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虛與靜”

致虛極,守靜篤

致,是達到的意思,虛,就是“空”,就是“無我”的狀態。

極,是廓然大公,毫無保留。

守靜篤,是內心純乎天理,沒有一絲私慾,這裡的靜,不是安靜,槁木朽灰,是內心純乎天理的一種狀態。

陽明先生說,天理既然不動,

循理,則雖酬酢萬變,而未嘗動也;從欲,則雖槁木朽灰,而未嘗靜也。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當達到了無我、內心純乎天理的狀態,我們就能體悟萬物運行的內在機理,即是天理。

復,復性,萬物從產生,到消亡都是依據本本性在運動,當我們洞悉了支配萬物運作的背後的本性,也就明白了天道。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日靜,靜曰覆命

世間萬物皆因性而作,最終皆復於性,就像樹葉生於樹根,最後落葉歸根;波濤生於水,最後迴歸於水一樣。只有復性之後,內心才能真正達到純乎天理的狀態,達到了純乎天理的狀態,也就實現了覆命。

命者,性之妙也。性猶可言,至於命則不可言矣。

《易經》中說: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我們修身悟道,必須從“窮理”開始,窮理之後,才能“儘性”,最終達到“覆命”。我們都知道做人要孝順,但為什麼要孝順父母?因為這是人的本性的需求。這必須通過我們向內的體悟,才能得到答案。外求是得不到答案的。聖人其性湛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物至而能應,這才叫儘性。當我們“儘性”之後,就會以性接物,全然無我,這就是“覆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