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的思鄉詩,描繪商紂郊野的山村畫面,亦詩亦畫情趣盎然

村行(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堅有聲含晚賴,數峰無語立斜陽。榮梨葉落胭脂色,養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餘忽惆帳?村橋原樹似吾鄉。

詩人的思鄉詩,描繪商紂郊野的山村畫面,亦詩亦畫情趣盎然

山村景色圖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鉅野縣)人,是北宋初年有名的詩人和散文家。他首先起來反對綺靡文風,提倡作詩要學杜甫、自居易,作文要學韓愈、柳宗元。其風格清新流暢、樸素自然。這首詩是淳化二年(991)他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以後寫的,以濃郁的抒情筆調,描繪了山村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詩人對農村的親切感情和對家鄉的深切懷念。詩的首聯點明時令、環境和出遊時的心情。在一個黃菊開放的早秋時節,詩人騎著馬,在山間小路上緩善徐行,安閒地欣賞著沿途的風光。野外迷人的景色使詩人平添了野遊的興致,流連光景之際,不覺天已近晚。

詩人的思鄉詩,描繪商紂郊野的山村畫面,亦詩亦畫情趣盎然

早秋盛開的野菊

這時,眼前的景緻更加美妙動人。於是,詩人略去了對一路所見的敘寫,迅速轉入對山村黃昏景色的著意描摹。頷頸兩聯,以濃墨重彩,酣暢淋漓地描寫了一幅詩意盎然的山村風景畫。“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兩句,從大處落筆,用“寫意”的筆法,勾勒出壯闊的背景。縱橫的溝壑,伸向極遠,使這一畫面有了“深度”;聳峙的山峰,突兀險峻,又使畫面有了“力度”。這時,秋聲四起,夕陽在山;一鬧一靜,相互映襯,更顯出黃昏的沉靜,“晚籟”指黃昏時從空谷中發出的聲音,當是秋風迴盪山谷,震動林木,其聲清幽。

詩人的思鄉詩,描繪商紂郊野的山村畫面,亦詩亦畫情趣盎然

夕陽下的山村景色

夕陽的餘暉照射著青峰數座,更顯得挺拔峭麗,它們默默無語又脈脈含情地目送著落日西沉,真是別有一番情致。“數峰無語”一句,遣詞命意別開生面,賦予靜穆佇立的山峰以生命的活力。山峰本來是不能言語的,詩人卻偏偏要說它們此時“無語”,這豈不是多餘的話?不,原來這正是詩人匠心之所在,故意說它們無語,“彷彿表示它們原先能語、有語、欲語而此刻忽然‘無語’”(錢鍾書《宋詩選注》)了。詩人採用擬人的手法,使筆下的山峰神韻獨具、情致宛然,使畫面更顯得生氣勃勃,於沉靜中又蘊含著動態的美,極富詩意。

詩人的思鄉詩,描繪商紂郊野的山村畫面,亦詩亦畫情趣盎然

夕陽下的山峰

在這大筆揮灑的廣闊壯麗的背景之下,詩人又對近處的村野景物作了工筆細描,使山村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棠梨的葉子經霜已經變紅,並隨風飄落,在夕陽的照射下,呈現出胭脂一般的色彩,紅得更加豔麗可愛;山城田野裡的蕎麥正在開花,那白色的繁花如同在田野上覆蓋著一層白雪,可見花開之盛。花與落葉紅白相映,顯得分外奪目,而且還散發出陣陣芳香。這裡所寫的景物雖然不多,然而描繪十分工細,寫棠梨而至片片落葉,繪莊稼而能辨出它是蕎麥,可謂細緻人微,正好同寫意式的背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使畫面於雄渾中見細膩,在廣闊之中又富於立體感。

詩人的思鄉詩,描繪商紂郊野的山村畫面,亦詩亦畫情趣盎然

田野裡的蕎麥

詩人寫景的成功,還在於從景物中反映出人的活動。如果說,黃菊、青峰是天工造化,那麼紅葉、白花便是人工的裝點。透過眼前的豐美景物。我們似乎看到農民們在這裡栽培果樹,種植莊稼,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生活的美。這樣,詩人筆下的山村美景,就顯得更加真實可愛、親切感人。至此,一幅濃淡相宜、虛實映襯、色彩明麗、意境深邃的“山村夕照圖”,就鮮明地呈現於讀者的面前。這幅畫的每一筆,都飽含著詩人對農村風物的深摯的熱愛,流湍著詩人遊賞村野的濃厚的“野興”,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亦詩亦畫,情趣盎然。欣賞著這北國的秋色,聽到秋風的輕唱,聞到麥的花香,我們不覺也同作者一樣陶醉其中,而產生無限遐思。

詩人的思鄉詩,描繪商紂郊野的山村畫面,亦詩亦畫情趣盎然

山村景色

詩的尾聯,筆鋒突然一轉,寫起作者的思鄉之情來。大概是詩人深深地愛上了這商州郊野的山村吧?他忽然覺得這裡村頭的小橋、原野上的樹木,同自己家鄉鉅野的景象竟是那樣的相似,一陣淡淡的感傷情緒不禁湧上心頭。“何事”一句,是詩人自問:為什麼遊賞吟詩之餘忽然感到惆悵?原來是眼前景物勾起了自己深刻的鄉思。於是詩人的“野興”一下子就被思鄉的情緒所取代,前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反襯出鄉思的深切。試想,如果沒有中間兩聯繪聲繪色、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寫,那一定是難以收到這樣強烈的藝術效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