節點有元旦,春節,情人節,可選擇的產品有羽絨服,食品酒水,情侶禮物等等。

(2)3-4月春季營銷,無節日節點,可選擇的商品有春季服飾,化妝品,日用百貨,女性減肥產品等春季用品。

(3)5-8月夏季營銷,節點有五一,六一,端午,618,七夕等,可選擇的商品有夏季服飾,兒童用品,珠寶首飾,水果生鮮等。特別提醒廣大商家,在此期間有年中618大促,這是上半年營銷高峰,上半年一定要抓住這個時間節點。

(4)9-12月秋冬營銷,節點有開學季,中秋,國慶,雙十一,雙十二,聖誕節,可選擇商品有學生用品,秋冬服飾,化妝用品及其他節日禮品。9-12月為整年營銷高峰期,節日多,促銷多,雙十一大促更是全年營銷最高峰。

2、從多個維度考察選品

(1)所選商品是否應季?例如:夏季選T恤,冬季選棉服等。

(2)是否可長期售賣?這裡就是要考慮產品週期性了,例如目前爆款產品,口罩,護目鏡,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品,週期性不會太長,所以要儘快選週期性長的產品補上,比如季節性沒那麼突出的商品,西褲,休閒褲等。

(3)受眾是否廣泛?建議大家一般不選受眾窄的產品,除非是短期爆款,一般還是選擇受眾廣泛的產品。

(4)是否有突出賣點?所選商品能解決客戶痛點,如廁所疏通棒,滅蚊工具等。

(5)價格是否有競爭力?所選商品價格不宜過高,建議控制在100元內,同時定價不宜比同類商品高太多。

二類電商與一類電商相比,不同點是無需運營店鋪,每成交一單都要支付廣告費,採用貨到付款的形式。但共同點就是賣的東西都一樣,什麼襪子、圖書、酸辣粉,櫃子、皮帶、乒乓球啥都可能遇到。我總結了一下,那些能賣爆的產品往往都具備以下特點:

首先是比較能切中用戶心理的產品,如清潔類產品,由於清潔類的東西前後對比比較明顯,家庭主婦們看到就想下單。

還有就是懶宅經濟下,懶人用品總是那麼的受歡迎。

然後是應季產品,如冬季的暖寶寶,夏季的滅蚊燈,這類應季產品一般銷量都十分可觀。當然除了上述這些以外,高性價比、產品好同時價格較低的產品也容易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所以,我們在選品的時候可以看看各大平臺最近什麼賣得火,或者看看去年這個時候什麼產品比較熱,一般都能從中找到線索和經驗。

目前彩漂粉、除膠劑、擦玻璃器、菜刀、磨刀器、擠牙膏器、懶人被子等這類東西都是賣的比較火的。

想玩好二類電商,牢記這3點

第二點:價格

當消費者看到商品的價格,首選想到的是值不值。那麼,商品的定價是否實惠就需要一個可供參照的標準。

而商家們設定的這個參照標準被稱作為“價格錨點”,這也是文案設計中經常會用到的一種營銷方式。如原價999,現價99,就會給人造成一種佔了大便宜的錯覺

想玩好二類電商,牢記這3點

無論消費者如何理性,總是難免迷失在由商家們設計的種種價格“合理化煙霧”之中。通過預設價格錨點,使消費者對商品的價值產生迷惑和錯位。

觀察一些電商運營的案例就會發現,落地頁首屏的價格往往是低於外層文案價格的。以我們做過的爆款產品:章*鐵鍋為例,在定價時外層的文案價格是398元,而落地頁首屏確是198元。這種佔便宜的心態,沒有消費者會拒絕的。

