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成語知識小課堂——博士買驢:寫文章廢話連篇不得要領

每天一個成語知識小課堂——博士買驢:寫文章廢話連篇不得要領

很顏之推是北齊著名的文學家。他的父親顏勰從小家境貧困被寄養在舅父家裡。他自幼發憤學習,博覽群書,年紀尚輕時就成為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顏之推受到父親的教育和薰陶,也非常勤奮好學。

顏勰在梁湘東王蕭繹部下任諮議參軍(參謀官)。蕭繹崇尚老莊玄學,廣招招收門徒,為他們授業解惑。顏勰經常叫兒子去旁聽,可是顏之推對這種空洞玄虛的學問並不感興趣,所以一有空就去閱讀自己所喜愛的書籍。

顏之推學習注重實用,讀書不拘一格,對於文學、歷史、音韻、訓詁和藝術等方面的書籍都廣泛閱讀研習,因此他的知識非常豐富,寫得一手好文章,很快就在士大夫階層中出了名。

公元554年,西魏軍攻破了江陵城,蕭繹被殺。顏之推率領家屬渡江投奔北齊,被任命為黃門待郎(官中掌管機要文書的官員)。以後他又在北周和隋做了官,先後經歷了四個朝代。

政治局勢的動盪和變遷,使顏之推厭煩做官。到了晚年,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育子孫後輩上,想按照自己的道德觀念,把子孫後代培養成為有用的人。

當時,在士大夫階層中有一種很不好的文化風氣,就是讀書寫文章專尚空談而不切實際。顏家的一些年輕子弟也受到了影響。顏之推看到這種情況,準備找一些事例來教育他們好好學習,注重實際,不要只憑空談。

有一次,顏之推因事到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去,在那裡聽到了一則笑話:說是有位熟讀經書的博士,自以為學問非常高深,實際上卻是個迂腐可笑的書呆子。一天,這位博士家裡的驢子死了,他就到集市上去另買一頭。成交以後,博士要驢販子寫一份券據,驢販子說自己不識字,當即向人借來紙筆,請博士替他寫。博士拿起筆,蘸飽墨,一本正經地寫了起來。過路人看到他那副認真的樣子,都圍上來觀看。過了好久,只見他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三張紙頭,才把券據寫好了。驢販子請博士念給他聽聽,博士便一臉驕傲的搖頭晃腦地念起來。驢販子聽完後說:“你寫了三張紙頭,怎麼連個驢字都沒有啊?你只要寫上某月某日我賣給你一頭驢子,收你多少錢,不就行了嗎?寫那麼多廢話有什麼用啊?”

周圍的人聽了,頓時鬨堂大笑。這件事傳開以後,人們很快就編出一句諺語:“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對這位迂腐可笑的書呆子作了極其辛辣的諷刺。

顏之推回來以後,把這句諺語寫進了他的一部名作《顏氏家訓》中的《勉學》篇裡,告誠後輩子弟們切不要像那位博士一樣。後來人們就用“博士買驢”或“三紙無驢”諷刺有些人寫文章廢話連篇,不得要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