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看他對待別人落魄的樣子

01

香港詞作家黃霑,50歲那年,諸事不順,相戀多年的女友林燕妮離他而去;投資的電影公司經營失敗,負債累累;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寂寞孤獨。

一天,他在家就著一碟花生米借酒澆愁,黃永玉突然來訪,他腋下夾著幾幅捲起的畫。

黃永玉坐下後,拿了一顆花生米,說:“失去心愛的女人和錢財,都可以追回來,可人一旦身體上哪個零件壞了,就不是花錢能解決的。”

隨後,他將拿來的幾幅畫交給黃霑:“這些畫還能賣些錢救急,我只有這些了,若是不夠,我再想辦法。”

黃霑很是感動,他起身,把酒杯摔了個粉碎:“從今以後,我再也不借酒澆愁了。”

在黃永玉的幫助下,黃霑走出失戀的陰影,重新投資的公司漸漸起色,只用兩年時間,就還清所有的債務。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不僅要看他如何對待得志的人,更要看他如何對待落魄的人。

得志的人,處在人生最高處,願意錦上添花,是人之常情。

落魄的人,處在人生最低處,麻煩纏身,為別人能提供的價值甚少,此時你願意對他好,才是真正的人品體現。

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看他如何對待落魄的人就知道了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看他對待別人落魄的樣子

02

我認識的一位前輩王叔,早年做五交化生意時,和一個供貨商合作很愉快,時間久了,對方就先給他供貨,等貨賣完後再付錢。

有好幾個代理商,也享受和王叔一樣的待遇,大家在這樣的氛圍裡,互相支持,互惠互利,從沒有發生過賴賬的事情。

幾年後,那個供貨商因為經濟糾紛,捲入一場官司,最後鋃鐺入獄。

消息一出,同行代理商紛紛賴賬,對賒賬一事閉口不提。只有王叔一個人,主動拿著欠款,親自上門送到供貨商家屬手中。

王叔說,別人落魄時,雖然幫不了對方大忙,但不落井下石,盡到最基本的義務,卻是能做到的。利益可以丟,但人品不能丟。

一個人對待別人落魄的樣子,最能暴露他的本性。

當一個人弱到讓別人毫無戒備的程度,他周圍的人便會撕掉平日裡刻意偽裝的面具,展現出最真實的自己,以最本能的態度來面對他。

如何對待落魄的人,如同大浪淘沙,走的人都是假的,留下來的,才是最真、最值得交往的人。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看他對待別人落魄的樣子

03

北宋大畫家李公麟,是蘇軾的好朋友,他們書畫往來,飲酒唱酬,李公麟還為蘇家畫過家廟的神像。

然而,當蘇軾第二次遭貶南遷,攜眾弟子和家人出京時,路遇李公麟,李公麟騎在馬上以扇掩面,裝作不認識。大家看他變臉之快,都很憤怒,蘇軾也很心寒。

他的這一舉動,激怒了另一個畫家晁以道,他將平日所藏李公麟的畫全部送人,一件不留。

黃庭堅做得更絕,當場盡毀李公麟的所有畫,棄之於途。

以利相交,是小人的德行。一個人如果在別人得志時巴結逢迎,在別人落魄時落井下石,這樣的人,即便學富五車,也會遭人唾棄。

沈宗畸是清末京師“四大才子”之一,因為不願意屈從權貴,晚年生活困頓,連吃飯都成問題。

他的朋友陳昭常曾給他送來一袋大米,並經常看他。後來,陳昭常被人陷害,捲入一場官司。沈宗畸拖著病體,利用自己的人脈,為陳昭常洗冤。

有人勸他,陳昭常的案子很嚴重,不要因此連累自己。沈宗畸說,自己落魄時,陳昭常救了自己;現在陳昭常落魄了,自己理當捨身相報,即使救不出他,也要盡力。

最後,在沈宗畸等人的幫助下,陳昭常得以脫險。

在人生最困頓的時候,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救你生死間,這才是值得深交的真朋友。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看他對待別人落魄的樣子

04

曾有部劇的臺詞很火:看人,要看他人品最低處。

看一個人如何對待別人落魄的樣子,就可以看到他的人品最低處。

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友情處在平等的位置時,每個人都是好人;但如果有人落魄,平衡的天平被打破,可能傷及利益時,人品便高下立見。

那些在別人落魄時,仍能伸出援手的人,往往內心善良,人格獨立,他們不會因為朋友身份地位的變化,而改變對待朋友的態度。

真誠與正直,是刻在他們骨子裡的。

在別人落魄時,不逃避、不嘲笑,始終保持善意的人,請一定要深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