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流行胡服,官服也受影響從寬袍大袖向緊身窄袖發展

唐朝統治者對服飾曾有嚴格的等級規定,如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規定官吏袍服顏色:“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下服緋,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以青,帶以石。婦人從夫色。雖有令,仍許通著黃。”

唐朝流行胡服,官服也受影響從寬袍大袖向緊身窄袖發展

到了總章元年,也就是668年,規定除了天子以外,任何人再不許穿黃袍。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人們不再在服裝上與封建統治者直接對抗,而巧妙地穿封建制度不曾限制的胡服。

胡服的基本特徵是翻領、對襟和窄袖,在衣服的領、袖、襟、緣等部位,一般都綴有一道寬闊的錦邊。《新唐書·五行志》說:“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婦人則簪步搖釵,衿袖窄小。”可見婦女對胡服的偏愛更甚於男人。

唐朝流行胡服,官服也受影響從寬袍大袖向緊身窄袖發展

陝西乾縣章懷太子墓、水泰公主墓墓室壁畫和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群張禮臣墓出土絹畫所繪婦女,可以看到這種翻領緊身窄袖的服裝。從圖像看,這種服裝腰間繫有一條綴有若干條小帶子的革帶,是從北方少數民族服裝脫胎而來的蹀躞帶。唐代文武官員腰間懸掛算袋、刀子、礪石、契芯真、噦厥、針筒、火石袋,合稱“蹀躞七事”,民間則省去這些累贅,只留下垂帶做裝飾。

胡服的款式對唐代的官服很有影響。官服一般是圓領、大襟、大袖,其中大袖很影響人的活動,尤其在寒冷季節,因為透風,不利於保暖;大襟袍服也有行動不便的缺點。唐代自貞觀年間就開始改造官服,將袍服向緊身、適體方向發展,尤其袖子改為緊裹雙臂的窄袖,形成接近胡服的風格。最後在袍的膝蓋部分施一橫襴,稱“襴袍”,大畫家閻立本所繪《步輦圖》中唐朝官員全是穿這種服裝。

唐朝流行胡服,官服也受影響從寬袍大袖向緊身窄袖發展

婦女服裝較男裝更多吸收了胡服特徵,一般上穿小袖短襦,下著緊身長裙,裙腰束至腋下,然後用綢帶系扎。或者直接穿胡服,包括戴錦繡渾脫帽,穿翻領窄袖袍,條紋小口褲,還有透空軟錦靴。有一段時間流行回鶻裝,從甘肅安西榆林窟壁畫上,可知這種服裝略似長袍,翻領,袖子窄小,衣身寬大,下長曳地,一般用紅色織錦製成,在領、袖等處鑲有寬闊的織金錦花邊。胡服的翻領啟發了唐代婦女的靈感,於是盛唐以降,婦女流行袒領,裡面不穿內衣,袒大半胸脯於外,唐詩中“粉胸半掩疑暗雪”,以及“長留白雪佔胸前”,都是說的這種裝束。從周防《簪花仕女圖》中,還可以看到僅以輕紗蔽體,更多暴露肌膚的情況。

唐朝流行胡服,官服也受影響從寬袍大袖向緊身窄袖發展

與胡服一起流行的裝束還有胡帽,包括蕃帽、搭耳帽、珠帽、氈帽、渾脫帽、卷簷虛帽等。唐以前的傳統裝束是“幞頭”,是一塊包頭用的黑色布帛,幞頭巾角皆成帶狀,通常在裹發時前面二角包過前額,繞至腦後結帶下垂,另外二角由後朝前,自下而上,曲折附頂,於額上繫結。遠遠看去,背後似有兩條飄帶。由於另外兩角反曲折上繫結於頂,故幞頭又被稱之為“折上巾”。幞頭質地過軟,而且繫結過程也過於複雜,於是人們開始如胡人一樣外出戴帽子,最早是向吐谷渾學習戴“羃䍦”。羃䍦是一種遮面之巾,用黑色紗羅製造,戴時覆於頂,下垂於背,在近臉面處開孔,露出眼睛和鼻子。

唐朝流行胡服,官服也受影響從寬袍大袖向緊身窄袖發展

唐高宗時期,羃䍦被帷帽取代,帷帽的前身是“圍帽”,這是一種在藤席編織的笠帽上再裝一圈絲網的帽子。“女人戴者,其四網垂下網子,飾以朱翠,謂有障蔽之狀。”這種帷帽在模樣上很像今天西方的“禮帽”,不過在帽子的後面加上一層絲綢紗幕而已。由於皮革或毛氈

制的胡帽比這種帷帽更加簡便,以致人們很快爭戴胡帽,使得羃䍦與帷帽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