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政治應該先從哪門課程開始複習?

一、政治總共有哪幾部分?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約佔24%  

一般簡稱馬原,由三部分組成: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其中政經和科社部分只考查選擇題,馬哲包括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唯物史觀四部分,既考查選擇題又考查分析題,因此重點是馬哲,同時難點也是馬哲,概念抽象,觀點難懂,複習過程中需要多花費一些精力。  

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約30%  

一般簡稱毛中特,從科目名稱可以看出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毛澤東思想,一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特理論部分又分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總體佈局和實現條件。其中考查重點是中特理論部分,尤其是總體佈局部分是重中之重,這部分內容隨著中央新精神、新思想的變化而變化,時政性很強,需要大家識記的內容較多。  

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約14%  

一般簡稱綱要,分為三個歷史時期: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這門課程知識點瑣碎,選擇題考查的較細,分析題則考查的比較宏觀,容易考查數年事件。因此,大家在複習過程中不僅要注意細節,而且要以時間為線索,從宏觀上把握各個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並且將其相串聯,同時著重把握整數年事件的相關知識。  

4.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約16%  

一般簡稱思修法基,由三部分組成: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注重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同時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其中,道德教育是傳統重點,法律教育部分在逐漸的去專業化,使其更加有利於非法學的考生。  

5.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約16%  

一般簡稱時政及當代,其中時政只考查選擇題(單選第15、16題,多選第32、33題),當代只考查分析題(第38題)。時政除了考查4道選擇題外,還會滲透到其他科目中進行考查。因此,在看到重要時政時,一定要注意這些時政最有可能與哪個科目相關,可能會如何考查,平時要加強這方面的鍛鍊。  

二、複習順序  

面對繁多的內容,複習順序顯得格外關鍵。這就好比初看漫天繁星,感到雜亂無章。一旦瞭解了星辰的基本佈局,按順序觀看,你會驚歎於自然的井然有序。複習考研政治也是這樣。那麼問題來了,政治課之間的基本佈局是怎樣的的?  我們都知道考研課程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其實,課程看似繁雜,其實它們合起來基本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的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形成了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待中國近現代史就形成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馬克思主義分析中國的倫理法律問題形成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不難看出,馬克思主義是貫穿所有課程的。每一輪的複習順序就建議先複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再複習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最後複習另外三門課程。這樣複習,既把握了政治課的主線,又突出了考試重點(馬原和毛中特)。  

 

「考研政治」政治應該先從哪門課程開始複習?

三、複習方法  

單單理順了複習順序還不夠,還要選對複習方法。剛才說了,政治課是哲學社會科學的內容。它的內容決定了它的複習方法。哲學社會科學內容的普遍特點是有骨有肉。所以正確的複習方法是:第一輪把書讀薄,第二輪把讀薄的內容想厚,第三輪把重點內容想透。  

第一輪把書讀薄,指的是梳理出教材的骨架。例如,馬原理辯證法有20多頁內容,如果你能看到這裡面其實就是兩大特徵+三大規律+五對範疇+四對方法,就表明你梳理出了教材骨架。當然如果不知道怎麼梳理,建議報一個輔導班,老師會幫助你梳理出教材的骨架。  

第二把讀薄的內容想厚,就是對著骨架能說出基本內容。仍然接著上面的例子,如果能說出兩大特徵聯繫和發展,並進一步想出聯繫的特點、發展的實質,基本上就算是把想厚了。  第三輪把重點內容想透,就是把可能的考點理解透徹。哪些是可能的考點,如果同學們有時間,可以自己根據前幾年試題尋找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