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很聰明卻不富有?


人們的收入差異在多大程度上與智商有關?

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對成千上萬的政治家和公司高管進行了上述問題的調查,大多數人的猜測在25%左右,甚至50%。但調查數據顯示的影響要小得多:大約只有1%或2%。


那麼,如果智商只是成功的一個次要因素,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將低收入者與高收入者區分開來呢?或者正如俗話所說:聰明的人為什麼不一定富有?

為什麼你很聰明卻不富有?


這個問題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儘管個人際遇與運氣起到很大的作用,但赫克曼認為,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個性。他發現,一個人經濟上的成功與其責任心有關,而責任心是一種以勤奮、毅力和自律為特徵的個性特徵。

為了驗證這個結論,他和同事們測試了四組不同的數據,這些數據包括英國、美國、荷蘭的數千人的智商分數、標準化測試結果、學習成績和性格評估,同時還包括收入,犯罪記錄、體重指數和自我報告的生活滿意度等。後者是對人們進行了數十年的跟蹤的數據採集結果。

研究發現,與原始的智商分數相比,該分數和成就測試結果對成年人的成功的預測準確度更高。這似乎令人驚訝——因為它們衡量的並非同一件事,至少不完全是。該分數不僅反映了智力,也反映了赫克曼所說的“非認知技能

”,比如毅力、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作能力——換句話說,責任心。


為什麼你很聰明卻不富有?

詹姆斯·赫克曼


赫克曼認為,成功不僅取決於天賦,還取決於後天培養的技能。他的研究表明,童年時期的干預是有幫助的,因為責任心比智商更有可塑性。人的開放性等包括好奇心在內的廣泛特徵——也與考試得分和等級有關。比如《自然 -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對1000名新西蘭人進行了為期30多年的跟蹤調查後得出結論:在孩子三歲時進行的語言、行為技能和認知能力測試可以預測誰最需要福利、誰最容易犯罪、誰最容易患慢性病。

當然,並不是說人的智商不重要。智商為70的人認為很難做到的事,智商為190的人做起來可能輕而易舉。但是赫克曼說,許多人找不到工作是因為他們缺乏在智力測試中無法衡量的技能,比如他們不知道在面試中如何表現得有禮貌;經常遲到或穿著不得體;或者在工作中他們明確表示只會幹最低限度的活。

赫克曼希望他們的研究能夠幫助澄清複雜的、經常被誤解的能力概念。即使是旨在評估天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智商測試,似乎衡量的也不僅僅是智力。在2011年的一項研究中,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家安吉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發現,

智商分數也反映了考生的積極性和努力程度。勤奮上進的孩子會比同樣聰明但懶惰的孩子往往會更努力地回答難題,因此其智商測試得分有較高。


為什麼你很聰明卻不富有?


在學校裡個性或性格特徵是很難傳授的。首先,我們無法確定,性格特徵是否越多越好。比如智商越高當然就越好,責任心也是如此。但性格研究人員認為,中庸最適合其他性格特徵,既不至於太內向以致不能交流,也不會太外向以致不能閉嘴傾聽。

但以上這些與經濟學有什麼關係呢? 作為芝加哥大學人類發展經濟學中心的創始人的赫克曼說,“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改善人類的福祉,福祉的一個主要決定因素要歸結為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