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告訴你,如今NBA球員的整體水平要比八、九十年代強得多


數據告訴你,如今NBA球員的整體水平要比八、九十年代強得多

如今NBA聯盟的球風與八九十年代完全不同,而人們爭論的話題便是“如今聯盟的球員實力更強,還是八九十年代的球員實力更強?”看到多數的理由都是很片面的,說服力並不是很足,接下來我就將以數據來分析哪個時代的球員實力更強。

NBA球員數據中有個非常重要的數據叫作“球員效率值”(PER),目前最全權威的球員效率值計算體系則是有霍林格創建的,其計算體系可以客觀反映球員在所處年代的效率值,各年代間的球員之間可以進行相互比較。為了立證這一點,則是展開其公式進行解析。

“球員效率值”公式為:


數據告訴你,如今NBA球員的整體水平要比八、九十年代強得多

而其中標註“factor”,展開的計算公式則為factor=(2/3)-(0.5*(lgAST/lgFG))/(2*(lgFG/lgFT)),其中lg表示聯盟助攻數,依次類推。而該是一個聯盟數據,由公式可見,命中率越高,factor數值越大;出手次數越多,factor數值越小,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助攻次數越多,factor數值越小,可見factor衡量的是當時聯盟的運動戰得分能力及單打能力。

而標註的"VOPTO"=lgPTS / (lgFGA - lgORB + lgTO + 0.44*lgFTA),其中都是由聯盟數據組成。

從我個人角度而言並不是很瞭解其中的緣由,但是計算公式中涉及了大量的聯盟數據,球員的效率值是以當時聯盟數據為基準計算出來的,好比於聯盟整體崇尚進攻,球員必須相應打出出色的進攻才能使得自己效率值得到很高的數值,因此霍林格體系的“球員效率值”反映球員在所處年代的效率值,各年代間的球員之間可以進行相互比較。

接下來,我將拿出NBA歷史上效率值排在前50的球員,盤點出各個年代的球員,最後以排位的高低及球員的數量進行比較分析。

數據告訴你,如今NBA球員的整體水平要比八、九十年代強得多

從圖中可見,藍底和紅底標註的是完全所屬2000年之後的球員,總共有30人,而屬於2000年之前範疇的(包括像奧尼爾這樣處於1990-2010年之間)有20人,2000年之後的球員則是佔到60%,可以這麼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時期聯盟球員的整體水平並不如2000年之後的整體水平。

但2000年之前的喬丹、奧尼爾、張伯倫仍排在效率榜單的前列,側面反映出了當時他們在聯盟中的極強的統治力,同時證明了一點這些傳奇球星曆史地位目前為止還是無法撼動的!

而圖中紅底標註的則是2010-2020年代的球員,其中有21人,佔到了42%,相比其他年代球員的數量要多得多,因此可以說如今聯盟球員的整體水平處於最高峰!

你可以說現在的球員比不了喬丹、奧尼爾,但是你要承認現在聯盟球員的整體水平要比喬丹那個年代高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