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人有二心時,她們這樣做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可謂千古傳唱,司馬相如以一曲《鳳求凰》引得卓文君與他私奔,面對司馬相如一貧如洗的家境,卓文君放下富家小姐的架子同司馬相如一起賣酒為生,後來司馬相如才名崛起,二人一生和美,白頭終老。

當男人有二心時,她們這樣做

但是,即使聰慧美麗如卓文君,也曾遭遇婚姻危機。

看過《鳳求凰》或者稍微瞭解點的都知道,卓文君出身富貴,父親是鉅商家資豐厚,自己才貌遠播,雖說新寡,求取者甚眾。而司馬相如,當時除了一點點才名以及長得端正,可以說是一無所有。看中了,卓文君義便無反顧的跟著司馬相如私奔而走,在一段時間的困苦日子後,提出了改變生活困境的建議,變賣自己的馬車首飾和司馬相如共同經營酒肆,並親自到櫃檯前賣酒。這樣一個聰慧美麗的女子,有勇有謀,肯跟著你吃苦,又能在生活事業上相幫扶,還與自己有共同語言,既能談詩詞歌賦又能洗手做羹,應該是所有男子夢寐以求的理想對象。

但是,人心易變啊。

相守幾年,司馬相如的才名被漢武帝所聞,於是應召入京。司馬相如在長安的日子過得如何,從司馬的受寵程度可推測一番,大抵是春風得意風光大好,有才名的英俊青年自然備受追捧,入眼的繁花無限。如此,一別幾年,說不定連卓文君的長相,司馬相如都要想一想才能記起。於是很自然的,某一天卓文君收到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文人連心有兩意都表達得隱晦,虧得司馬相如還記得卓文君聰慧。

聰慧的卓文君回了一首《怨郎詩》:“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道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據傳卓文君附文《訣別書》:“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至於如今傳唱的《白頭吟》不確定是否是卓文君的作品,但是其中的意思和卓文君的《訣別書》也很是相合:

皚如山上雪,蛟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徙徙。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幸好司馬相如渣得還不算徹底,妻子的書信喚起了昔日的恩愛,喚起了妻子不離不棄跟隨的情誼。

有卓文君這樣以真情愜意打動丈夫挽回丈夫心的妻子,自然也有強悍捍衛自己婚姻不願意與人分享丈夫的妻子。

吃醋的由來。

房玄齡,初唐名相,被李世民稱讚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去世時李世民廢朝三日配享太廟。而且和司馬相如不同的是,房玄齡出身顯赫,年少成名,任宰相十五年,女兒是王妃,次子娶公主,一生榮顯非常。這樣一個男人,只有一位妻子,並無妾侍。房玄齡本身怎麼想的已不可知,不過房玄齡老婆盧氏的善妒霸道卻是連唐太宗李世民都知道的。

當男人有二心時,她們這樣做

據傳有一日唐太宗賞了兩個美人給房玄齡,領回家後盧氏與房玄齡大打出手後把美人趕出府。李世民知道後想給自己的宰相出氣壓壓盧氏的霸道,指著“毒酒”讓盧氏選擇:領兩位美女回家或者喝了酒不用妒忌。盧氏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毒酒,雖然毒酒其實是食醋,但盧氏的決絕也讓唐太宗知道了盧氏對丈夫的“霸道”。而從此,吃醋也成了妒忌的代名詞。

不管怎麼說,房玄齡對妻子也是有十分情誼的,否則,男人真對你沒了情意,恐怕十萬匹馬也拉不回。有卓文君、盧氏求仁得仁最終好結局的,也有的是委曲求全甚至被拋棄的,比如苦守寒窯的薛寶釵,簡直是不忍說道的悲。說到此,不由想起了《鶯鶯傳》。

當男人有二心時,她們這樣做

對於《鶯鶯傳》,更多的人熟悉的恐怕是脫胎於《鶯鶯傳》的《西廂記》,而然不同於《西廂記》花好月圓的結局,《鶯鶯傳》講的是渣男張生對女子崔鶯鶯的始亂終棄,並且反汙衊其“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無恥的“自謙”: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之所以說這麼一個書上的人物,是因為據考證,張生就是元稹本人。哦,元稹就是寫下《鶯鶯傳》的唐代大詩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就是出自他手。

當年還是無名輩的元稹遇到表妹崔雙文,男才女貌,兩人自然而然的戀愛了,情真意切,少女身心俱付。後來元稹進京科考,初時或許還惦記著濃情蜜意中的戀人,然而初次科考落選後經過一件的準備終於考上留任京城,同年娶了三品大員夏卿的女兒葦叢,之前那位空有一腔柔情的表妹就此被拋下。值得稱道的是,崔雙文並沒有因為元稹的拋棄而自暴自棄或者鬱鬱而終,而是轉嫁他人,在元稹後來找理由再見面的時候也拒絕了他。而元稹或者意難平還是出於炫耀心理,以此為藍本寫下了《鶯鶯傳》。

面對男人的移情別戀,從古自今,女子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坐以待斃,聞君有兩意,古來相決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