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種、新技術”,珙縣蠶桑生產正當時

4月9日,記者從珙縣農業農村局獲悉,珙縣通過強化科學管理、強化技術支撐和強化需求保障助力春季蠶桑生產。

“今年,我們將優選推廣春蠶新品種,全面替換和優化原有老品種,讓5A以上高品位絲的蠶繭比例提高到85%”,珙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較以前的品種相比,新推廣的芳繡×白春、川山×蜀水等新品種,抗性強,好飼養,具有絲長,纖度均勻、生絲品位高的優勢。”

記者瞭解到,珙縣一年四季都在養蠶,分別是春蠶、夏蠶、正秋蠶、晚秋蠶,但為了讓蠶農充分利用桑葉、勞力、設備,獲得理多更好的收益。珙縣推行多批次滾動養蠶、自動化上蔟等技術,將每年4批次蠶增至8批次,單產效率提升10%。

“傳統的熟蠶營繭方式是:蠶兒老熟後,蠶農一條一條地捉到蠶蔟上,一張蠶種有20000多條蠶,每條都捉一次,工作量大,勞動生產率低。通過專家研究,利用熟蠶的向上性,趨光性,將熟蠶營繭蔟具懸掛於熟蠶上方2——3釐米處,讓熟蠶自己爬到紙板方格蔟(熟蠶營工具)上,每條熟一個格,一條熟營一粒繭,這樣,省工省力,好繭率高,質量好。”珙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珙縣農業農村局還通過梳理公佈近三月降雨情況和桑樹田間管理黃金時段,指導群眾分散勞作,開展田間管理活動;組建蠶桑技術指導流動隊18支,通過微信、電話為新養蠶戶、貧困戶提供桑樹管理、小蠶共育等“一對一”指導服務;鼓勵農資經營店開通“便民服務直通車”,引導蠶農通過網絡平臺訂購農藥、化肥;推廣桑蠶養殖保險,指導蠶農投保。

目前,已配送蠶種5.6萬張,投保54.8萬元,預計今年春季生產蠶繭6.66萬擔、產值7.14億元。

本報記者 朱夢蝶

審核:楊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