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改劇下一“戰”在哪?去年《陳情令》捧紅肖戰,今年同題材口碑不佳

前有 " 鎮魂女孩 ",後有 " 博君一肖 ",這兩大粉絲團體的出現,讓不少人看到耽改劇的力量。這兩部劇帶紅的 4 位藝人也因此躋身一線。

耽改劇也被不少影視公司視為爆款捷徑,可今年播出的《鬢邊不是海棠紅》《成化十四年》等,話題度卻很一般。在黃曉明和尹正飾演的《鬢邊不是海棠紅》中,不少粉絲吐槽,雖說得 CP 者得天下,可這對 " 老年 CP" 真的嗑不下啊。

不過,翻了翻接下來的 60 部耽改劇目錄,不得不說一句,市場在收割女性向粉絲時,還是要 Get 到耽改劇真正吸粉的關鍵。

爆款劇走紅,助推演員流量直線飆漲,這一連鎖反應,正是時下影視圈耽改劇(改編自耽美小說的影視作品)風頭正盛的原因。據業內人士透露,面對這樣 " 燙手 " 的市場紅利,許多影視公司和製作團隊紛紛入局," 單是 2019 年已知售出版權、備案、開機、殺青的耽改劇數量總計應該有六十餘部了 "。

影視圈嗅著行業的紅利,形成新的創作趨勢,是很正常的市場行為。然而從耽美到耽改的路上,還有多少禁區需要規避?如何照顧好原著粉和新觀眾之間的心理平衡?如何讓大眾接受這原本小眾的藝術設定?這些都是改編者需要給出的答案。

耽改剧下一“战”在哪?去年《陈情令》捧红肖战,今年同题材口碑不佳

為何 " 井噴 "?與女性觀眾助推有關

2018 年,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奇幻劇《鎮魂》,一手捧紅了朱一龍、白宇兩位主角;2019 年的夏天,另一部爆款古裝劇《陳情令》的熱播,也讓肖戰、王一博躋身一線流量明星陣營 …… 這些話題熱劇都指向一個類型:耽改劇。

耽改劇的爆紅,讓很多影視公司嗅到了風向,不少影視公司加大了對耽改劇的佈局。據業內人士透露,截至 2020 年初,已經籌備、立項或者還在拍攝中的耽美小說影視化作品應該有六十餘部,比如《殺破狼》、《二哈和他的白貓師尊》、《偽裝學渣》等。" 還不包括正在同檔期播出的《鬢邊不是海棠紅》《成化十四年》等耽改劇。"

" 這類作品本身以及參演演員的頻頻走紅,讓行業看到了它的市場紅利,於是影視公司紛紛入局,這是一個市場的選擇。" 除了市場的主動引流外,資深影視人謝曉虎也認為,大量女性觀眾對於耽改劇的青睞,助推了市場的選擇。" 耽改劇的受眾多為女性,而且這個群體的基數很龐大,俗套的言情劇已不能引起這些女性觀眾的喜愛,耽改劇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部分觀眾的喜好空白。"

雖然國內耽改劇的出現較晚,但發展速度卻毫不遜色,如過江之鯽般入局的影視公司們,都期望分一杯市場的羹,一時間這個此前被行業視為 " 小眾 " 的類型,逐漸走到了市場的主流位置。

耽改剧下一“战”在哪?去年《陈情令》捧红肖战,今年同题材口碑不佳

如何 " 脫耽 "?得兼顧原著黨和普通觀眾口味

即便如此,耽改劇依然面臨比其他影視劇類型更艱難的生存環境。" 耽改劇的很多原著雖然都有熱度,但因為題材敏感,它在影視化的過程裡,需要規避很多風險,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的。" 劇評人李永傑直言,拿之前大火的《鎮魂》、《陳情令》來說,它們的改編,最重要一點便是剔除和改造原著耽美小說裡的 CP 關係。" 雙男主之間不是兄弟情就是知音,並且整個故事還需要擴充非情感線的內容等。"

但很多耽美小說都有很強的原著 " 黏合度 ",改編的力度沒有掌握好,就容易引發原著黨的牴觸。" 就像正在播出的《鬢邊不是海棠紅》,這部劇製作其實是很用心的,而且還打著耽改劇的標籤,理應是能爆紅的。但卻並沒有獲得原著黨的認可,原因就是它在改編原著中的 CP 關係同時,增補了兩位男主角的個人情感戲,如果沒讀過原著小說,甚至可能完全看不出所謂耽改痕跡。"

李永傑總結說,並不是所有的耽美小說都具備影視化的基礎," 很多原著情感線單調,故事內容也比較空洞,而且即便有影視化的可能,也需要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既做到消除原著粉絲的怨氣,還要兼顧普通受眾的內容需求,這種雙重壓力,也是造成耽改劇生存環境狹窄的一個原因 "。

耽改剧下一“战”在哪?去年《陈情令》捧红肖战,今年同题材口碑不佳

聲音:市場良莠不齊怎麼破

耽改劇本身就是一種小眾文化的影視化,如今卻呈現了過熱狀態,雖然市場還沒有明顯的反彈走勢,但諸如《鬢邊不是海棠紅》、《成化十四年》等耽改劇的口碑和關注度的下滑,也佐證了整個市場良莠不齊的現狀。

" 時下的市場環境,給予耽美題材的寬容度是有限的,為了不觸碰敏感紅線,耽改劇的格局原本就狹窄,而大量影視公司的追捧,想趁熱打撈市場的紅利,作品的質量難以保證。" 道和影視總經理曉楓認為,大量質量不一的同質化作品出現,也非常容易導致觀眾的審美疲勞。

雖然從市場紅利上來看,耽改劇是收穫爆款的機會," 但它的基礎其實是不牢靠的,因為這類題材始終還是具有敏感性,一旦扎堆現象導致整個市場口碑惡化,那麼這類題材離政策性管控的節點也就不遠了。" 曉楓表示,從大環境來說,目前耽改劇主要集中在網劇領域,但近年來網劇市場的管控其實並不寬鬆," 一旦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那麼就像之前管控穿越劇、古裝劇的思路一樣,‘限耽令’也會成為揮向耽改劇的一個大棒 "。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