同時通過限購、限時、預約來製造緊張氣氛,這些都是定價上的一些小技巧。

第三點:素材

選品、價格,基本上已經決定了這個東西能不能賣出去,接下來就要看素材好不好了。

這就相當於擺攤,全看你怎麼吆喝。高手來自民間,一個磨菜刀的大爺都能擁有十萬粉絲,可見吆喝的力量。

其實素材不需複雜,最簡單的就是“賣什麼+用給你看+用的效果”。複雜一點就是“常見的問題+賣什麼+用給你看+用的效果+使用方法+原理

”。

一般比較好的廣告素材往往還具備主題明確、場景化、多樣化的特點,明確的主題可以讓用戶一眼就看到賣的是什麼產品刺激用戶消費,場景化接地氣的素材可以更好地展現產品的賣點,真人真景更容易提升廣告轉化率。

同時,多樣化的廣告素材也會給用戶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能夠提升廣告的誘惑力,不容易讓用戶產生厭煩心理。

近期收到很多私信說,廣告素材準備的很好,但是轉化率卻很低,這是為什麼呢?這就很有可能是落地頁在作怪!下面講講落地頁如何進行優化,才能提高轉化率!

一個高轉化的落地頁正確的順序往往是這樣的:

視頻展示→折扣正品→痛點挖掘→賣點(解決痛點)→產品展示→引導轉化

1、視頻展示

想玩好二類電商,牢記這3點

對於營銷方式簡單粗暴的二類電商來說,視頻的投放顯得十分重要。因為顧客想下單首先要信任,而視頻所展示的商品正好給了顧客所需要的信任。因此,視頻儘量直觀真實,讓顧客看到產品的“功能”“效果”“材質”,必要時可拍攝現場演示視頻。一個好的視頻,可以增強可讀性,讓顧客對產品產生興趣,從而使得顧客下單完成購買。

2、折扣正品

當顧客對你的商品產生興趣時,接下來就是價格刺激了,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價格錨點。當落地頁的價格低於外文價格時,會讓顧客有佔便宜的感覺,因此當顧客看到折扣、優惠券、限時、限量、下單送禮物、貨到付款等等的優惠信息時,會大大刺激顧客的購買慾,從而快速下單完成購買。

3、痛點挖掘

什麼是痛點挖掘?就是你站在顧客的角度,切身處地地考慮這款產品哪裡打動了我?有哪些功能是同類別產品所不具備的?如果不買這款產品對我會帶來什麼困擾?這樣一串問題想下來痛點基本就出來了。

以我們做過的一款鞋子來說,當時挖掘痛點大概是以下流程:皮鞋擠腳不舒適、布鞋舒適不上檔次、馬丁靴笨重捂腳。切入用戶場景,通過舉例突出我們鞋子的優勢,從而大賣!

4、賣點(解決痛點)

挖掘出痛點,接下來就要想辦法解決痛點。那麼如何解決痛點呢?當然是“下單了!”這時候就要突出自己產品賣點以及同等產品所不具備的功能。配合著總結出來的痛點進行宣傳,逐一突破。

要不然同樣是買,顧客憑什麼買你這家的。答案就是你的產品比其它的好,比其它的實用,性價比高而且還有折扣有禮品!可通過GIF動圖展示,增強親和力。

5、產品展示

一般的產品展示有細節圖和場景圖兩種表達方式。細節圖主要是用來突出產品的材質、面料、做工等等,由於很多網上的產品質量很差,所以很多顧客非常在意這些細節的地方。因此要突出細節,讓顧客放心的下單。

場景圖也一樣,網購最怕的就是收到貨品與實物不符。場景圖的目的就在於告訴顧客展示的商品是什麼樣,拿到手就是什麼樣,打消顧客的購買顧慮。

6、引導轉化

最後一項就是引導轉化,同第二點所說,在進行一輪宣傳刺激,限量多少個,折扣有期限明天就不是這個價啦等等,與之首尾呼應。在落地頁的尾端再次激發顧客的購買慾,打消購買顧慮,相當於是購買之前的臨門一腳,讓顧客產生急迫感,這個產品非買不可。

更多二類電商行業資訊,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或者搜索“二類電商資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