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大省,硬核操作:山西考古博物館成立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成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系由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民俗博物館整合而來。

文物古建大省,硬核操作:山西考古博物館成立

山西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的文物大省。新組建的山西考古院將承擔中華五千年文明實證、黃河文化、“一帶一路”考古等重點課題研究。

山西考古研究院內設古人類研究所、華夏文明研究所、晉文化研究所、民族融合研究所4個核心學術研究部門,探索山西在東亞地區古人類起源與演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山西在農業起源、文明起源及早期國家形成中的歷史地位,探索夏商王朝資源控制與國家政權鞏固關係模式以及晉在中華文化大一統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文物古建大省,硬核操作:山西考古博物館成立


山西考古博物館的成立,意味著原山西民俗博物館駐地太原文廟的展陳方向將由民俗轉向考古。未來,博物館將深度展示山西史前及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存,向社會公眾科學傳播考古學知識,講好黃河文化孕育下的歷史文脈精神,講好出土文物背後所反映的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藝術等內涵。山西考古博物館也是我國的第二家省級考古博物館。

文物古建大省,硬核操作:山西考古博物館成立


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勘察組,近70年來,發掘百餘處重要的古代遺址和萬餘座古代墓葬、搶救保護珍貴文物數以萬計,為解決人類起源、農業起源、中華文明探源、夏商周斷代工程、山西區域文化研究與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等研究課題提供了大批珍貴實物資料。

文物古建大省,硬核操作:山西考古博物館成立


原山西省民俗博物館脫胎於原山西省博物館,從1919年閻錫山在文廟成立山西省教育圖書博物館開始,太原文廟就成為全省圍繞文物博物開展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2003年山西省博物館新館舍在汾河西岸落成,省博遷往新館並更名為山西博物院,原省博的兩個館址:文廟改為山西省民俗博物館,純陽宮改為山西省藝術博物館。

文物古建大省,硬核操作:山西考古博物館成立


太原文廟原有兩座,一座府文廟,一座縣文廟,均在府西街。光緒七年均毀於汾河水患。光緒八年山西巡撫張之洞在上官巷崇善寺南部廢墟上遷建文廟。現太原文廟佔地面積31000平方米,前後三進院,自南而北依次為照壁、六角亭、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兩廡和崇聖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