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大酒局,稍有不慎,屍骨無存!

第一鴻門宴

古代三大酒局,稍有不慎,屍骨無存!

話說項羽不喜劉邦先佔關中,又聽說劉邦欲在關中稱王后,更是大怒。謀士范增識見不凡,他對項羽說,劉邦早年在山東一帶時,“貪於財貨,好美姬”,活脫脫一暴發戶的形象,不足為慮。而在關中,劉邦“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范增認為 劉邦已有“天子氣”,宜早下手把他除掉,否則後患無窮。

在張良和項伯的暗地斡旋下,項羽沒有立即攻打劉邦,而是擺下了一桌酒席宴請劉邦。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這是另一場雙龍會,但參與者卻比煮酒論英雄那場酒局要多,發生的年代也要早三百年。鴻門宴是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強強對話,一時風雲際會,楚漢群雄,龍驤虎步,聚於新豐鴻門。

這鴻門宴簡直是一部高潮迭起、扣人心絃的現代電影。太史公就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他的《史記》在細節方面的描述十分精彩,從項羽和劉邦的出場、退場,到席間各種人物的對話、神情、動作,甚至坐位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整個鴻門宴的過程,跌宕起伏,險 象環生,劉邦屢屢處於危局,卻次次能化險為夷。歷史上對鴻門宴向有三起三落之說。

古代三大酒局,稍有不慎,屍骨無存!

第一起,是“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接連暗示項羽下令殺劉邦,氣氛極為緊張。結果“項王默然不應”。二起是范增見原定計劃無法執行,於是叫項莊舞劍助興,伺機刺殺劉邦,空氣再一次緊張起來。三起是樊噲撞倒守門衛士而入帳,“披帷西向立 ,眥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這樊噲簡直就是一巨靈神模樣,樊噲闖帳要比戲裡的春草闖堂可要生猛太多。樊噲後來說了番慷慨激昂的話,對項羽予以斥責,說的項羽"未有以應"。這時情節發展到高潮,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有三起,必有三落。劉邦的絕處逢生,全在這三落之中。一落是項莊舞劍,本來意在沛公,不想項伯出面與之對舞,救了劉邦。二落是項羽對樊噲闖帳,不僅不怒,反而稱為“壯士”,這個時候項羽還“英雄識英雄,猛將愛猛將”呢。項羽讓樊噲喝酒、賜生彘肩,被他斥責一頓之後心裡慚愧,還給樊噲賜了坐。三落是劉邦以“如廁”為名而逃席而遠遁。

如果歷史真是一場戲,如果大路是這場戲的導演,大路寧願在這場酒局的結尾處安排虞姬和戚夫人二人表演雙姝對舞,必然美不勝收。然而,成王敗寇這種政治博弈向來兇險無比,再美的歌舞昇平也不過是假象而已。

第二煮酒論英雄

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裡最為精彩的內容之一,曹操劉備二人此次雙龍會。

古代三大酒局,稍有不慎,屍骨無存!

劉備歸附曹操後,每日在許昌的府邸裡種菜,以為韜晦。用張飛這個粗人的話講,就是“行小人事”。劉備乃當時豪傑,雖手下將不過關羽張飛,兵不過三千(當時大都已被遣返),但一向“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裡說劉備“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意思是:他與劉邦類似,天生就有領袖氣概。劉備和劉邦一樣,都不是屈居人下的將兵之才,而是領袖群倫的將將之才。曹操何等人物,遍識天下英雄,當然對劉備有很透徹的瞭解。他自然也知道,一旦羽翼豐滿,劉備將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對手。

這場酒局,遠不是那種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歡聚,分明是一場政治試探和政治表態的會面。一見面曹操就問劉備:“你在家做的好事!”劉備當時已經暗受衣帶詔,當即嚇得面如土色。接著曹操拉著著劉備的手走到後院,說:“玄德學圃不易。”劉備才放下心來。曹操 的耳目遍佈朝野,劉備每天做些什麼他當然清清楚楚。這兩位,一個暗地裡參加了反曹地下組織,另一個則派人每天監視對方行蹤,都是權謀機變之輩。

