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郭靖,和金庸小說寫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郭靖,是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的主角,他融合了"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和“左右互搏”三大蓋世武功為一體,遂翩然翱翔,武林尊為“天下第一俠士”,黑白兩道俯首稱臣,號令武林群雄,率領群雄守護著南宋襄陽城的前線邊境。

他的祖先是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一的地佑星”賽仁貴“郭盛,雖生於蒙古但祖籍山東。他曾是蒙古的金刀駙馬,一身射箭技藝天下無雙百步穿楊。他是鐵木真四王子的結拜兄弟,曾幫助鐵木真鐵騎征戰四方。

歷史上真實的郭靖,和金庸小說寫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三次華山論劍時獲得稱號“北俠"新五絕之一。

他生性單純剛直,重孝義、勤奮、愛國,具備一切金庸筆下最模範的俠義精神。

他用一生來徹底實現了"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一目標,他巨大的人格魅力也感染了他身邊的人,包括他的家人及《神鵰俠侶》的男主角楊過,無形中帶領他們走向正面的人生路、改邪歸正的康莊大道。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郭靖是怎麼一個人物呢?金庸寫郭靖的故事有歷史出處嗎?

歷史上真實的郭靖,和金庸小說寫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在北宋滅亡時,有一個叫作郭靖的義士,因為反抗金國強迫漢人削髮,強制穿著女真服飾而被追殺。他逃到江邊時眼見走投無路,於是選擇了投江而死,並說:“吾不忍棄漢衣冠”,歷史上的郭靖與成吉思汗無關,因不肯降金而投江自盡,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郭靖,也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主人公郭靖原型。

歷史上真實的郭靖,和金庸小說寫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根據《宋史-忠義傳四-郭靖》中記載,郭靖是四川嘉陵江一帶一個土豪的護衛隊首領,在當地也小有名氣。當南宋被金國佔領時,當地宋朝官員吳曦投降了金國,而郭靖和當地百姓卻不願意降金,於是他們捨棄田地房屋,帶領老人和孩子,順著嘉陵江遷徙。

歷史上真實的郭靖,和金庸小說寫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吳曦派出軍隊阻攔,想把這些百姓趕回家。郭靖對此悲憤異常,他對弟弟郭端說:“我們家世代都是大宋的子民。自從金人入侵我邊界,我兄弟二人不能以死報國,反而避難入關。現在又被吳曦驅趕回去,我不想捨棄漢人的衣冠。我寧願死在這裡,做趙氏王朝的鬼。”

歷史上真實的郭靖,和金庸小說寫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郭靖大義凜然的形象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倒是如出一轍,只是歷史上這位俠義之士死得太早;在他死後十幾年,成吉思汗才率軍西征。因此真的郭靖並不像金庸筆下的郭靖那樣風光八面,在蒙古大軍西征中立下的汗馬功勞更是子虛烏有。至於黃蓉則完全是虛構不切實際的,這樣寫是金庸為了演繹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而塑造的一個鮮活的虛擬人物。

歷史上真實的郭靖,和金庸小說寫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另外郭侃(1217年-1277年,字仲和,華州鄭縣(今陝西省華縣)人,蒙古帝國將領。其祖父郭寶玉,父親郭德海,皆成吉思汗手下大將。)應當是金庸創作的郭靖原型之一的靈感來源,郭靖在蒙古那段金刀駙馬的經歷,基本上跟郭侃是重合的。用郭侃經歷與郭靖的大義凜然塑造了金庸小說當中的郭靖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