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將是放水的最後一年,並不是空穴來風,極有可能是真的

① 有人問,不是過線就可以嗎?還能控制人數?


每年過線多少人,其實是取決於司法部,分數是假的,司法部會根據當年情況統一加分或降分控制通過人數,換句話說,你只要把身邊的人幹掉,你就可以過。現在不公佈真題和答案,司法部更是想讓多少人過,就讓多少人過。




② 很多人會疑問,律師那麼少?每年不是有很多人過法考嗎?


是的,就那麼少,首先,過法考的人不是很多,畢竟這個證還是有那麼難;其次,很多人過了法考去公檢法,或做法務,選擇做律師的還是不多。


最後,律師事務所目前不是很成熟,模式比較老舊,新人進去待遇不好,年輕人壓力大,所以很多人轉行,但近幾年律所在變化,有些規模大的還挺好的。




③ 司法部都說要擴充,那肯定得放水,但問題是到底放水到哪一年?


答案是:今年,2020年是最後一年,至少從上面司法部的《改革綱要》看是這樣的,後面有沒有新的政策不知道。


要注意的是,其實2022、2021年過的人不應該算在計劃內,因為就算你2022年過了,來年才能領法考證,也就是2023年,律師證還要找律所掛一年才有,所以,最快應該是2024年你才算一個律師。




④ 關於時間的說明:每年9月和10月考試,11月出成績,次年4月才能領到法考證,立刻去掛證實習也要在隔一年的4月才能有律師證。


同理即使你2021年過了,也要在2022年才能拿到法考證,最快也要2023年才能拿到律師證。

所以按照司法部的計劃,應該是在2018、2019、2020,這三年放水。


剛好也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考生銜接上,這幾年過渡期平穩過渡。(“新人”是2018年入學上大一,他們大三可以報名的時候剛好2020年)


按照我們統計的結果也是這樣的,2018、2019兩年總體通過的人數比要之前司考時代要多百分之50左右。但題目並沒有簡單,反而越來越活,比之前有難度,很多考生考完就說“肯定掛了,很多都沒見過,會的點也猜不到竟然還可以這樣考”

但客觀題成績一出來,過線的人很多,之前覺得不過的大部分都過了(我說的是大部分),甚至有些人刑法民法都沒複習,憑藉往年基礎,考前跟我背背小法和訴訟就過了客觀題。


所以,傳說2020年將是放水的最後一年,並不是空穴來風,極有可能是真的(或者說就是真的),且考且珍惜。


2020年將是放水的最後一年,並不是空穴來風,極有可能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