二人以青梅下酒,酒正酣時,天邊黑雲壓城,忽卷忽舒,有若龍隱龍現。曹操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曹操實乃不世出的絕頂人物,這一番話,看似描述龍之變化,目的是說“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顯然,這是他的一番自我剖白,借物詠志。當然他也下了一個套,試探在劉備眼裡,什麼人能縱橫四海,比得上我曹操。劉備接連指出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和劉璋等地方豪強,都被曹操一一否決。劉備這個回答應該給滿分,因為當時是個人都會如此回答。這樣曹操也就認為劉備見識一般,和常人無異。接著曹操給出了當世英雄的標準,他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劉備繼續裝傻,問:“誰能當之?”曹操指了指劉備,後指了下自己,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當時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劉備裝作受了驚嚇的樣子,筷子掉到了地上:“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曹操笑著說:“丈夫亦畏雷乎?”劉備說:“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將內心的驚惶,巧妙的掩飾過去了。

古代三大酒局,稍有不慎,屍骨無存!

此次酒局堪稱雙龍聚會。從曹操的“說破英雄驚殺人”到劉備“隨機應變信如神”,可謂步步玄機。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態,雄霸天下之志表露無疑。而劉備隨機應變,進退自如,也表現出了一世豪傑所應有的技巧和城府。這一場政治交心,雙方都是贏家。

第三江東群英會

同學們還記得中學課本里學的《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幹中計》一文吧?

卻說周瑜在帳中正與眾將議事,聞蔣幹來訪。當即命眾將依計行事。蔣幹打扮得象個世外高人,“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來”。一見面,蔣幹問道:“公瑾別來無恙!”這一句既是問候,又道出蔣幹與周瑜原有一番舊誼。周瑜直截了當:“子翼辛苦,難道是為曹操做說客嗎?”蔣幹立刻裝作很“愕然”的樣子,說:“你我分別那麼久,我特來和你來敘舊,怎麼能說是當說客呢?”周瑜笑著說:“雖然比不上師曠那麼聰慧,但聞絃歌而知雅意啊。”蔣幹裝作很惱怒的樣子,說:“閣下待故人若此,我當告退!”蔣幹心說,老同學了你還跟 我來這一套,於是他裝作很有性格的樣子,轉身就要走,被周瑜攔住。

古代三大酒局,稍有不慎,屍骨無存!

之後周瑜大擺筵席,並禁止在席間談論曹操與東吳軍旅之事。周瑜曰:“吾自領軍以來,滴酒不飲;今日見了故人,又無疑忌,當飲一醉。”說罷,大笑暢飲。座上觥籌交錯。接著周瑜領蔣幹參觀了東吳軍營的精兵強將。周瑜裝醉大笑道:“想周瑜與子翼同學業時,不 曾望有今日。”蔣幹說:“以老兄高才,實不為過。”瑜拉著蔣幹的手說:“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言罷大笑。蔣幹面如土色。飲至天晚,點上燈燭,周瑜舞劍作歌:“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歇罷,滿座歡笑。

蔣幹被老同學今日的功成名就刺激的夠嗆,倒也絲毫不敢提及遊說周瑜投降曹操的事。這時他忽然擔心起來,責備自己當時怎麼在曹丞相面前把話說的那麼滿,回去怎麼也得有個交代呀。管不了那麼多了,總得有點收穫回去。於是他劍走偏鋒,就有了晚上偷聽、盜書等宵小行為。後來曹操果然中計,斬了水軍首領蔡瑁、張允。

古代三大酒局,稍有不慎,屍骨無存!

說到底蔣幹原本想拉老同學下水,想踩著老同學的肩膀在曹操麾下步步高昇,沒想到反過來讓老同學周瑜給自己放了把鴿子。商場裡還有個說法就是“殺熟”,你總是老同學長老同學短的掛在嘴上,OK,看在多年的情份上,今天我不滅你一道也說不過去。於是乎,一 個勸降不成,便試圖以雞鳴狗盜之術盜取敵方機密。另一個則將計就計請君入甕。這赤壁之戰,蔣幹也算為東吳立了件大功。

本來長相有點仙風道骨的蔣幹,後來在戲裡成了鼻樑上貼了塊白膏藥的角色,人也變得鼠裡鼠氣的。這一切,都是讓他那個老同學害的。反過來,他的老同學周瑜,在酒局中表現出非凡的氣魄、風度和智謀,這次群英會酒局,也就成為千古佳話。

古代三大酒局,稍有不慎,屍骨無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