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代?看互聯網發展下的“代經濟”

“代經濟”其實並不是一個新鮮詞,在我國的古代社會就有給人代寫書信的業務,算的上是“代經濟”的雛形。如今,“代經濟”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從早期的海外代購,司機代駕,到現在的“代喝奶茶”、“代排隊”、“代養寵物”,各種服務可謂五花八門,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代不了的。


萬物皆可代?看互聯網發展下的“代經濟”


資源再配置催生下的“代經濟”

從本質上看,“代經濟”無非是依託於互聯網高速發展下的資源再配置。總體來說,人們願意為花樣繁多的“代經濟”服務買單,無非是為了解決以下幾類的問題。一、效率至上型。花錢買時間,把專業合適的事交給專業合適的人做,既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效率。例如我們常見的“閃送“、”外賣“以及”代做PPT“等服務都屬於這一類型;二、降低成本型,用低於市場定價的錢買到所需要的商品,如“代購”,“代訂酒店”等。買家節省了錢,賣家賺到了錢,可謂雙贏。三、情感需求型。在理性消費服務之外,感性消費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例如”代陪診“, “代逛街”甚至還出現了具備時代特色的“代相親”服務。


萬物皆可代?看互聯網發展下的“代經濟”


資本青睞下,品牌紛紛入場“代經濟”

從凡事“親歷親為”到如今的“分身有術”,“代經濟”的盛行反映出市場的剛需,成為又一個市場新藍海,這也成功吸引了資本的注意。在此背景下,眾多以代消費為主題的創業項目紛紛入場,市場大小品牌林立。有消息稱,以提供最後一公里的快消品銷售、代買和配送服務的移動電商平臺”即買送“在創業初始就獲得了1500萬元的天使投資。而提供同城代送件、代取件、代送花、代買商品、甚至代排隊、代掛號服務的互聯網平臺”UU跑腿“已經獲得了高達2億元的B輪融資,據瞭解,投資方為東方匯富、匯德豐以及因諾資產。無論規模大小,這些”代經濟“品牌對其市場前景均充滿了信心。某陪診業務甚至宣稱:只要解放1%的人,代人陪診的市場”錢景“就不可限量。


萬物皆可代?看互聯網發展下的“代經濟”


是消費升級還是懶人狂歡?

儘管“代經濟”業務如火如荼,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但在支持的同時,也不乏一些反對的聲音。其中最被業內外人士認同的一種觀點是:“代經濟”的發展會催生人們偷懶的意識,甚至會批量製造懶人。例如前段時間大熱的垃圾分類規定推出後,嗅覺靈敏的商家立即推出了“代扔垃圾“的業務,很多認為垃圾分類很麻煩的人立刻投入了其懷抱,這樣一樣不僅無法真正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而且會染上”懶“病,這讓人不無擔憂。


萬物皆可代?看互聯網發展下的“代經濟”


此外,“代經濟”的盛行也讓一些遊走在法律邊緣的商家伺機而動,例如代催賬、代報復、代罵、代考、代刷流量的行為,打著法律的擦邊球,有損個人誠信的同時,還極大地破壞了市場秩序,讓人不得不防。

儘管大家對“代經濟“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在互聯網發展和市場剛需的雙向推動下,“代經濟”確實以不可阻擋之勢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體來說,“代經濟”的盛行是大勢所趨,迎合了市場的消費需求,同時隨著“代經濟”的發展壯大,讓社會分工更加精細化,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增加了就業機會,對於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於“代經濟“,不能誇大其優點,也無需放大其缺點,規範當前市場秩序,並制定針對性的法律法規,讓“代經濟”以健康的形態發展,才能有效發揮這塊市場新藍海的最大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